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悟到的应用在生活场景中 从而超越自卑
比如说:我们应用到 家庭中,而家庭是我们合作的第一个训练场
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培养合作精神的第一个训练场。
阿德勒认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最不需要的就是“权威”,婚姻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都应该通过合作来经营家庭,而不是通过控制或命令来维持秩序。
父母的责任,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树立合作的榜样。
如果父母之间能够相互尊重、互相支持,遇到问题时一起沟通、共同解决,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与人合作;
反之,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争吵、互相指责,孩子就会误以为人际关系就是对立和冲突,从而害怕与人合作,甚至对他人产生敌意。
母亲是孩子合作能力的起点。
孩子出生后,首先建立的关系就是与母亲的关系,母亲的陪伴和关爱,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孩子敢于走向他人、学会合作的基础。
母亲需要做的,不是把孩子牢牢绑在自己身边,而是慢慢把孩子的兴趣扩展到父亲、兄弟姐妹,乃至更广阔的社会中,让孩子学会信任他人、依赖他人,同时也学会为他人付出。
父亲在家庭中,不应该是“惩罚者”的象征,而应该是孩子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榜样。
一个好的父亲,会主动参与家庭生活,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母亲一起分担家庭责任。
他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如何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
同时,父亲也会将家庭的责任扩展到社会中,比如积极工作、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需要为社会做贡献。
在家庭中,还要避免两种极端:溺爱和忽视。
被溺爱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中心,所有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他们习惯了索取,却不知道如何付出,长大后进入社会,很难适应集体生活,也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被忽视的孩子,因为没有感受到足够的关爱,会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从而封闭自己,不敢信任他人,也无法学会如何关心他人。
父母要把握好爱的分寸,既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为家庭付出,在付出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建立自信。
把自己扩展到学校,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和矫正场所
学校是家庭的延伸,也是矫正孩子错误生活风格的重要场所。
在学校里,孩子会接触到更多的同伴和老师,需要学会在集体中与人相处、合作共赢,这对他们超越自卑、建立自信至关重要。
阿德勒认为,老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心理学家”和“引导者”。
老师需要敏锐地洞察每个孩子的兴趣、困难和潜在的错误生活风格,比如有的孩子因为自卑而不敢发言,有的孩子因为想获得关注而故意捣乱,有的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学习。
老师要做的,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耐心引导,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合作精神。
比如对于不敢发言的孩子,老师可以先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当他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慢慢建立他的自信心;
对于故意捣乱的孩子,老师可以了解他的内心需求,给他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通过积极的方式获得关注;
对于逃避学习的孩子,老师可以帮助他分解学习任务,让他在完成小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关键。
学校应该注重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只关注成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孩子擅长文科,有的孩子擅长理科,有的孩子擅长艺术,有的孩子擅长运动。
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感受到价值感,这种价值感会迁移到其他方面,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更从容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同时,学校也应该通过集体活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明白,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共同进步。
长大后我们要高度重视职业,职业是在劳动中去实现价值存在感的!
职业是我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超越自卑的关键场景。
很多人把工作仅仅看作谋生的手段,觉得“上班就是为了赚钱”,但在阿德勒看来,职业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我们展示能力、服务社会的平台,是我们在劳动中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
早期的兴趣往往会预示我们未来的职业方向。
比如有人小时候喜欢摆弄机械,长大后可能会成为工程师;比如我的弟弟,小时候就喜欢把玩具车拆卸八大块,长大后他就成了个修车的。
有人小时候喜欢照顾小动物,长大后可能会成为兽医;
有人小时候喜欢倾听和安慰别人,长大后可能会成为心理咨询师。
当我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会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也更容易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有效驱散自卑的阴霾。
阿德勒曾举过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因为从小患有消化不良的问题,一直被肠胃不适困扰,这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但他没有陷入自我否定,而是开始专注于研究营养知识,想弄清楚“什么样的饮食能让身体更健康”。
后来,他成为了一名着名的营养专家,帮助无数人解决了饮食健康问题。
他的自卑来源,最终变成了他职业的起点和优势,这就是在劳动中实现自我超越的典型案例。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比如业绩不达标、被领导批评、与同事产生矛盾等,这些都可能诱发自卑情绪。
但我们要明白,工作中的挫折并不是对个人价值的否定,而是成长的机会。
当遇到问题时,与其陷入“我不行”的自我怀疑,不如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向同事请教、向领导沟通、利用业余时间提升技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的能力会不断提升,自信也会慢慢建立起来。
职业的核心意义,是“通过劳动为他人创造价值”。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能帮助别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时,就会从“为了赚钱而工作”的被动心态,转变为“为了创造价值而工作”的主动心态。
这种心态的转变,会让你在工作中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也会让你在面对困难时更有韧性,从而彻底摆脱自卑的束缚。
喜欢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