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太嫩了。”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在他看来,李云龙之前的一切胜利,不过是匹夫之勇。
真正的战场,从来不在城墙上,而在人心。
而在这场人心的战争中,他蔡京,自信是永远的胜利者。
很快,一股看不见的暗流,开始在开封城的大街小巷中涌动。
茶馆里,酒肆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忧国忧民”的士子,在高声谈论着议和的好处和主战的危害。
集市上,一些面黄肌瘦的“百姓”,声泪俱下地哭诉着自己对战争的恐惧,担心家人会被拉去充军。
“听说了吗?官家已经下令,城里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人,全都要上城墙守城!”
“不止呢!我还听说,为了省粮食,那些没用的老人和小孩,都要被赶出城去!”
“我的天!这是要我们的命啊!金兵还没打进来,我们就要被自己人给逼死了!”
谣言像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在恐慌的民众中传播开来。
刚刚因为一场胜利而凝聚起来的民心,开始出现了一丝裂痕。
一些人开始动摇,一些人开始怀疑。
战争的残酷,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蔡京的毒计,找到了滋生的土壤。
李云龙很快就察觉到了这股诡异的气氛。
他站在皇城的角楼上,看着下方街道上那些行色匆匆,脸上带着惊惶和猜疑的百姓,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娘的,老子在前面拼死拼活,后面就有人给老子捅刀子!”
他不用想也知道,这背后一定是蔡京那帮老狐狸在搞鬼。
“这群老鼠,还真是不死心!”
他心中涌起一股暴戾的杀意。
要是在他的独立团,这种动摇军心、制造混乱的家伙,早就被他一枪毙了。
但是现在,他不能这么做。
他是皇帝。
他不能仅仅因为谣言就大开杀戒,那只会坐实他“疯子皇帝”的名声,正中敌人的下怀。
要清除这些毒瘤,必须要有更狠辣,也更聪明的手段。
但眼下,他必须先稳住局面。
绝对不能让这些该死的谣言,影响到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士气和民心。
“来人!”他冷声喝道,“传李纲、宗泽,即刻入宫见朕!”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开封城内,悄然打响。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
李纲和宗泽听完李云龙对城内谣言的叙述,皆是面色铁青,怒不可遏。
“岂有此理!简直是无耻之尤!”宗泽一拳砸在桌子上,花白的胡子气得发抖,“我等在前方与金贼浴血奋战,这些国贼却在背后搬弄是非,蛊惑人心!其心可诛!”
李纲也是满脸忧色:“官家,谣言猛于虎。如今我军士气正好,民心稍安,若任由这些流言蜚语蔓延,后果不堪设想。长此以往,不等金兵攻破城池,我开封城便要从内部自行崩溃了!”
“老子当然知道!”李云龙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烦躁地摆了摆手,“现在不是骂娘的时候,说说看,该怎么办?”
李纲沉吟片刻,拱手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策可行。”
“其一,当以正视听。可命开封府衙张贴告示,将我军夜袭大捷的战果,以及朝廷坚守抗敌的决心,公之于众,以官方之言,破民间之谣。”
“其二,当严惩不贷。立刻派遣御史台官员及禁军,巡查全城,凡有妖言惑众、散布谣言者,一经查实,立刻抓捕,当街示众,以儆效尤!”
“其三,当安抚民心。臣建议,开官仓,放赈粮。让百姓看到朝廷的诚意,让他们知道,朝廷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子民。有饭吃,心自安。”
李云龙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李纲,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老头,虽然有时候思想迂腐了点,但关键时刻,脑子还是清楚的。
这三条对策,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是标准的危机公关处理方式。
“李爱卿说的不错。”李云龙点了点头,“但这还不够!”
他走到沙盘前,指着密密麻麻的开封城街道,声音变得斩钉截铁:
“光是贴告示,老百姓有几个识字的?光是抓人,治标不治本,抓了一个,还有十个!光是放粮,咱们的粮食也不多了,撑不了几天!”
“要做,就做绝!”
他的目光扫向李纲和宗泽,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魄力。
“宗老将军!”
“臣在!”
“你立即从守城部队中,抽调一千名在夜袭战中立下功勋的将士,让他们脱下盔甲,换上便服,拿着朝廷的赏钱,回到他们各自在城中的家里去!”
宗泽一愣:“官家,这是为何?眼下战事吃紧,正是用人之际……”
“就是要让他们回去!”李云龙打断他,“让他们回去告诉他们的父母妻儿,告诉他们的街坊邻居,仗是怎么打的,金狗子是怎么被杀得屁滚尿流的,朝廷是怎么赏罚分明的!”
“他们,就是活的告示!他们的话,比官府贴一百张告示都有用!”
“让他们告诉全城百姓,守住这座城,不是为了我赵佶一个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家!他们的老婆孩子热炕头!”
宗泽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用意,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用士兵自己的口,去粉碎谣言,建立信任,这比任何官方宣传都更具说服力!
“臣……遵旨!臣这就去办!”宗泽激动地领命。
“李纲!”
“臣在!”
“你负责开仓放粮,但不是白放!”李云龙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告诉百姓,朝廷需要人手,修缮城防、搬运军械、救治伤员。凡是出力的,不论男女老少,皆可凭工分领取粮食!”
“咱们不能养闲人,更不能让百姓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要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们知道,守城,人人有责!”
“以工代赈!”李纲的眼睛猛地亮了。
这个词他从未听过,但其中的含义却让他豁然开朗。
这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还调动了民间的力量,更让百姓有了参与感和归属感!
“官家圣明!”李纲发自内心地躬身一拜。
李云龙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抹冷笑:“光是这些,还不足以让蔡京那老狐狸肉疼。”
“朕,要亲自出马,会会这满城的百姓!”
……
喜欢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