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稳的“咯吱”声,车窗外掠过的朱墙黛瓦渐渐被连片的绸缎幌子取代。林婉清撩起车帘一角,目光落在街面上——京城最负盛名的丝绸街果然名不虚传,两侧铺子的门楣皆漆得亮堂,挂着的云锦、蜀锦、杭绸在微风中轻晃,像是铺开了一幅流动的彩画。前几日谢承业带谢语、谢研、谢玥逛市集时,她便留意到孩子们对丝绸发带的喜爱,今日特意抽了空,要好好瞧瞧这京城的丝绸市场。
车夫将马车停在街口,林婉清扶着丫鬟晚翠的手下车,刚站定便有淡淡的丝线香气萦绕鼻尖。街面上行人络绎不绝,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家太太领着管事挑拣料子,也有小商贩推着装满绣线的木车穿梭其间,讨价还价的声音混着绸缎摩擦的轻响,热闹得让人挪不开眼。她沿着街边缓步前行,目光扫过一家家铺子的招牌,从“锦绣庄”到“绮罗坊”,每一家都透着精致,可她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直到看见“云锦阁”三个字,脚步才顿住。
这家铺子的门脸比旁的更宽些,门框上雕着缠枝兰纹样,推门而入时,挂在门楣上的银铃轻轻作响。店内光线明亮,四壁皆摆着多层木架,架子上整齐叠放着各色丝绸,从淡雅的月白、天青,到艳丽的石榴红、宝蓝,一应俱全。柜台后坐着位穿藏青色绸衫的中年男子,见林婉清衣着素雅却气度不凡,立刻起身迎上来,脸上堆着温和的笑:“夫人看着面生,是第一次来小铺吧?您想看些什么?是做衣裳的料子,还是现成的成衣?”
林婉清没有直接回答,目光落在角落架子上一匹云锦上。那云锦以米白为底,织着暗纹的缠枝牡丹,花瓣边缘用金线勾勒,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走上前,指尖轻轻拂过面料,触感细腻柔软,可比起苏州老家外祖母织的云锦,总觉得少了几分灵气——外祖母织的牡丹,花瓣仿佛带着晨露的饱满,叶脉的纹路也透着鲜活,而这匹云锦的纹样虽精致,却显得有些刻板。
“掌柜好眼光,”铺主见她盯着云锦不放,愈发热情,“这是咱们京城最好的云锦了,用的是江南运来的丝线,织工也是咱们这儿最好的师傅。前几日户部侍郎家的夫人还来订了两匹,说要做件新衣裳参加宫宴呢。”
林婉清指尖依旧停在锦面上,抬眼问道:“掌柜的,这云锦的销路想必不错吧?”
铺主笑着点头,可语气里却藏着几分无奈:“销路自然是好的,京城的达官贵人都认云锦的牌子。可夫人您也知道,这丝绸生意最讲究新鲜,咱们这云锦的纹样,还是去年冬天定的样式,如今都过了大半年,客人们都有些审美疲劳了。上个月有位国公府的小姐来挑料子,看了半天都没相中,说咱们的纹样不如江南那边新颖,若是能有些新花样,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林婉清心中一动,铺主的话正好印证了她的想法。苏州的丝绸工艺向来精湛,外祖母传下来的织锦技法里,有不少独特的纹样设计,若是能将苏州的纹样与京城流行的款式结合,再加入一些贴合女子日常的创新设计——比如在衣襟处绣上小巧的兰草,或是在裙摆边缘织出渐变的云纹,定能打破如今纹样陈旧、款式单一的僵局,开辟出一片新市场。
她没有再多说,又接连逛了街面上的几家铺子。“锦绣庄”的蜀锦颜色艳丽,可款式多是宽大的袍服,不太适合年轻女子;“绮罗坊”有几款成衣设计尚可,可面料质地偏薄,经不起反复穿着;还有一家专做高端定制的铺子,纹样倒是别致,可价格高得惊人,寻常人家根本消费不起。一圈逛下来,林婉清心中的想法愈发清晰,重开丝绸铺的念头也变得更加坚定——她要开一家既兼顾品质,又贴合大众需求,还能展现独特风格的丝绸铺,让每一位走进铺子的女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衣裳。
天色渐渐西斜,街面上的行人少了些,林婉清才转身往回走。刚走到街口,便看见谢承业的马车停在路边,他正坐在车辕上,手里拿着一把折扇,见她过来,立刻跳下车迎上前:“婉清,逛了这么久,累不累?我想着你今日来丝绸街,特意过来接你。”
林婉清笑着摇摇头,心中泛起一丝暖意。她坐上马车,谢承业也跟着进来,见她神色雀跃,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便好奇地问道:“婉清,今日去丝绸街,可有收获?看你这模样,定是发现了什么好东西。”
提起今日的见闻,林婉清的话便多了起来,她将逛铺子时的发现一一说给谢承业听,从云锦的纹样到成衣的款式,再到市场的需求,说得条理清晰。末了,她眼中闪着光,语气坚定地说:“京城的丝绸市场很大,只是还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我想好了,等回了苏州,就把‘婉清阁’开起来,做有咱们自己特色的丝绸成衣。既用苏州最好的面料,又结合京城的流行款式,再加上外祖母传下来的纹样,定能做出不一样的衣裳。”
谢承业闻言,眼睛一亮,立刻说道:“好!这主意好!要么我们家的丝绸铺子就给你管,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
“不,”林婉清却轻轻摇摇头,“我打算重新开一家。现在的丝绸铺子倾注了柳姨娘的心血,我不想让她觉得我从她手上抢来管理权。老爷,我也不想让你为难!”
“那……”谢承业沉思良久。“我让人准备银子,帮你把铺子开起来。场地我来选,人手我来挑,你只管专心设计样式,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可林婉清还是轻轻摇了摇头,她看着谢承业,语气诚恳又坚定:“老爷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铺子,我想靠自己。外祖母临终前把她的织锦匣子传给了我,里面有不少她手绘的纹样和织锦技法的笔记,这是我最大的底气;这些年我也攒了些私房钱,从给孩子们做衣裳剩下的碎银子,到平日里你给我的月钱,一分一毫我都存着,足够筹备铺子的前期开销了。”
她顿了顿,又想起柳姨娘平日里的嘴脸。以前她只是让丫鬟多买了些丝线,柳姨娘便在谢承业面前说她“铺张浪费,不知持家”,若是拿了谢家的银子开铺子,柳姨娘指不定又会说些什么闲话,连孩子们也会被她编排。想到这里,林婉清的语气更坚定了些:“若是拿了谢家的银子,柳姨娘又在你面前闲话,反倒让你为难。我想凭着自己的本事,为我和女儿们挣一份体面。等‘婉清阁’开起来,也能证明,我自己还不是一无是处。”
谢承业看着林婉清眼中的光芒,那光芒里有执着,有自信,还有对未来的期许,他知道她心意已决,便不再强求。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语气温柔:“好,我都听你的。你想靠自己,我便支持你。只是你记住,若是遇到难处,不管是缺人手,还是需要找场地,一定要跟我说,我虽不插手铺子的经营,可帮你搭把手还是能做到的。”
林婉清心中一暖,她靠在车壁上,看着窗外渐渐变暗的天色,心里已经开始规划“婉清阁”的未来。她年前还在苏州时,便已经让张嬷嬷联系了几位手艺精湛的织工。只待回去,把外祖母的纹样重新整理出来,再根据京城的流行趋势做些调整;场地也已经选好了,在苏州最热闹的街口,铺子的门面要装得雅致些,门口摆上两盆兰花,让人一看就觉得舒心;成衣的定价也要分档次,既有适合达官贵人的高端定制,也要有适合寻常百姓的平价款式,让每一位女子都能穿得起好看的丝绸衣裳。
马车继续前行,林婉清的嘴角始终带着笑意。她知道,开铺子的路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可能会有同行的排挤,可能会有顾客的挑剔,可能会有资金的周转问题,可她并不害怕。因为她有外祖母留下的手艺,有自己攒下的积蓄,还有谢承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她有想要守护的人——谢浩楠、谢语、谢研、谢玥,儿子回归,很是优秀,她很欣慰。儿子的回归治愈了她所有的忧思与苦痛。如今三个女儿是她的软肋,也是她的铠甲。她要让“婉清阁”成为她和女儿们最坚实的依靠,让她们无论何时,都能挺直腰杆,活得体面、自在。
车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街边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透过车窗洒进来,落在林婉清的脸上,映得她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她轻轻抚摸着袖口处绣着的一朵小小的兰草——这是她昨日亲手绣的,也是她打算放进“婉清阁”第一批成衣里的纹样。她相信,这朵兰草会像她一样,在风雨中扎根,在阳光下绽放,最终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喜欢被偷的人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被偷的人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