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并不完全同意郭嘉的看法,他并不想争天下,只想搞清事实,惩处那些胆大妄为的人。
但他也清楚,要想搞清楚事实,并惩处那些人,他首先要掌握权力。要掌握权力,就要击败他们的人,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他当前能做的,就是接受郭嘉的建议,保持冷静。
他感受到了袁绍、袁谭的无奈。不管他们喜不喜欢汝颍人,最后都会身不由己的按照汝颍人的方略走。
他非常不喜欢这一点。
他想引汝颍人以外的谋士入幕,至少能提供一个参照,免得被汝颍人蒙蔽。
首先跳入他的脑海的,就是贾诩。
作为与荀彧、荀攸、郭嘉并列的曹营谋士,贾诩是凉州人,之前相处也算愉快,还蒙他指点,观水悟道,让自己在谋略上有所进步。现在正式邀请他入幕,应该不难。
其次,就是卢毓之前提过的渤海人韩宣。
那时候担心袁尚多心,没敢直接招揽。现在形势紧急,袁尚又去了凉州,就不用顾忌太多了。
袁熙随即找来卢毓,让他安排人去找韩宣。如果有可能,连他的师兄高诱也一并请来。
虽说高诱只是学者,并非谋士,终究也是人才。
卢毓非常支持,二话不说就去安排了。
除了招揽新人,袁熙还在既有的人才里选中了副相田畴,传令让他和杨修一起赶到弹汗山,以备征询。
——
辽东,襄平。
荀彧揣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密信,匆匆走进了简陋的皇宫。
天子刘协正与太尉杨彪、司徒孔融讲经,见荀彧进来,他长身而起,目视荀彧,以示礼敬。杨彪、孔融也放下了手里的书卷,含笑与荀彧打招呼。
荀彧一一还礼,在侍者送来的蒲席上就坐,嘴角带笑,却不说话。
杨彪、孔融见状,知道他有要事要奏,识趣的起身告辞。刘协应了,以目相送,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才收回目光,看向荀彧。
“文若,出了什么事?”
“臣刚刚收到急信,陈朝天子袁本初御驾亲征濡须,青州兵阵前哗变,惊了坐骑,袁本初落马重伤。”
刘协“哦”了一声,有点明白荀彧为什么不当着杨彪、孔融的面说这个消息了。
蜗居辽东,是很多人都不太愿意接受的结果。他们可以忍一时,却不能忍一世,无时无刻不想着返回中原。如今袁绍重伤,中原大乱在即,很多人会觉得机会来了。
但是,这根本不是什么机会。
刘协自己心里清楚,不管中原会不会乱,汉朝的天命都已经结束了,在辽东苟延残喘是最好的结果。有非分之想,只会将这最后的机会都付之一炬。
可是,这样的话不能说出口,只能藏在心里,否则至少有一半大臣会选择现在就离开辽东。
“只是意外吗?”
“信中没说,但他们父子分歧甚大,这次御驾亲征,又是因为吴王作战不力,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冲突,无法臆测。不过,对辽东来说,有没有阴谋并不重要,如何应对,才是关键。”
刘协微微颔首,看着荀彧。“文若有何方案?”
“臣以为,陛下首先当致书陈朝天子,以示慰问。其次要致书燕王,固盟好,免得互相猜测。最后,陛下最好能致书骠骑将军,让他暂缓征伐,返回辽东。万一有变,也好及时应对。”
刘协无声的笑了两声。
荀彧想得很周到,也很符合自己的想法。
召刘备回辽东,不是指望刘备应变,而是生怕刘备冲动。
刘备虽然年逾不惑,却依旧冲动鲁莽,常常会意气用事,和关羽在一起时尤其如此。将他和关羽分开,就算他有什么想法,也能及时化解。
其他大臣有想法,最多是嘴上说说。刘备、关羽却是手里有兵的,依他们的性子,很可能连声招呼都不打,直接进军青州。
真是那样,麻烦就大了。
“只召骠骑将军还朝怕是不够,将前将军一起召回来吧。比起骠骑将军,前将军更容易动意。”
荀彧想了想。“也行,那就以他们平定乐浪为由,召回襄平封赏。一来一去,估计时间也差不多了。”
刘协笑笑。“你觉得中原能迅速平定?”
荀彧叹息道:“但愿如此吧。中原乱了十几年,户口损失严重,不能再乱了。”
刘协没有再说什么,吩咐人拟诏。
在等候诏书的时候,刘协起身,走到廊下,看着远处的青山,出了一会儿神,突然又说道:“朕听说,令尊有兄弟八人,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说法,是真的吗?”
荀彧笑道:“乡俚之言,陛下不必当真。”
“朕也不幸,荀氏八龙中只见过无双慈明。不过朕亦有幸,能得到你的辅佐,得以安身辽东。皇嫂每每提起此事,都感念之极。可是朕又觉得,文若,以你的才华,浪掷辽东,委实太可惜了。”
荀彧摇摇头。“臣不觉得有什么可惜的。臣食汉禄,侍明君,尽臣节,如今位列三公,将来名垂青史,可谓是名利双收,荣宠之极。”
“你在中原,一样会位列三公。辽东太小了,无法让你一展才华。”
荀彧想了想,又道:“陛下,臣兄弟数人,虽然没有父辈八龙之誉,却也小有成就。臣兄友若,如今是吴王心腹。兄休若,如今是并州刺史。荀氏一门,富贵无忧。有没有我,其实并不重要。”
刘协有些意外。“你有兄长在吴王左右?之前没听你提过。”
“虽是兄弟,各为其主,何必多说。”荀彧叹息道:“陛下面前,臣也毋须掩饰。兄弟各事其主,也算是汝颍一带的风气。两位兄长早在中平年间,便是袁氏门客了。”
刘协笑了,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你觉得袁氏兄弟之间,谁能成为天下之主?”
荀彧几乎没有多想。“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燕王。”
“何以如此笃定?燕王虽然忠厚,但他身边没有多少人才,又对帝位没什么想法。相比之下,其兄吴王既是嫡长子,又得中原士大夫拥戴,如今更是近在君父左右,各种优势占尽,继位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
荀彧一声叹息。“陛下说得都对,但问题也在于此,他身边的中原士大夫太多了。人人各为其利,反而难以统一意见。区区一个濡须城,也能如此艰难,可见一斑。”
刘协转身,静静地看着荀彧。“文若,你曾与燕王有君臣之义,出使燕国的任务,就由你来承担吧。如果燕王真能有天下,你就助他一臂之力。有这份情义在,他将来或许能对辽东宽厚一些。”
荀彧会意,躬身领命。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