陈大力没再多说,拎着包往后院走,路过中院时,听到贾家屋里传来贾张氏的骂声:“贾东旭你个没出息的!赚不到钱就算了,连点粮食都买不回来!淮茹怀着孕,天天就靠傻柱那点盒饭补营养,能顶个屁用!”
屋里的贾东旭没吭声,只有秦淮茹小声劝着:“妈,您别生气,东旭也尽力了。”
陈大力心里冷笑。
贾家早就把傻柱的盒饭当成了理所当然的“战利品”,每次傻柱送盒饭来,贾张氏不仅不感激,还总嫌菜少肉少,也就傻柱看在秦淮茹的面子上,一次次忍了下来。
他刚走到后院门口,就看到贾东旭打开门,低着头往外走。
看样子是要去易中海家借粮。
贾东旭抬头看到陈大力,眼神里满是复杂:
同样是年轻人,陈大力不仅工资高、工作体面,还找了个漂亮的城里对象,每天能去别的厂吃吃喝喝,连福利都比自己多。
反观自己,工资低、家里负担重,现在连粮食都快买不起了。
贾东旭赶紧移开目光,加快脚步往易中海家跑。
再看下去,只会更难受。
陈大力回到家,小花和小群已经把菜洗好了。
他麻利地淘米做饭,又炒了个土豆丝、煮了个鸡蛋汤。
空间里囤的粮食足够,他从不亏待自己和妹妹。
三人正吃着饭,院门口突然传来刘海中的吆喝:“各家各户都出来个人,到中院开大会!街道办有重要通知!”
陈大力让小花和小群慢慢吃,吃完把碗洗了,自己则先去中院看看情况。
刚走到中院,就看到院里已经聚了不少人,刘海中坐在平时易中海坐的主位上,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一脸得意。
闫阜贵坐在旁边,手里还在偷偷盘算着什么。
易中海则坐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眉头皱得紧紧的。
以前这种大会,他都是坐在院中间主持,现在却只能靠边站,看着刘海中嘚瑟,心里别提多不爽了。
“人差不多齐了,咱们开会!”
刘海中清了清嗓子,故意提高声音,“今天叫大家来,是传达街道办的通知:最近粮食减产,供应紧张,街道办让咱们不要囤积粮食,免得造成恐慌,影响秩序!”
这话一出,院里瞬间炸了锅。
“什么?不让囤积粮食?这粮食都快买不到了,不囤着难道等着饿死?”
“就是啊!粮店都限量了,再不囤点,下个月一家子喝西北风啊?”
“街道办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有粮食吃,哪知道咱们的难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刘海中头疼。
他用力拍了拍桌子:“安静!这是街道办的规定,咱们得遵守!谁要是敢私自囤积粮食,被查出来可是要受处分的!”
“处分?”闫阜贵忍不住开口,“老刘,不是我们想囤,是现在不囤不行啊!我家六口人,粮店每次只卖五斤,够吃几天的?总不能让孩子饿着吧?”
其他人纷纷附和,刘海中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自己也偷偷囤了十几斤粮食,哪好意思真的管别人?
可这话是街道办交代的,他又不能不说。
坐在门口的易中海冷笑一声:“刘海中,你自己都囤了粮食,还好意思说别人?现在说这些空话有什么用?不如想想怎么帮大家多弄点粮食。”
刘海中被戳穿了心事,脸一下子红了,指着易中海骂:“易中海!你都不是一大爷了,有什么资格说我?我这是在传达街道办的通知,你少在这挑拨离间!”
“我挑拨离间?”
易中海站起身,“以前粮店供应正常的时候,怎么不见街道办说不让囤粮?现在供应紧张了,倒不让囤了,这不是逼着大家饿肚子吗?”
两人吵了起来,院里的人也跟着分成两派,有的帮易中海,有的帮刘海中,场面一片混乱。陈大力站在角落,看着眼前的闹剧,心里毫无波澜。
这种大会根本解决不了粮食问题,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就在这时,闫阜贵突然开口:“行了行了,别吵了!吵也没用,不如想想办法。大力,你认识的人多,经常去别的厂,能不能帮咱们问问,有没有多余的粮食?”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陈大力身上。
陈大力心里早有打算,却故意皱着眉说:“我也没办法,现在各个厂的粮食供应都紧张,我去纺织厂的时候,他们食堂都改成二合面。不过我倒是听说,黑市偶尔会有粮食卖,就是价格贵点,还得有粮票。”
他这话看似没帮忙,实则给大家指了条路。
现在这种情况,除了黑市,根本没别的地方能买到粮食。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心里都有了盘算,也没心思再吵架了。
刘海中见没人再听他说话,心里很不爽,却也只能宣布散会。
易中海看着陈大力的背影,若有所思。
他总觉得陈大力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可又抓不到证据。
陈大力提到黑市有粮的话,像颗石子投进院里人的心里。
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黑市能买到粮食,只是没人愿意承认,更舍不得花高价。
就像闫阜贵,蹲在自家门槛上扒拉着算盘,心里算得门儿清:
黑市的玉米面要六毛一斤,他家六口人,光一天的口粮就得两斤,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十六块,几乎赶上他半个月的工资了。
家里那几个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真要是放开了吃,他就是把家底掏空也养不起。
可也有人越想越慌。
院里不少人经历过粮食紧缺的日子,知道“饿死人”不是玩笑话。
前院的李大叔就皱着眉说:“贵也得买啊!现在不囤,等以后连黑市都没粮了,一家子喝西北风啊?”
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思,几个胆子大的当场就说,晚上要去黑市看看。
没过多久,刘海中就找上了闫阜贵,压低声音说:“老闫,晚上咱们组织几个人一起去黑市?人多了安全,还能跟小贩讲讲价,说不定能便宜点。”
闫阜贵一听就动了心。
人多不仅能分摊风险,还能压价,确实是个好主意。
两人一合计,立马在院里吆喝起来。
喜欢四合院:后院正房我要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后院正房我要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