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粮食二字,刘协和杨彪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
“玄德,袁谭要与周瑜争濡须口,中原还有粮食能卖给我们吗?”
汉室迁居辽东,除了朝廷、宫室和官员,还有不少百姓跟着迁来。辽东户口猛增,粮食缺口很大。糜竺发挥了他多年经商积累的人脉和经验,用海船到中原购粮,才勉强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为刘备带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刘备能升为骠骑将军,成为偏安的汉朝最重要的将领,除了他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忠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能为朝廷提供粮食。
现在袁谭要集关东之力,与周瑜争夺濡须口,袁绍又想引凉州兵参战,预示着关东将有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还有没有余力为辽东提供粮食,就成了汉朝君臣必须考虑的问题。
至于幽州缺粮的事,眼下根本顾不上。
连供应辽东一郡都紧张,哪有余力为袁熙分忧。
刘备拜了拜。“中原不足,就去江东。江东不足,就去交州。民以食为天,总不能坐以待毙。”
刘协听完,一声叹息。“海上风高浪急,江东、交州那么远,不知道会有不少人因此死于风浪。朕无滴水之恩于百姓,却要百姓冒着风险运米供养,实在是惭愧。”
杨彪恨恨地说道:“此乃袁本初之罪,非陛下之过。辽东苦寒,山多地少,养活不了多少人口。陛下困居此地,汉室复兴艰难,他才能睡得安稳。”
刘备安慰道:“陛下,太尉,事在人为。辽东虽然户口有限,但有拓展空间。待明年开春,臣率部南下,征服乐浪、三韩,形势自然会有缓解。臣听前将军关羽说,三韩东南有倭国,土地肥沃,适合种麦,若能据而有之,也能提供不少粮食。”
杨彪一声叹息。“倭国?那可真是蛮夷所居了。”
刘备笑道:“太尉,恕我直言,燕王年少,都有雄心,要化胡为夏。太尉饱学之士,怎么反而视蛮夷为难了。汉室偏居辽东,或许正是给太尉教化蛮夷的机会呢。”
杨彪瞥了刘备一眼,忍不住笑了。“骠骑将军倒是能苦中作乐。好吧,这开疆拓土的事你来,教化蛮夷的事,由我等去做。”
“一言为定。”刘备伸出手,笑眯眯地看着杨彪。
杨彪扬了扬眉,伸手指着刘备,脸却转向了天子刘协。“陛下,骠骑将军不信老臣呢?”
刘协展颜而笑。“玄德是幽州人,重信守诺,太尉入乡随俗吧,不要辜负了玄德的一片苦心。”
杨彪点点头,伸手与刘备击掌为誓。
君臣三人又说笑了几句,刘备起身告辞。新年将近,他事情很多,没时间在这儿闲聊。
目送刘备离开,刘协颇为感慨。“亏得有他,要不然,这辽东真是待不住。”
杨彪深以为然。“卢子干教了一个好学生,比他儿子还要强上几分。”
刘协却摇摇头。“是朝廷辜负了卢子干,卢子干没有辜负朝廷。当初在宫里,卢子干从阉党手中救下了灵思皇后,是有功之人,朝廷不仅未能赏其功,连他的寡妻孤子都无力照顾。”
“董卓乱政,陛下尚不能自保,更何况卢子干的妻儿。”杨彪拍了拍大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都是臣等无能,与陛下无干。”
君臣相对叹息。
——
下了朝,杨彪回到简陋的太尉府,与掾吏交待了几句,来到后院。
刚进门,就看到夫人袁氏坐在堂上,脸色阴得很难看。儿子杨修跪在阶下,冻得脸色发青。杨彪不禁又叹了一口气,从杨修身边走过,来到堂上,在袁夫人对面坐下,整理了一下袍服。
“德祖又惹你生气了?”
袁夫人瞥了杨彪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二十多岁了,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还不让人生气?”
杨彪无奈的摊摊手。“我都说了,让他到宫里做个郎官,你又不肯。”
“就那么大的皇宫,多少郎官了,不嫌挤得慌?”
杨彪眉心蹙起,欲言又止。
他知道袁夫人的意思。他身为汉臣,跟着天子来辽东,情有可原。但儿子杨修没做过一天汉朝的官,又刚刚二十多岁,一辈子待在辽东,未免可惜了。
如今袁氏有天命,作为袁氏外甥,杨修本该有更好的前程。
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他和袁夫人就这一个儿子,杨修去了陈朝,谁来为汉朝尽忠?
如果弘农杨氏都抛弃了汉朝,汉朝还能支撑多久?
将来的事,他管不了,但他活着,就不能看着汉朝消亡。
从他们决定随着朝廷迁居辽东的那一天,袁夫人就与他发生了争执,如今愈演愈烈,就差撕破脸。
犹豫半晌,杨彪还是做出了妥协。“德祖,上堂来,有件事要你去办。”
杨修连忙起身,来到堂上,陪着笑脸,在父母面前坐下。“阿翁,什么事?”
袁夫人不说话,只是斜睨着杨彪,眼中既有期望,又有不安。
“新年将至,陛下要在襄平举行典礼,自然少不了睦邻,想安排人去蓟县,贺燕王立国,顺便看看燕王有没有兴趣派人来观礼。天子将这件事安排给了我,但我脱不得身,你去一趟,怎么样?”
“我?”杨修吃了一惊,转头看向母亲袁夫人。
袁夫人眼神微闪。“是公是私?”
“夫人觉得是公好,还是私好?”
袁夫人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为免麻烦,还是私好。”
“那就私吧。”杨彪看向杨修,眉头紧皱。
袁夫人心情大好,故意正色道:“你到蓟县之后,问问燕王,是不是称王之后就没了亲情。姑父、姑母近在咫尺,都不派人过来问候,难道我们亏待他了?我以前省亲,哪次没有给他带礼物?现在封了王,就忘了我,简直是可恶。你去告诉他,我很生气。”
杨修忍着笑,躬身领命。“阿翁,阿母,那我去准备一下。”
“去吧。”杨彪挥挥手。“去找大司农,请他安排一艘快船给你。”
“喏。”杨修起身走了。
杨彪转头看向袁夫人,神情无奈。“夫人满意了?”
袁夫人哼了一声,脸色却缓和了些。“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的门户,受到朝廷恩泽的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为什么有几个儿子的不来,偏偏让你来?”
“因为我娶了你嘛,本初就算不快,也不至于翻脸。现在好了,德祖若是留在蓟县不回来,我这老脸可就没地方摆了。”
袁夫人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嘴角轻撇。“我老了,你还年轻,纳妾再生几个吧。辽东生,辽东长,以后自然是辽东的臣。”
杨彪哭笑不得。“夫人,我都是花甲之年了,还纳妾,成何体统?”
袁夫人不以为然。“叔梁纥生圣人的时比你还大呢。努力,说不定也能野合出一个圣人来。”
杨彪大惊,刚要喝斥,袁夫人已经起身进屋了,“哐当”一声关上了卧室的门。
杨彪很是无语,一声叹息,甩甩袖子,下堂去了。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