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召见的风波,如同夏日里最后一声惊雷,滚过天际后,竟带来了一丝异样的平静。
那些喧嚣的攻讦与非议虽未完全消失,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不再能轻易伤到漩涡中心的两人。
赐婚的旨意在一个朝霞满天的清晨,终于颁下,明黄的绢帛上朱砂御笔,为这场跌宕起伏的抗争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圣旨抵达时,沈清辞正与秀珠在“蕙质堂”的库房清点新到的江南丝线。
宣旨内监尖细的嗓音在庭院中响起,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不知是谁先带头,欢呼声如同春潮般涌动起来。
秀珠激动地抓住沈清辞的手臂,眼圈泛红;严女官领着众人跪接圣旨,沉稳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了宽慰的笑容;连角落里正在整理书架的崔文茵和周静婉,也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
沈清辞跪在众人之前,听着那字正腔圆宣读的旨意,心中竟是一片奇异的宁静。
没有狂喜,没有激动,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
她叩首谢恩,接过那沉甸甸的绢帛,起身时,目光穿过欢呼的人群,看到了月洞门外那道不知何时到来的玄色身影。
萧景珩就站在那里,没有走进来打扰这片属于她的欢腾,只是静静地望着她,唇边噙着一抹温柔而笃定的笑意。
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轮廓,也照亮了他眼中毫不掩饰的深情与骄傲。
是夜,五皇子府设了简单却温馨的家宴,只有萧景珩和沈清辞,以及几位最核心的幕僚与“蕙质堂”的管事。
没有外界的喧嚣与窥探,席间气氛轻松而融洽。
众人纷纷举杯,祝贺之声不绝于耳。
一位追随萧景珩多年的老幕僚抚须感慨道:“殿下,沈姑娘,不,该称王妃了。老朽历经三朝,见过无数风浪,如二位这般,以真心破万难,以实绩证清白的,实属罕见。往后,必是康庄大道,锦绣前程!”
萧景珩执起沈清辞的手,在桌下紧紧握住,面向众人,朗声道:“今日之果,非我萧景珩一人之功,亦非清辞一人之幸。是在座诸位,以及‘蕙质堂’、‘金缕记’上下同心,共渡难关所换来。此情此谊,景珩与清辞,铭记于心。”
他转头看向沈清辞,声音低沉而郑重,“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自此,我二人同心同德,共担荣辱,绝不相负!”
沈清辞回望着他,眼中水光潋滟,却带着清冽的坚毅。她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回握了他的手。
一切尽在不言中。
宴席散后,两人并肩走在王府静谧的花园中。
夏夜的风带着荷塘的清气,拂动衣袂。
月光如水,洒在并肩而行的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交融在一起,难分彼此。
“累吗?”萧景珩停下脚步,抬手为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一缕鬓发。
沈清辞微微摇头,靠在他肩头,看着池中月影摇曳:“像是打了一场漫长的仗,如今终于可以……稍稍喘口气。”
“只是喘口气。”萧景珩揽住她的肩,目光投向远处沉沉的夜色,“太子那边,不会就此罢手。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未来的路,只会更险。”
“我知道。”沈清辞轻声应道,声音里没有畏惧,只有一种与他同步的沉稳,“但至少如今,我们名正言顺地站在一起了。你在前朝应对明枪暗箭,我在后方稳固根基,积蓄力量。‘蕙质堂’会继续培养更多能独立自主的女子,‘金缕记’的产业和影响力,也会成为你不可或缺的助益。”
她抬起头,月光下她的脸庞莹白如玉,眼神却亮得惊人:“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的结合,不是皇子屈尊纡贵,也不是商女攀附高枝,而是两个独立的灵魂,因志同道合而相互吸引,因目标一致而并肩前行。我们能创造的,远不止于一段姻缘。”
萧景珩心中震动,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叹息般地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他拥紧了她,仿佛拥住了整个世界,“瑶儿,这天下很大,风雨很多,但只要有你在身边,我便觉得,无所畏惧。”
沈清辞闭上眼,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安稳心跳和周身环绕的温暖气息。
从现代那个偏激孤傲的“陆铮”,到如今这个与爱人并肩立于时代浪潮之上的“沈清辞”,她走过的路何其漫长,经历的蜕变何其深刻。
她失去了作为男性的身份与某些虚幻的“特权”,却得到了真实的爱情,坚定的信念以及创造价值的巨大力量。
她不再纠结于“我是谁”,她就是沈清辞,是萧景珩即将明媒正娶的妻子,是数千女子信赖的东家与师长,是一个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撬动这个时代固有秩序的实践者。
同心共命,不仅是爱情的盟誓,更是理想的交融,是力量的叠加。
他们如同两颗相互环绕的星辰,各自散发光芒,又彼此牵引,共同照亮前行的漫漫长路。
宫墙外的喧嚣似乎渐渐远去,只剩下夜风轻柔,月色正好,预示着一段全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喜欢望凝眉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望凝眉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