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没听过刘晔的名字,却也知道荀衍特意派人护送,又点明了是中原名士,必然不简单。可是也正因为荀衍如此郑重,他以为是袁谭安排给的只会论道,不能行道的名士,心里多少有些抵触。
听到郭嘉这一嗓子,他才真正反应过来,自己误会了。
能让郭嘉这么在乎的人,绝不可能是那类名士,反倒可能是在袁谭麾下无法立足的务实型人才。
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却不说话,只是含笑看着郭嘉与刘晔交握着手臂,说个不停。
“祭酒,果然还是草原上的牛羊肉更好,你的气色看起来不错啊。”刘晔上下打量着郭嘉,喜不自胜。“公达托我向你问好。”
郭嘉心领神会。“公达可好?”
刘晔拍拍郭嘉的手臂。“毕竟是荀氏子弟,虽然计不见用,至少衣食无忧。不像我,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只好来投燕王,求个温饱。”
郭嘉大笑,拉着刘晔来到袁熙面前。“大王,此乃汉朝宗室,阜陵王之后,十三岁遵母遗命,手刃狡奴,智勇双全。巢湖大盗郑宝求而不得,建安四年十二月随庐江太守刘子台归曹公,后在吴王麾下听令。子扬,你在吴王麾下做什么来着?”
刘晔有点不好意思。“仓曹小吏而已,不值一提。”
经过这几年历练,又和郭嘉等人相处,袁熙也算得上机灵,立刻听出了郭嘉的意思。
刘晔有才,而且是文武全才,不仅不是坐而论道的名士,而且被那些人排挤,在袁谭麾下只能做一个小吏。他归曹时间很短,还没来得及展露头角,曹操就死了,所以他和曹操旧部的关系也不深。
他认识的,或者说往来的,只是水平相当、志趣相投的郭嘉、荀攸之流。
如今,刘晔受荀攸推荐,到他这儿来了,自然是想得到重用,一展才华。
对这样的人才,尊重是第一步,而且是必要的一步。
袁熙立刻拱手施礼,一揖到底。“幽州偏僻,草原苦寒,唯英雄能住,唯志士能居。蒙刘君不弃,孤幸甚,北疆幸甚,大陈幸甚。孤不才,敢请为左军师,与奉孝同列,以便朝夕请益。”
你来了,跟着我,不用担心富贵。为我效力,就是为大陈效力。
刘晔正中下怀,连忙拱手致谢。“谢大王,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荀攸对他说过,郭嘉在袁熙麾下任军师。因为曹操的原因,郭嘉并不能全心全意为袁熙效力,并不是袁熙最倚赖的谋士,没有担任军师祭酒。
现在袁熙让他与郭嘉一样担任军师,地位着实不低。
将来立了功,再进一步,可就是军师祭酒了。后来居上,力压郭嘉。
这样的待遇,是他之前不敢想的。但凡袁谭能给他一半的尊重,他也不会不辞劳苦的赶到草原上来。
袁熙随即向刘晔引见了卢毓、辛毗等人,还特意介绍了楼云和她训的金雕。
刘晔一开始没把楼云和金雕当回事,只当是袁熙宠爱的胡姬和驯养的宠物,等他知道这只金雕不仅能捕猎,还能充当耳目,打探消息,立刻意识到这只金雕的价值。
在草原上,很难找到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利,能提前发现敌人,就是最大的先手,金雕能提前半个时辰发现对手,这简直是开了天眼一般。
刘晔想起了荀攸的话,对未来又增添了几分信心。
袁熙虽然不像袁谭那样有贤名,但他是真能用人。哪怕是胡姬,也能发明马镫,驯养金雕,这样的人不成事,谁还能成事?
刘晔客客气气的对楼云行了一礼,楼云有点不好意思,连忙避开。
刘晔认真的说道:“蒙大王不弃,咨以军谋,能有夫人及金雕相助,我等就等于多了一双能看千里的眼睛,料敌观阵,如在掌中,岂能不敬?”
袁熙哈哈一笑,示意楼云不必客气。楼云含羞受礼,心里却乐开了花。
袁熙、郭嘉都说金雕有用,她却一直以为是袁熙哄她开心,以弥补她受的委屈。现在刚来的刘晔也这么说,可见金雕真的重要了。她帮了袁熙一个大忙,将来不仅可以拥有自己的宅子,还能提升地位,不用再受甄宓的白眼了。
王后甄宓虽然心眼小,却一心为燕王着想。只要能帮燕王的人,她都会网开一面。
袁熙命人就地点起篝火,屠牛宰羊,为刘晔接风。
趁着虎卫们收拾牛羊的时候,袁熙、郭嘉向郝昭询问了相关的情况。
郝昭此行,除了护送刘晔之外,还带来了荀衍的一封亲笔信。
在信中,荀衍不仅说明了刘晔的情况,还解释了最近中原的形势变化。他收到了荀谌的家书,知道荀谌为了帮袁谭脱身,故意触怒了袁绍,如今已经被罢免了吴相,只保留了亭侯的爵位。
当然,最大的形势变化还是袁绍御驾亲征。
袁绍倾中原之兵,还征召了一部分冀州兵和凉州兵,再加上袁谭已有的兵力,共十五万,将在庐江、九江两郡与周瑜对峙,不拿下濡须口誓不罢休。
除此之外,高干在荆州也紧锣密鼓,积极备战。一旦袁绍下诏,他将集结荆州军,沿江东下,进攻柴桑,对江东形成包夹之势。
这一战,袁绍势在必得,否则他绝不回师。
看完书信,袁熙心情很是沉重,久久无语。
荀衍的信不长,但信息量极大,需要他仔细咀嚼才行。
荀衍把荀谌激怒袁绍的内情都说了,可见荀氏已经对袁绍绝望,只能在他们兄弟身上下注。荀谌为了袁谭,不惜以身入局。将来袁谭如果成了,他就是首功,自不待言。万一不成,中原大族也会感激他的牺牲,尽力照顾他的后人。
但是现在,荀谌算是退出了朝局,只有荀衍一个人苦苦支撑。
荀衍选择了他。他如果接受荀衍的示好,荀氏子弟会源源不断的来到北疆,甚至有可能包括荀攸。他如果不接受,现在就要给荀衍一个明确的答复,荀氏自然会另外寻找目标。
他必须做出决定。
沉吟良久后,袁熙收拾起心情,尽量让自己显得很平静。“奉孝,子扬,你们都熟悉江东形势,觉得此战有几分胜算?”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