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后,荀彧一声叹息。“奉孝,不瞒你说,天子也有这个意思,只是没有明说,想是怕我误会。但我真的担心他,怕他应付不来。汝颍前辈不能成事,辽东的前辈们又能好到哪儿去?杨公、孔公都是君子,但他们应付不了刘玄德、关云长。我这几天,一直盼着辽东有消息来,又怕辽东有消息来。刘玄德也就罢了,关云长……”
荀彧摇了摇头,不想再说了。
郭嘉忍不住笑出声来。关羽向来轻慢士大夫,与杨彪、孔融这样的老臣更是相处不来,没有荀彧居中说和,真有可能闹出事来。他能理解荀彧的担心,但现在的重点不是辽东。
“就算关云长自负,他还敢杀了杨公、孔公不成?文若,你想得太多了。你要是真担心他,我帮你出个主意。请汉家天子下诏,让刘玄德、关云长统兵,来助燕王一臂之力。”
荀彧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这还真是个办法。怎么,燕王决定勤王了?”
“迟早的事。”郭嘉想了想,又道:“也就是他们兄弟俩,换作是袁显甫在幽州,只怕大军已经到黎阳了。袁本初应该为此感到庆幸。”
荀彧也说道:“你说得没错。我们当初都以为是袁显甫是麻烦,没想到他居然一点风浪也掀不起来了。或许这就是天意,天命在袁,纵有小衅,也不影响最后的结果,说不定还能因祸得福。”
郭嘉转头看了荀彧一眼,欲言又止。
荀彧也转头看了郭嘉一眼,同样没说话。
两人都清楚,他们想到一起去了,只是不方便说出口。
有些事,比如天命,还是要有些敬畏的。
——
袁熙人在弹汗山,心却在中原,一直关注着中原的消息。
但中原什么消息也没有,平静得让人窒息。
期间,袁熙与赵云聊了好几次,商讨如果勤兵,应该如何进兵。
对几个心腹而言,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定性只会越来越大,不会越来越小。
所有人都知道纸不包住火,就等着纸被烧黑的那一刻。
说来说去,驻扎在易县的蒋奇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他或许无法挡住袁熙,但他绝对可以为朝廷提供足够时间的预警。突袭是不可能的,只能一路强攻过去。
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冀州。
没有冀州的钱粮作为支撑,袁熙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除非他想把中原变成一片焦土,以战养战,纵兵掳掠,然后像董卓一样被万人唾弃。
别说袁熙做不到,就算他能狠得下心,郭嘉、辛毗等人也不会同意。
所以,眼下只能等,等冀州人与汝颍人谈崩,寻找下一个可以支持的人。
他们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更敏感,要不要出动胡族骑兵?
从内心深处,袁熙不想动用草原上的鲜卑人、乌桓人。豫州是他的家乡,是天下的膏腴之地,别说让这些胡族士兵去杀人,就算让他们看到了,都不太合适。
见识了中原的富庶,却又不能留下,只会在他们心里埋下欲望的种子。
如果全部留下,那胡族人口未免太多,胡汉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无法迅速化解,会成为王朝的隐疾。
可是不让这些胡族参战,他不仅少了很多可用的骑兵,还要留下一部分兵力来监护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可用。此外,胡族也难免会有想法,觉得他没把他们当成自己人,这么大的事都将他们排除在外。
赵云提了一个建议。
如果南下,就将玄甲营扩充到万人规模。如此一来,几乎可以将草原上的精锐囊括一空。这些骑兵随军征战,将来就在京师安置,不再返回草原。
万户虽然不少,却也只是一个大县而已,单独安置,派专人管理,避免与中原人发生冲突。
经过多年的战乱, 洛阳附近有大片的抛荒土地,划出一个县来安置胡族骑士,还是有可能的。
袁熙觉得这个方案不错,随即和郭嘉等人商议。
郭嘉等人都表示赞同,并且提议安置在陆浑一带。陆浑在伊水上游,伊阙关外,陆浑关附近,水草丰藏,可以用为牧区。他们离洛阳城有一段距离,不会影响到百姓生活,需要的时候又可以迅速集结。
郭嘉更是趁热打铁,建议袁熙以秋狩为由,召集各部在弹汗山集结,比武较技。一旦时机成熟,只要提供甲胄、武器、粮草,近万精骑就可以投入战场。
见大家意见一致,袁熙也没有犹豫,命人传檄各部,让他们选派勇士来参加秋狩,优胜者将有重赏。
与此同时,袁熙还亲笔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易县。
除了通报秋狩是草原习俗之外,袁熙还邀请蒋奇一起来弹汗山狩猎,欣赏草原风光。
——
寿春,行宫。
袁绍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双目紧闭,瘦得只见骨头的胸膛剧烈起伏,气息更是粗得像吴牛一般,带着浓重的痰音,让人很担心他下一口气就上不来。
袁谭跪在榻前,额头一片殷红,血水和着泪水流下来,滴了一地。
刘皇后牵着袁买的手,站在不远看,目光鄙夷中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看着袁谭,将准备过去的袁买拽得紧紧的。她知道袁绍此刻恨透了袁谭,不想袁买和袁谭有任何瓜葛,免得被袁绍认为他们是同伙。
袁绍受伤之后,就被软禁在这里,除了郭图、荀谌等为数不多的人,很难见到袁绍,更别说商议什么事了。荀谌的计划很周密,行动也很迅速,袁绍落马的同时,他就抢占了先机,让人护着袁绍、袁谭,一路赶到了寿春,随即以袁谭的名义接管了军权。
不论是大司马韩遂,还是大司空沮授,都没料到这个情况,措手不及,只能看着郭图和荀谌控制了袁绍,以伤重需要静养为由,软禁在行宫里。
这座行宫曾是袁术称帝时的皇宫,袁绍南下时,改作了行宫。当时就有人觉得这么做不吉利,袁绍不听,非说就住在这宫里,袁术做不成的事,他有天命在身,一定可以做得成。
结果一语成谶,这里成了他的囚室。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