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已是暮冬

首页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逐鹿从战国开始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上门龙婿)唐朝工科生天下枭雄支点医毒狂妃路子野霓裳铁衣曲舌尖上的大宋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已是暮冬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全文阅读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txt下载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章 逛西市,投喂吃货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去院子里规划了一阵,几人在张正堂的带领下,往西市走去。

“快到西市了。”张正堂指向前方“这西市可比咱们镇上的热闹千百倍,你且跟紧了,别走丢了。

话音刚落,一阵喧腾的人声就顺着风涌过来,像涨潮似的漫过坊墙——有商贩的叫卖、牲畜的嘶鸣、孩童的嬉笑,还有些叽里呱啦的异域腔调,搅在一起,热闹得让人心里发颤。

几人刚拐进西市的主街,陈小九就忍不住“呀”了一声。

眼前的景象简直像幅流动的画。

宽阔的市坊被纵横交错的街道切成了棋盘格,每个格子里都挤满了人。

卖丝绸的铺子最是惹眼,门楣上挂着的绫罗绸缎像道彩虹,蜀锦的牡丹艳得灼人,吴绫的水波柔得像真的在流,还有越罗,轻得能飘起来,搭在指尖几乎没分量。

打银器的摊位前围着群妇人,匠人正抡着小锤敲打银片,“叮叮当当”的声响里,一片银箔渐渐显露出凤凰的尾羽,连眼尾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这是波斯来的琉璃。”张正堂指着个摊位,那里摆着些通透的瓶瓶罐罐,阳光透过瓶身,在地上映出五彩的光斑,“比玉还贵,只有富贵人家才买得起。”

陈小九歪着头看着这胡人,心想,我也不像冤大头吧?没说话,过了一会他问了一句:“这琉璃杯子,多少钱?”

摊主是个高鼻深目的胡人,留着卷曲的胡须,见陈小九看过来,笑着鞠了一躬,用生硬的汉话喊:“好看,买一个?”

胡人摊主眼睛一亮,伸出三根手指,语气带着几分得意:“三十贯!这是波斯王子用过的样式,整个长安西市,就我这摊上有。”

“三十贯?”杨铁信在旁边听了,忍不住咋舌,“一斗米才3文钱!这破瓶子能当饭吃?”他手里还攥着铁盒子,掂量着分量,“俺这盒子里的铁家伙实打实的,比这脆生生的琉璃顶用多了。”

胡人摊主脸上的笑淡了些,瞥了杨铁信一眼,没接话,只盯着陈小九:“小郎君是识货的,这琉璃透光度比玉好,装酒能看见酒色,插花能映出花色,摆在案头,多体面。”

陈小九没急着还价,伸手轻轻碰了碰一个长颈瓶。瓶身确实通透,阳光下能看清里面的纹路,只是指尖碰到的地方有些微的粗糙,不像后世的玻璃那般光滑。他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这琉璃是怎么造的?烧出来的?”

胡人摊主愣了愣,显然没料到他会问这个,含糊道:“波斯的秘方,不外传。”

陈小九心里一动,想起前世学过的玻璃烧制方法,这琉璃,怕就是最原始的玻璃。

他笑了笑,指着瓶底:“你这瓶子底不平,摆着容易晃,三十贯太贵。买不起买不起!”

陈小九转身就走,“西市卖陶器的摊子多的是,二十文就能买个白釉瓶,比你这琉璃结实,摔了也不心疼。”

“哎!郎君!”胡人脸上的精明褪去不少,“俺这是坐船从波斯运过来的,路上就碎了一半,不容易啊!你看这长安还有别家卖这个吗?”

张正堂在旁边笑看,陈小九没搭理摊主,跟张正堂一起走开了。

张正堂从陈小九神情中看出来点东西:“小九,这可是稀罕物件,要是能造出来,比炒菜还挣钱!”

陈小九笑了笑,两手一摊。“波斯秘法,不外传!”

心里却已经盘算起原料——长安城外有的是石英砂,石灰石也不难找,至于纯碱……或许能用草木灰代替试试。

以后自己确实需要一些玻璃,学化学的没玻璃瓶子用,有点说不过去吧。

陈小九目光又被旁边的香料摊吸引。

桂皮、八角、胡椒堆成了小山,还有些从没见过的香料,散发着奇异的香气。

摊主是个戴头巾的大食人,正称着香料,动作慢悠悠的,引得买主直催促。

陈小九各种香料买了些,香料也不便宜,七八样就花了一贯多钱。刘伯用布袋子装好背着。

“往前走,更热闹。”张正堂拉着他往市坊深处走。

食摊区的香气简直能勾走人的魂,胡饼炉里刚烤好的芝麻饼冒着热气,咬一口能掉渣;羊肉汤锅里翻滚着大块的肉,奶白色的汤面上飘着葱花;还有糖画艺人,手里的糖勺在青石板上游走,转眼间就画出条鳞爪分明的龙,引得孩童们围着叫好。

又到处买了些食材,这下杨铁信手上也拿满了。张正堂见买了这么多东西,叫了个挑着篮子的脚夫,把东西都放进去,让他跟着。

“不愧是长安的西市。”陈小九由衷感叹,这哪里是集市,简直是把现在世界上能找到的好东西都拢到了一块儿。

他看见穿高丽服饰的女子在挑胭脂,粉盒上描着精致的寒梅;见着吐蕃的商人牵着矮脚马,马背上驮着沉甸甸的皮毛;还有些僧侣模样的人,背着经卷,在佛像摊前驻足,嘴里念念有词。

“看那边,”张正堂指着前方的高台,“你刘伯念叨的胡旋舞,这时候该开场了。”

高台周围早已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

刘伯拉着陈小九费了些力气才挤到前面,只见高台上铺着块猩红的地毯,一个胡姬正随着羯鼓的节奏起舞。

她穿件桃红色的窄袖舞衣,裙摆开衩到腰,露出雪白的小腿,腰间系着圈金铃。

鼓点渐急,她旋转得越来越快,红裙像朵怒放的花,金铃“叮铃”作响,转得最快时,整个人像团燃烧的火焰,裙角扫过地面,带起一阵香风。

“妙!”周围的看客拍着手叫好,有个喝醉的胡人商人,干脆摘下腰间的玉佩往台上扔,引得胡姬回眸一笑,眼波流转,娇媚得像要滴出水来。

“确实婀娜。”陈小九看得入神,想起刘伯说的“胡姬旋转时,裙角能扫到脚踝,金铃响得比银铃脆”,果然半点不假。

直到羯鼓停了,胡姬躬身谢幕,他才跟着人流慢慢往外挤,心里还在回味方才的舞姿。

“看够了?”张正堂笑着打趣,“再逛会儿,带你去看咱们的酒楼。”

日头渐渐偏西,西市的人流才稀了些。张正堂带着陈小九往延康坊走,转过两个街角,就看见座两层的小楼,门面不算特别阔气,却带着股说不出的雅致——原是家绸缎庄,门楣上还留着“锦绣坊”的刻痕,只是换了块新的匾额,暂时空着,等着题字。

“怎么样?”张正堂推开虚掩的木门,“这儿地段不错,离西市近,坊里又多是官宦人家,客源不愁。”

一楼的正厅空荡荡的,只有几个工匠正用墨斗放线,地上画着些歪歪扭扭的记号。二楼的楼梯是新换的木梯,踩上去“吱呀”作响。

张正堂指着二楼的隔间:“打算把这儿隔成五间雅间,就是你说的‘包厢’。用松木做隔断,刷上清漆,再挂块细竹帘,客人来了,想敞着就敞着,想私密就放下帘子。”

他推开一扇朝街的窗,外面的吆喝声顿时涌了进来:“你看这窗户,做得大些,客人吃饭时能瞧见街上的光景,喝多了推窗透透气,也舒坦。”

陈小九点头:“包厢的门得做双开的,方便上菜。再在墙上留个小洞口,安块木板,菜做好了从外面递进来,不用开门,省得跑风。”

“这个主意好!”张正堂赶紧叫过木匠,让他记下,“就按陈郎君说的做,洞口做得稍大些,汤碗菜碟都能递。”

两人又转到后院,院子不大,却很规整。

陈小九指着墙角:“灶头得重新垒,得盘成‘一’字形的连灶,五个锅眼儿,一个火门就能供上,省柴,还能同时做菜。最边上盘个高灶,比人膝盖稍高,专门用来爆炒,火旺来得快,菜才够香。”

他蹲在地上画了个草图,“灶膛得深些,能装更多柴,免得炒着菜还得添火。烟囱要高出屋顶,免得烟往院子里飘。”

张正堂叫泥瓦匠过来,指着草图细细交代。

工匠们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他们盖了半辈子房子,还是头回见人把灶头琢磨得这么细。

忙完这些,两人坐在后院的石凳上歇脚。

张正堂让伙计沏了壶茶,望着空荡荡的正厅,忽然咂咂嘴:“总觉得还差了点啥!”

陈小九也皱起眉。

他想起方才在西市食摊看到的景象,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富商贵人,都是围着矮桌或坐或跪,蒲团垫在身下,久了腿麻不说,端个汤碗还得弓着腰,实在不便。

“伯父也觉得?”他眼睛一亮,“我也觉得矮桌蒲团别扭,尤其在酒楼里,客人喝了酒,想伸个腿都难,万一碰翻了碗碟,多扫兴。”

“可不是!”张正堂一拍大腿,“上次请几个朋友在别处吃饭,有个将军喝醉了,猛地站起来,被蒲团绊得差点摔倒,闹了好大笑话。你有啥主意?”

陈小九从怀里掏出小本子和炭笔,蹲在地上画起来。

先画个四四方方的桌子,四条腿高高支着,桌面画了几道横线:“这叫八仙桌,桌面三尺见方,能坐八个人。桌腿要结实,底下是空的,客人想伸腿就伸腿,想踩个脚凳也方便。”

又画了一个圆桌,能坐十个人。

他又在桌子旁画了个带靠背的物件,椅子腿也是高高的,靠背呈弧形:“这叫椅子,底下有四条腿,上面有靠背,坐久了腰不酸。客人喝多了,往靠背上一仰,多舒坦,比蜷在蒲团上强十倍。”

张正堂凑过去,盯着图样看了半晌,忽然哈哈大笑:“你这脑子咋长的?这么简单的物件,咋没人想到?”他指着椅子的靠背,“这弧度得按人的腰来做,太直了硌得慌,太弯了又坐不稳。桌子的高度也得讲究,手肘搭在上面,筷子能自然够着碗才正好,高了低了都费劲。”

“正是这个理。”陈小九又添了几笔,在桌角画了个小圆圈,“桌子边缘得磨圆了,免得客人不小心磕着腿。椅子腿底下要装软布垫,挪动时不发出声,免得吵着其他客人。”

张正堂越看越觉得妙,赶紧把木匠头领叫过来,把小本子递给他:“照着这个做,先用硬木打一套样品。桌腿雕点简单的云纹,不用太花哨;椅子靠背嵌块薄板,能刻点山水花草,显得雅致些。做好了先摆在正厅,看看效果,好的话,雅间里也全换这个。”

木匠捧着小本子,左看右看,眼里满是新奇:“张老爷,这桌子椅子要是传开了,怕是长安的酒楼都得来仿。”

“仿就仿,”张正堂笑得眼角堆起褶子,“咱们先做出来,占个新鲜的先手!”

从酒楼出来时,暮色已经漫过坊墙。延康坊的灯笼次第亮起,橘色的光映着青石板路,像铺了层碎金。

张正堂手里还攥着那个小本子,时不时拿出来看两眼:“有了这桌椅,再配上你琢磨的菜式,咱们这酒楼,保管能在长安闯出个名堂。”

捻着胡须看陈小九收拾那套从镇上带过来的铁锅,忽然开口问道:“听说你傍晚要去程府拜访?备了些什么见面礼?”

陈小九正用细布擦拭铁锅内侧,闻言动作一顿,抬头笑道:“原想在西市买些时新玩意儿,可转了半天,要么是些金银玉器,咱买不起;要么是些笔墨纸砚,程将军怕是用不上。”

他把铁锅往包袱里一裹,铁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后来琢磨着,程将军不是爱热闹、喜滋味么?上次在醉仙楼,他说想尝尝炒菜,我想着,不如就去府上露一手,用炒菜的法子给他置办桌宴席,保准比送啥都实在。”

张正堂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说你买这么多香料调料食材干嘛呢。程将军出身草莽,最厌那些虚礼。去年有个刺史给他送了对玉如意,他转头就赏了府里的老仆;反倒有回行军时,伙夫给他炖了锅萝卜炖羊肉,他记了大半年,逢人就夸那萝卜炖得烂乎。”

未时过了,陈小九提着铁锅、菜刀,和刘伯一起往怀德坊深处走。越靠近宿国公府,街道越清净,连青石板都像是被打磨过,光脚踩上去都嫌滑。

府门比陈小九新买的院子气派十倍,两尊石狮子瞪着铜铃大眼,门楣上悬着块烫金匾额,“宿国公府”四个大字透着股沙场的悍气。

刚进府门,就听见后院传来“哈哈”大笑,正是程咬金的嗓门:“黑炭头你别犟!昨儿那马就是我赢了,有种明儿再比!老秦你评评理!”跟着是个瓮声瓮气的回应:“比就比!谁怕谁?不过得让那小郎君给我的马也钉副新铁掌,不然算你耍赖!”

陈小九心里一乐,看来秦叔宝尉迟恭也在。他跟着仆役穿过几重院落,见后院的兵器架旁边摆着张矮桌,程咬金正和个黑脸大汉掰手腕,周围的仆役都憋着笑不敢出声。

那黑脸大汉浓眉大眼,络腮胡跟钢针似的,正是尉迟恭。旁边一个精瘦的中年汉子,想必就是秦琼秦叔宝了。

“程伯父,秦将军,尉迟将军。”陈小九拱手行礼,把手里的家什往旁边石桌上一放,铁锅“当”地一声,惊得两人同时停了手。

程咬金见是他,立马松开手站起来,胳膊肘在尉迟恭肩上一撞:“看!我说啥来着?这小九来了,你的马想钉铁掌还不容易?来来来,小九,这是你秦叔宝秦伯伯,这是老黑伯伯。”秦琼伸手拍了拍陈小九胳膊,说了声好孩子。尉迟恭哼了一声:“老丑你咋教娃娃的,乖娃,叫尉迟伯伯。”

陈小九老老实实的叫了两人。

程咬金跳脚起来,拉着陈小九往厨房走,“快,灶房在后院,柴米油盐管够,你尽管折腾,今儿就让老黑老秦也尝尝你的手艺,让他知道咱不光马能赢,嘴也能赢他!”

尉迟恭摸着络腮胡,瓮声瓮气地跟在后面:“我可不爱吃那些花哨玩意儿,就得是实打实的肉,肥的流油才好。”

程府的灶房比寻常百姓家的正房还大,砖砌的灶台并排三座,铜锅铁锅摆了一溜,墙角堆着半人高的柴火,劈得整整齐齐。

伙夫见国公亲自领着人来,赶紧腾地方,自己则蹲在灶门口添柴,眼睛瞪得溜圆,想看看这位能让国公惦记的小郎君到底有啥本事。

陈小九也不客气,挽起袖子就忙活起来。

先让仆役切了几大斤羊腿肉,一部分切成块装在盆子里,一部分切成薄薄的片,摆在盘子上;又取了颗白菜,撕成大片;再把葱姜蒜各种香料备好。

先把羊肉块焯水,炒料,炖煮。

又开始做下一道。

“你这是要做啥?”程咬金蹲在灶台边,看着他把佐料下锅羊肉下锅,没几下就起锅了,出来就是一盘香喷喷的羊肉片。

“这样吃着没膻味。”随后又下油,扔进羊油熬成油渣,下姜蒜,瞬间爆出香味,再把白菜倒进去,大火快炒,最后撒把盐,往盘里一盛,翠绿的白菜裹着油渣,看着就让人咽口水。

“这叫啥菜?”尉迟恭凑过来,鼻尖都快碰到盘子了。

“油渣白菜,”陈小九笑道,“咱乡下的家常菜,脆生生的又香。”

接着他又炒了道花椒鸡丁,用的是刚杀的嫩鸡,剁成小块,热油里爆得外皮金黄,再拌上蜀地花椒,茱萸果,麻香混着肉香还带点辣味,飘得满厨房都是。

又炒了几个菜。

最后做了道冬瓜丸子汤,肉馅里掺了些葱姜水,挤成圆滚滚的丸子,在沸水里浮起来,再扔进冬瓜片,撒把葱花,清爽解腻。

菜刚端上桌,程咬金就拽着秦琼尉迟恭坐下,也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起块油渣白菜放进嘴里,烫得直哈气,却含糊着喊:“痛快!这大白菜吃着比那酒楼里的炖肉香十倍!”尉迟恭也不慢,夹了块鸡丁嚼得香,黑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这麻味够劲!比我府里的厨子强!”

酒喝得正尽兴,仆人又端来红烧羊肉。

尉迟恭抄起筷子就串了一串,上嘴啃着也不怕烫,程咬金也赶紧抡了竹筷子。红烧羊肉软糯鲜香,几人吃得大呼过瘾。

几人边吃边聊,说的都是教场比试、边关军情,偶尔问起陈小九打铁马掌的事。

程咬金知道他买了院子在国公府旁边,立马拍着胸脯:“缺啥尽管说!府里的木匠、瓦匠随你调遣,就是想在跨院盖个铁匠铺,我让人给你搬铁料!”

秦琼也说:“我府里有个老铁匠,当年给我打过长锏,你要是想琢磨新物件,我让他去给你搭把手。”

尉迟恭也道:“我有几块黑玄铁,有用得着,你来拿去。”

陈小九心里暖烘烘的,给几人各倒了杯酒:“多谢伯父们厚爱。”

程咬金和尉迟恭还在为谁吃得多较劲,陈小九看着他们孩子气的模样,忽然觉得,这长安的日子,就像这桌家常菜,看着寻常,却藏着最实在的温暖。

秦叔宝看着他们,自己捋着自己的胡须。

又被灌了几杯三勒浆,程咬金和尉迟恭抱着酒坛子已歪歪扭扭坐不直,才放过小屁孩子,刘伯把小九扶出国公府,管家福伯已经派了马车等着送他们回延康坊。

又是脑壳痛疼的一夜。

喜欢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大唐成小道士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土豪系统将明末世:极度崩坏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颜语新书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比蒙传奇诸天武道强人宿主她甜入心扉丹崖仙途战婿归来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我的美女总裁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别笑哥抓鬼呢战皇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神秘复苏之诡闻记女施主请留步
经典收藏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重历战争年代[综穿]相依为命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铁甲轰鸣内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来自深海的他爱妃,本王俯首称臣嫡妃当宠水浒之小孟尝绝世宠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我是曹子桓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医品狂妃启明1644墓园崛起袁术天下
最近更新跛王爷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于府钱庄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大明首辅:杨士奇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千秋一烬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三国:我,交州土皇帝!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骏驰青霄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成语大搞笑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已是暮冬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txt下载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最新章节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