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沉吟良久,挥了挥手。“刘玄德纵能盘踞辽东,也难成大业。真要有那么一天,让燕王剿灭他就是了。公与,当务之急是如何攻克濡须城,说说你的看法。”
沮授微微欠身,取过案上的地图,看了一会儿。“濡须城的问题,恐怕不在濡须城自身。一座急就的土城,能当什么大用。只要将士用命,要取此城不难。”
“说来听听。”
沮授应了一声,请袁绍赐笔。袁绍将面前的笔推了过去,沮授执笔在手,在舆图上添了几笔,然后将舆图推回到袁绍面前。
袁绍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了沮授的意思,和他自己想的差不多,不禁有些得意。
英雄所见略同,在战术上,他和沮授没什么差距。
他们的方案都是用强弓硬弩和霹雳车封锁江面,然后再用大量的霹雳车对着濡须城猛轰,等到将城里的设施甚至是船只打碎之后,再用步卒强攻。
濡须城说到底并不是一座完整的城,只是夹水而立的两道土墙。其优势在于东吴水师可以直接入城,源源不断的将物资和援兵送入,必要的时候又可以乘船逃离,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守城即可。
单纯的强攻,必然会面对密集的箭阵阻击,伤亡会很大。
就算建起高楼,用强弩进行压制,效果也不会很明显。
强弩射不破土城,伤不着厚重盾牌后面的敌人,但是进攻方无法携带大盾,就只能冒着箭阵前进。
这就是攻守双方的差距。
但是,强弩做不到的事,霹雳车可以。
霹雳车是官渡之战时曹操的发明,后来成了袁绍的战利品,眼下正好可以用来攻打濡须城。
当然,即使有霹雳车,作为进攻一方,伤亡还是难以避免。
这可能就是袁谭一直不肯发起强攻的原因。
没有足够的利益,谁也不肯付出代价。就算给了他们利益,他们也未必肯付出代价。
人性贪婪,一向如此。
“用谁来进攻?”袁绍沉吟道。
“曹孟德旧部。”
“他们肯吗?”
“给他们立功的机会,他们就肯。臣记得,当初平定泰山诸将时,出力最多的就是于禁、夏侯渊等人。淮阴之战逐走孙韶,也是他们出力最多。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军功簿上,他们都排在后面,得到的赏赐也最少。”
袁绍哼了一声,心中生起对袁谭的一丝不满。
天下还没有太平,战事还没有结束,你就赏罚不公,谁愿意给你卖命。
不过这样也好,看我如何让曹操旧部卖力,拿下濡须城,然后再扶持他们,制衡中原世家。
正想着,有人走了进来,呈上一封刚收到的奏疏。
袁绍有些奇怪,谁的奏疏这么重要,居然刚收到就呈上来了。接过奏疏一看,他自己也笑了。
“公与,燕王的家书。”
沮授笑道:“燕王纯孝,关心君父王兄,书信不断。”
“是啊,痴儿忠厚,最令人宽慰。之前战事紧张,倒是一直没注意他。这两年,他在幽州接连立功,却不骄不躁,不改质朴本色,颇为难得。”
“的确如此,燕王一鸣惊人。如今主持北疆,最令人放心。只是幽燕都护府刚成立不久,不会就有捷报传来吧。”
“哪有那么快。”袁绍哈哈一笑,打开了奏疏,迅速扫了一眼,眼皮轻抬。“公与,英雄所见略同呢。”
沮授不解。
袁绍收起奏疏,解释道:“燕王劝朕重用孟德旧部,速战速决。他说,郭奉孝、张文远等人表现不错,皆可大用,想来其他人也差不到哪儿去。虽说这结论有些草率,不如公与所言在理,用心却是好的。”
沮授笑着摇头。“陛下,臣与燕王不同,臣是论理,燕王却是靠悟。听起来,是臣有些道理。但是做起来,却是燕王更能成功。别的不说,他在乌巢拜访车骑将军,正好碰到曹孟德来袭营,又岂是可以讲道理的事?别说是臣,就算是曹孟德麾下所有的谋士加在一起,也算不出这个结果。”
袁绍忍不住大笑,郁闷的心情终于舒缓了一些。
沮授告辞之后,袁绍拿出袁熙的信,又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满意。
袁熙的建议没什么新奇的,他和沮授也都想到了,但袁熙书信中的拳拳之意,关怀之情,却让他觉得温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父子之间除了利益计较,就没什么感慨可言了。只有袁熙,无欲无求,还记得他们在君臣之外还是父子,时常有书信来问候。
袁绍想了想,又命人召袁谭来。
过了好半天,袁谭才姗姗来迟,脸色疲倦,精神不振,眼圈还有点黑。
袁绍看了,不禁皱了皱眉,才想起来一件事。
这次袁谭出征,带上了他的妻子文氏,整天待在舱中厮混。更让人诟病的是,文氏的弟弟在沿途买了不少美人,充作文氏的侍女,据说是希望能为袁谭生下子嗣。
“显思,你最近在忙什么?总也不见人影。”袁绍寒着脸。
袁谭心中不安,连忙拱手请罪。“臣作战不力,劳动君父,盛夏出征,深为愧疚,日夜苦思,不能安寝,以至于形容不整。请陛下责罚。”
袁绍哼了一声。“那你都想出什么办法来了?”
“办法倒是有,只是施行不易。”
“说来听听。”
袁谭咬了咬牙,将荀攸之前提过了方案说了一遍。他这些天越想越后悔,总觉得当初应该听荀攸的,不应该听荀谌的,要不然也不至于要袁绍御驾亲征。
袁绍听完,倒也是眼前一亮,随即问道:“这是谁的建议?”
“荀公达。”
袁绍点点头。“公达虽是后辈,却比友若更务实。这个办法,也比让中原大族屯田更实在一些。显思,你以后应该多听听他的,不要再被友若左右。他对你倒是忠心,只是不娴战阵,为党人谋利的心思又重了一些,有时候难免一叶障目。”
袁谭吓了一跳,连忙离席跪拜。“陛下,荀相受陛下重托,辅佐儿臣,一向尽心尽力,对陛下从无不敬之心。是儿臣愚钝,未能领会其意,至有顿兵之事。”
见袁谭为荀谌说情,袁绍更加不高兴,将袁熙的信扔在袁谭面前。“连远在塞外的显雍都知道谁可以持重,谁可以应急,偏偏你还抱着成见不改。显思,你太让朕失望了。”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