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实验室的关键突破
警车停在钟楼广场时,林殊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技术科发来的紧急邮件,附件里是荧光粉末的完整光谱分析报告。他放大屏幕上的波形图,发现其中一段峰值与陆军总院库存的钬激光治疗仪器完全吻合——这种激光常用于肿瘤微创手术,而沈建国当年的研究项目,正是“钬激光同位素靶向载体”。
“张岚一直在撒谎。”林殊把报告递给沈如晦,指尖划过“医疗用途”的标注,“这东西根本不能做武器,同位素半衰期只有8小时,离开冷链就会失效。雇佣兵买它没用,他们要的是能长期储存的放射性材料。”
沈如晦的目光落在报告末尾的检测员签名上——唐昙。这个名字像根细针,刺破了他记忆里的某个角落。他想起三年前在部队医院进修时,那个总穿着白大褂泡在实验室的女医生,她的课题正是“同位素半衰期延长技术”,后来突然以“出国交流”为由离职,从此杳无音信。
“唐昙现在在哪?”他突然问叶青蔓。对讲机里传来沙沙的电流声,叶青蔓的声音带着喘息:“刚查到,她三个月前回国,任职于……张岚名下的生物科技公司。”
实验室的冰柜发出嗡鸣。林殊正将从修车铺带回的荧光粉末样本进行低温保存,玻璃皿外的结霜突然呈现出奇异的纹路,像极了昙花绽放的形状。“温度降到零下18度时,结晶会重组。”他盯着显微镜下的变化,“沈建国的配方里藏着第二层密码——只有在特定温度下,才能显现真正的分子结构。”
沈如晦调出唐昙的论文,其中一篇《低温环境下同位素稳定性研究》的配图,与眼前的结晶纹路几乎一致。“她在帮张岚破解配方,”他的声音沉了下去,“延长半衰期的技术,加上沈建国的靶向载体,就能做成……”
“可植入人体的放射性炸弹。”林殊接过他的话,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黑蝎子”雇佣兵的近期活动记录。三个月前,他们在中东截获了一批医疗冷链箱,失踪人员名单里,有七个都是肿瘤患者。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叶青蔓带着王志强冲了进来。老人手里攥着块碎镜片,是从钟楼顶层掉下来的,边缘沾着的荧光粉末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张岚说……说要在钟楼的机械钟里装‘昙花’,”他的牙齿打颤,“等正午十二点,钟声敲响时,粉末会随着齿轮转动飘散,半个城市的人都会……”
“不可能。”沈如晦打断他,指着屏幕上的半衰期数据,“8小时的半衰期,现在距离生产已经过了十年,辐射剂量早就衰减到安全值。她在吓唬人,真正的威胁在别处。”
林殊突然注意到镜片背面的划痕,是人为刻上去的坐标。输入地图软件后,显示的位置是市第一医院的肿瘤病房——沈建国当年工作过的地方,也是唐昙现在的“临床研究基地”。
“她要针对的是特定人群。”林殊调出病房的患者名单,其中六个都在使用钬激光治疗,“唐昙的技术能让残留的同位素重新激活,患者体内的治疗仪器会变成辐射源,这才是‘昙花’的真正用途。”
沈如晦抓起白大褂往外跑,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未知号码”。接通的瞬间,传来唐昙清冷的声音:“沈医生,还记得我们合作的‘靶向治疗’课题吗?你父亲留下的配方缺了最后一步,我帮他补全了——现在,该你来做选择了,是救那些病人,还是保住林殊他哥?”
电话那头传来林雾的咳嗽声。沈如晦的脚步猛地顿住,实验室的无影灯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林雾在你那?”
“他是最好的‘容器’,”唐昙轻笑一声,“他体内有你父亲当年注射的同位素抗体,能中和辐射。可惜啊,抗体需要定时补充,现在就快失效了——十二点前,带配方来市一院的地下实验室,否则,他和那些病人,只能活一个。”
林殊的手突然按住沈如晦的肩膀,目光落在显微镜下的结晶上。那些重组的分子结构里,藏着个微小的标记——是沈建国的签名缩写,旁边还有个更小的符号,像两只交握的手。“我知道最后一步是什么,”他的声音异常平静,“是抗体的激活序列,需要两个人的基因标记才能启动,就像……就像钥匙和锁。”
沈如晦突然想起父亲的体检报告,他和林雾的hLA基因分型高度吻合,都是罕见的“双位点匹配”——这种概率在人群中只有百万分之一,却被沈建国写进了日记的夹页,标注着“救雾计划”。
“我父亲早就预料到了。”沈如晦的指尖划过报告上的匹配数据,“他让林雾注射抗体,不是为了实验,是为了让我们有机会同时救下所有人。”
实验室的钟指向十一点。林殊将荧光粉末样本密封好,放进特制的保温箱:“唐昙要的不是配方,是激活序列。我们分头行动,你去市一院稳住她,我带样本去钟楼,找到张岚布下的假装置,拖延时间。”
叶青蔓已经安排好了警力,对讲机里传来各小组到位的报告。沈如晦看着林殊眼里的坚定,突然想起第一次在手术室见面时,这个男人说“别救我除非一起下地狱”。原来从那时起,他们就注定要共赴险境。
“十二点前,我一定赶到。”沈如晦的手在林殊的白大褂上捏出褶皱,像在确认彼此的存在。实验室的门在两人身后关上,走廊里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向不同的方向,却又在尽头悄然交汇。
市一院的地下实验室里,唐昙正调试着辐射检测仪。屏幕上,林雾躺在病床上,手臂上的静脉管连接着透明的液体,那是稀释后的荧光粉末。“你父亲真聪明,”她看着监控里沈如晦的车驶进医院大门,“用亲情做枷锁,让他不得不来。”
林雾的眼睛半睁着,指尖在床单上划出微小的痕迹。那是个昙花的图案,却比之前的少了一片花瓣——是在给沈如晦传递信号,暗示实验室里少了关键设备。
沈如晦推开实验室门时,正好看到这一幕。他的目光扫过操作台,果然少了用于激活的磁场发生器,而设备的序列号,和钟楼机械钟的某个零件完全一致。“唐昙,你留了后手。”他解白大褂的动作从容不迫,“真正的激活装置在钟楼,你想让我两边奔波,错过时间。”
唐昙的脸色微变,手里的注射器却没停:“那又怎样?现在是十一点四十,你就算知道了,也跑不完两个地方。”
沈如晦突然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个微型U盘:“我父亲把激活序列藏在了最安全的地方——我的基因里。你要的话,得先抽我的血,这需要时间,足够林殊找到钟楼的装置了。”
实验室的冰箱发出嗡鸣,里面存放的同位素样本在低温下闪烁。沈如晦看着病床上的林雾,突然明白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那些看似矛盾的安排,那些藏在配方里的密码,都是为了让他们在十年后的今天,能有机会完成这场跨越生死的接力。
远处传来隐约的钟声,十一点四十五分。林殊在钟楼的齿轮组里找到了那个伪装成零件的装置,上面的荧光粉末正在倒计时,数字跳向“15”。他的手机收到沈如晦的短信,只有两个字:“相信”。
林殊的手指抚过装置上的启动键,想起实验室里那些交握的分子标记。原来最好的配方,从来不是冰冷的化学物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像沈建国信任林雾能守住秘密,沈如晦信任他能拆毁装置,而他,信任他们终将在十二点的钟声里,迎来共同的救赎。
实验室的关键突破,从来不在仪器和数据里。当沈如晦伸出手臂,让唐昙抽取血液时,当林殊按下拆除键时,他们终于读懂了沈建国藏在配方里的最后一句话:“真正的解药,是让爱比辐射更长久。”
喜欢白袍与骨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白袍与骨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