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有目标了。
不再是大海捞针,不再是无尽的等待。
一个清晰的,可以抵达的目标。
韩清坐在角落,安静地擦拭着她的长刀“碎星”,但擦拭的频率,比平时快了一些。
雷动则是在活动着自己的手腕,关节发出噼啪的声响,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战意。
所有人都明白,东京之战,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场真正的,跨越整个地球的追寻,即将拉开序幕。
就在这时,机舱内的加密通讯器响了。
屏幕亮起,出现了一张熟悉的,带着欣慰与疲惫的脸。
是国策局的最高负责人,龙主任。
“陆渊,韩清,各位……”
龙主任的声音里充满了如释重负的喜悦,“我代表最高理事会,祝贺你们凯旋。你们在东京的表现……堪称奇迹。处理‘天照’,终结‘百鬼夜行’,樱岛官方已经发来了最高规格的感谢函,后续的……”
他正在汇报着战果与荣誉。
但陆渊打断了他。
他缓步走到通讯屏幕前,没有在意那些战功与褒奖,只是平静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主任。”
“下一趟去欧洲的专机,什么时候能准备好?”
通讯频道里,龙主任的声音戛然而止。
屏幕那头的他,看着陆渊那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所有准备好的说辞都卡在了喉咙里。
他从那张脸上,看到了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近乎偏执的决绝。
沉默了足足五秒钟。
龙主任才缓缓开口,声音变得无比郑重。
“十二小时后。”
“专机‘昆仑’,在京畿特别空港,等你们。”
通讯切断。
机舱内一片寂静。
陆渊转过身,视线扫过自己的队员们。
韩清站了起来,将“碎星”收回刀鞘。
雷动捏了捏拳头。
王胖子合上了自己的终端。
赵千讯关闭了世界地图。
不需要任何言语。
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核心战场。
尖刀连最初组建,也是最后陨落的地方。
那里,到底还埋藏着多少关于深渊的秘密?
与此同时,无人知晓的是,在欧洲的古老阴影之下,一个名为“衔尾蛇之裔”的神秘组织,也正在进行着他们的“回收”计划。
他们的目标,同样是那些从深渊中归来的“遗物”。
十二小时后。
京都特别空港。
“天宫”基地,第七高精度能量感应室。
这里是国策局的心脏,一处绝对的禁区。墙壁、天花板、地板,全部由一种能够吸收并隔绝几乎所有已知能量辐射的深黑色复合材料构成。空气中弥漫着液氮散热系统特有的、冰凉而纯净的气息。
感应室的正中央,是一座悬浮在强磁场中的银白色平台。
两件物品,被小心翼翼地分置于平台两端。
一枚温润古朴的勾玉,静静地散发着月华般的光晕。
一枚锈迹斑斑,却依旧带着一丝残存温热的步枪子弹。
赵千讯站在厚重的观察窗外,双手插在白大褂的口袋里。他的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无数跳动的数据流。他身后,是整个国策局最顶尖的能量学与数据学专家团队,但此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指令。
王胖子则完全没有专家的矜持,他整个人几乎贴在了观察窗上,脸上的肥肉挤得有些变形。
“怎么样?怎么样?‘白板’怎么说?”他迫不及待地催促着,眼睛死死盯着平台上的两件遗物。
“分析正在进行。”赵千讯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白板’正在对两件‘回响遗物’的能量拓扑结构进行交叉比对和建模。这需要时间。”
“这还要什么时间!一个指东,两个一起就指得更东了呗!还能有什么花样?”王胖子嘟囔着。
就在他话音刚落的瞬间。
【分析完成。】
一道毫无感情,却又无比清晰的意念,直接出现在了房间内所有人的脑海中。
不是声音,而是纯粹的信息流。
这是“白板”的交流方式。
随着这道意念,观察窗旁的巨大全息屏幕上,瞬间刷新出了海量的、令人头晕目眩的能量模型图和数据瀑布。
赵千讯立刻上前,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调取着核心报告。
“不是简单的增幅。”他迅速浏览着数据,眉头越皱越紧,“‘白板’的结论……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估。”
他抬起头,看向众人,特别是陆渊。
“这是一个‘三重定位系统’。”
他伸手一划,屏幕上的复杂模型瞬间简化为三维动态示意图。
图中,代表着步枪子弹的光点,被标注为【发射源】。
“孙大志的子弹,是这个系统的起点。它本身就是一个微弱的信标,定义了一个大致的搜寻方向,但范围极其广阔,几乎无法有效利用。”
接着,他指向图中代表八尺琼勾玉的光点。
【增幅器】。
“山本贤治的勾玉,它的作用是‘增幅器’与‘校准器’。当它与‘发射源’产生共鸣时,它会极大地增强信标的强度,并将其从一个模糊的扇面,校准成一道精准的直线光束。这就是我们在东京塔顶看到的景象。”
王胖子看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那第三个呢?既然是三重定位系统,那肯定还有第三个部分。”
赵千讯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伸手,点在了那道笔直光束的终点。
一个全新的,比前两者亮上百倍的巨大光点,在示意图的末端轰然亮起。
【接收器】。
“是的,第三件。”赵千-讯缓缓说道,“也是能量反应强度远超前两者总和的,整个系统的核心——‘接收器’。”
“‘白板’通过对能量束的衰减曲线和空间曲率进行逆向演算,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发射源’和‘增幅器’的存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指向这个‘接收器’。它们是钥匙,而‘接收器’,才是那扇门。”
整个指挥室,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个结论镇住了。
一件遗物是巧合,两件遗物共鸣是指引。
而三件遗物构成一个完整的、有着明确分工的定位系统……这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让在场的所有专家都感到了一阵寒意。
这不是随机的,而是被设计好的。
“它的位置……”韩清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喜欢这位PTSD患者强的过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这位PTSD患者强的过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