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清晨,寒意未消。
白桃裹着厚裘,再次来到井边。
那口深井像一只沉默的巨兽,吞吐着地底的阴冷气息。
她俯下身,将耳朵贴近冰凉的陶瓮口,屏息倾听。
然而,预想中清晰的“梅氏春娥”四字,此刻却像是被水泡过的墨迹,变得模糊而断续,几个音节粘连在一起,几乎无法分辨。
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她的心。
她立刻从袖中取出一根细长的银针,针尾系着一小片极薄的蝉翼。
这是她仿照祖父笔记中的方法所制,用以探测声音最细微的振动。
她小心翼翼地将蝉翼探入瓮口,悬停在无形的声场之中。
往日,那蝉翼会随着清晰的呼唤而规律地高频振动,如今,它只是懒洋洋地、有气无力地晃动了几下,便趋于静止。
白桃收回银针,指尖冰凉。
根据她粗略的估算,振幅衰减了近七成。
怎么会这样?
她急匆匆地赶回无名亭,在祖父留下的那堆杂乱残卷中疯狂翻找。
终于,在一本记录声学异闻的册子页脚,她发现了一行用朱砂笔写下的小字批注:“声如药,久置失性;名似火,不续则熄。”
原来如此。
这些被收集起来的声音,并非一劳永逸的藏品。
它们如同药物,放置久了会失去药性;又如同火种,若不持续添柴,终将熄灭。
它们的存在,依赖于生者的维系。
笔记中提到两种维系之法,一是“血引”,即用亲眷的鲜血重新描摹血纸上的名字;二是“心诵”,以饱含情感的念诵为其注入新的能量。
否则,这些脆弱的声之魂魄,便会随着地气的流转,一点点消散于天地之间,再无痕迹。
几乎是同一时间,陆九也发现了问题。
他拿着“百人夜诵”的签到簿,眉头紧锁。
自那晚雪夜诵名达到高潮之后,参与的人数便如退潮般逐日递减。
昨夜,偌大的碑林前,竟只剩下了寥寥二十余人。
他心中不安,亲自去走访了几位不再前来的参与者。
在一间昏暗的老屋里,一位曾是教师的老者向他道出了心声,声音沙哑而疲惫:“陆先生,我……我喊不动了。头几天,我觉得是为我阿爷讨个公道,可越喊,心里越是痛得受不了……他当年是在劳工营里活活累死的,我闭上眼,就能看到他倒下的样子。我这么一遍遍地喊他的名字,不像是在唤醒他,倒像是在逼着他、害着他,再死一遍。”
陆九默然伫立在寒风中。
他明白了,唤醒记忆并非是治愈一切的万能解药。
对于那些伤口尚未愈合的人来说,这无异于亲手撕开结痂,任凭鲜血淋漓。
强求的集体仪式,正在造成新的、无形的伤害。
当陆九将这番见闻告知白桃时,她正为“心诵”之法苦思冥想。
两人的发现不谋而合,让她立刻下定了决心。
她召集了核心的几人,宣布改变策略。
“我们不能再强迫大家一同受苦了。”她看着众人,眼神坚定,“从今天起,不再进行集体朗读。我们推行‘私语养护’。”
她解释道,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认领一名与自身经历、情感有所关联的逝者。
不必再来碑林,只需在家中寻一静室,每日轻声呼唤其名一次即可。
形式不拘,可以像聊天一样诉说家常,也可以哼唱一首他生前爱听的童谣。
重要的是那份发自内心的、私密的联结。
为了让大家理解,白桃在小小的唤名学堂里亲自演示。
她从怀中捧出那张写有“陆怀安”三字的血纸,那张纸因她日夜贴身携带,已变得柔软,边缘微微卷起。
她没有高声朗诵,只是将血纸轻轻贴在胸口,仿佛一个拥抱。
她闭上眼,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音量低语:“今天,南市那条总被淹的排水沟,有人给修好了。是你最喜欢的那种青石板铺的路面,以后下雨,就再也不会积水了。”
话音落下,她宽大袖口中藏着的那根探测用的银针,竟隔着衣料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温热,像是一声微弱而满足的回应。
周砚看着这一幕,他主动请缨,揽下了一项新任务——“遗忘预警”。
他每日天不亮便会去井口,用白桃的方法逐一监听所有陶瓮的声音清晰度,并仔细地记录下来。
随后,他会在碑林前设立一块“褪色榜”。
榜上会列出所有名字,并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在其后做标记:红色代表声音鲜活,如火焰般旺盛;黄色代表声音微弱,已现衰减之兆;而黑色,则意味着濒临消散,危在旦夕。
榜单设立的第一天,一个名字就赫然出现在了黄色预警之列——“小梅”。
这个在百人夜诵时曾被无数人呼唤的女孩,在这几日的沉寂中,因为没有特定的亲人为她进行“私语养护”,竟成了最先褪色的那一个。
消息传开,人们心头一紧。
当晚,天色刚暗,一个佝偻的身影便悄然出现在了碑林。
是李氏老妇。
她的女儿正是小梅。
她没有高声哭喊,只是颤巍巍地走到那块刻着“小梅”的石碑前,靠着冰冷的碑石坐下,轻轻哼唱起来。
那是许多年前,她哄女儿入睡时常唱的摇篮曲,歌声轻柔得像柳絮,断断续续,不成曲调。
然而,就在这微弱的歌声中,数十丈之下的井底,那只属于“小梅”的陶瓮,却发出了低沉而持久的嗡鸣,整整持续了一刻钟才渐渐平息。
深夜,白桃在灯下整理着周砚送来的数据。
看着“小梅”的名字旁边被换上了鲜艳的红线,她稍稍松了口气。
新方法似乎是有效的。
她继续往下翻阅,目光扫过一个个名字,直到一个熟悉的条目让她心头猛地一紧——陆怀安。
那个名字后面的丝线,不知何时,已经由红色转为了暗淡的黄色。
是她自己疏忽了。
今日忙于制定新规,竟忘了对他进行“心诵”。
一股冰冷的恐惧瞬间攥住了她的心脏。
她丢下手中的笔,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衣就冲出了门,踏着积雪,几乎是奔跑着,向无名亭的方向而去。
风雪比前几日更大了,卷着冰碴扑打在她的脸上,刺骨的疼。
途中路过那座废弃的教堂,她眼角的余光无意中瞥见,高处那扇破碎的彩绘玻璃窗裂缝里,有微光正一明一暗地闪烁着,节奏急促而紊乱,像一颗受惊的心脏在狂跳。
她脚步一顿,凝视了那诡异的光芒良久,但寻找陆怀安的焦灼最终压倒了探究的好奇。
她咬了咬牙,没有走近,而是转身折向了西北方的井畔。
她奔到井口,双膝一软跪倒在雪地里。
刺骨的寒意从石沿传来,她却毫不在意,伸出手掌,紧紧地贴在那冰冷的石头上,仿佛这样就能离他更近一些。
她俯下身,对着漆黑的井口,一遍遍地低声呼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陆怀安……陆怀安……我在这里……”
风雪呼啸,淹没了她的声音。
她不知道,就在此刻,数百米外的钟楼遗址,在那废弃配电箱的后侧,一枚被遗忘许久、淬过草药的银针,正随着她的呼唤,无声无息地散发出灼人的热量,如同沉寂了太久的心跳,终于迎来了复苏的第一搏。
万籁俱寂。
当那股暖意顺着她的掌心,若有若无地传回一丝回应时,白桃紧绷的身体才终于松懈下来。
风似乎也停了,雪花变得更大、更密,无声地落下,将整个世界都包裹在一片极致的静谧之中。
远处的街巷,近处的碑林,一切声响都被这厚重的雪幕吞噬。
这片突如其来的、毫无杂质的死寂,让刚刚安下心来的白桃,又莫名地感到一丝寒意。
这不像是安宁,更像是一种……吞噬一切的空白。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