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暖寒庐
谷雨过后,天气一日暖过一日。竹影轩庭院中的几株桃树,花期已近尾声,粉红的花瓣落了一地,铺成一层柔软的毯子,枝头却已冒出嫩绿的新叶,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墙角那几畦菜地,更是绿意盎然,小白菜、小葱长势喜人,给这清雅的院落添了几分朴拙的生机。
这日午后,黛玉小憩醒来,觉得身上有些懒懒的。她穿着一身 家常的藕荷色细葛布衫子,料子轻薄透气,行动间如水波流动。 头发并未认真梳理,只松松挽了个慵妆髻,用一根 普通的银簪子固定,鬓边随意簪了几朵 新摘的、香气清幽的白色茉莉。 她趿着一双 软底绣花鞋,信步走到廊下。**
廊下摆着一张竹制的小几和两个蒲团。紫鹃正坐在一个小杌子上,手里拿着一个 绣了一半的 湖蓝色香囊,针线篮放在脚边,里面各色丝线五彩斑斓。 雪雁则蹲在菜地边,拿着一个小铲子,正小心翼翼地给一株长势最好的小白菜松土,嘴里还念念有词,仿佛在跟菜苗说话。
阳光透过廊前稀疏的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花草和淡淡墨香混合的气息,宁静而祥和。
“姑娘醒了?”紫鹃见黛玉出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笑道,“灶上温着冰糖炖雪梨,姑娘可要用一碗?林嬷嬷说春日里容易燥,喝这个最是润肺。”
黛玉在蒲团上坐下, 慵懒地倚着廊柱, 摇了摇头: “刚睡醒,嘴里没味。倒是有些想吃点……新鲜的。”
“新鲜的?”雪雁一听,立刻丢下小铲子跑了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姑娘想吃什么?咱们菜地里的葱和白菜嫩着呢!要不……让林伯去买条鲜活的鲫鱼回来,炖个汤?”
黛玉被她急切的样子逗笑了, 眉眼弯弯: “你倒是会想。不过,鲫鱼汤未免油腻了些。”她目光扫过那片绿油油的菜地, 心中一动: “我记得库房里还有些上好的虾干?不如,就用这地里的小白菜,配着虾干,做个清淡的虾干白菜汤,再蒸一碗火腿鲜笋丁的鸡蛋羹,可好?”
“这个好!又鲜又清淡!”雪雁拍手笑道,“我这就去告诉林嬷嬷!”说着,像只快乐的小雀儿,一溜烟跑向了厨房。
紫鹃也笑了,重新坐下拿起绣活:“姑娘如今倒是越来越会点菜了,说的都是又雅致又好吃的。”
黛玉微微一笑, 伸手从紫鹃的针线篮里拈起一缕 月白色的丝线,在指尖绕弄着: “从前在府里,衣食住行都有人张罗,从未想过这些。如今自己过日子,才知道一粥一饭皆不易,也才品得出其中的滋味。”
“姑娘说的是。”紫鹃低头飞针走线, 语气温柔, “自己经手的东西,吃起来格外香甜。就像这香囊,奴婢想着用咱们‘秋塘月色’的边角料做面,里面放上姑娘喜欢的梅花和茉莉干花,再配上点安神的檀香末,挂在帐子里,定然又好看又好闻。”
黛玉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中暖意融融。 紫鹃总是这样,事事都以她为先,想的做的,无一不是为她舒心。她伸手,轻轻拂去紫鹃发梢沾到的一点点线头, 轻声道: “难为你总是这般细心。”
这时,雪雁又兴冲冲地跑回来,手里还捧着一个小巧的竹编食盒:“姑娘姑娘,林嬷嬷说汤和蛋羹还得等会儿,先让我把这个给您送来垫垫肚子。”
食盒打开,里面是几块刚出笼、还冒着热气的茯苓糕,糕体雪白,点缀着红色的枣泥馅儿,旁边还有一小碟 腌渍得恰到好处的糖醋嫩姜芽。
“林嬷嬷说,这茯苓糕是用了新磨的茯苓粉,加了蜂蜜,最是健脾安神。这姜芽是今春新腌的,爽口开胃。”雪雁献宝似的将食盒捧到黛玉面前。
黛玉拈起一块茯苓糕, 小小咬了一口。 糕体松软细腻,带着淡淡的药香和甜意,果然可口。 她又夹起一根嫩黄的姜芽放入口中, 酸甜微辛的汁水在舌尖化开,果然令人食欲一振。
“嗯,很好。”黛玉点点头, 对雪雁道: “你也忙活了半天,坐下一起吃吧。”
雪雁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紫鹃,见紫鹃笑着点头,才欢天喜地地挨着蒲团边坐下,也拿起一块糕,小口小口地吃起来,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偷食的小松鼠。
主仆三人就坐在廊下,就着暖暖的春日阳光,分享着一碟简单的糕点。 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偶尔有雀儿在枝头跳跃鸣叫。 没有繁文缛节,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寻常人家的温馨与安宁。
黛玉看着紫鹃飞针走线的灵巧手指,看着雪雁满足的吃相,看着庭院中欣欣向荣的草木, 心中被一种平淡而真实的幸福感填满。 这种烟火人间的琐碎日常,是她从前在锦绣丛中从未体会过的踏实与温暖。
吃完糕点,汤和蛋羹也好了。林嬷嬷亲自端了过来。乳白色的虾干白菜汤,汤清味鲜,嫩绿的小白菜如同碧玉一般;黄澄澄的火腿鸡蛋羹,滑嫩无比,上面撒着星星点葱花和笋丁,香气扑鼻。
黛玉慢慢喝着汤,吃着蛋羹, 只觉得肠胃熨帖,浑身舒泰。 她甚至破例将一小碗汤都喝完了, 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 眼神柔和得像一池春水。
“姑娘今日胃口真好。”紫鹃欣慰地说。
“是啊,”黛玉放下碗勺,用帕子轻轻按了按嘴角, 满足地叹了口气: “也许是这春日暖阳,也许是这自家种的菜,也许是……你们都在身边。”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错辨的珍重。
夕阳西下,天边铺满绚烂的晚霞。黛玉没有立刻回房,而是让紫鹃取来一件 玉色软烟罗的披风 轻轻披上, 信步走到庭院中那架新扎的 秋千旁。
这秋千是前几日她一时兴起,让林伯用院中老藤和竹子扎的,简单却结实。她轻轻坐上去, 脚尖点地, 让秋千微微晃动起来。 晚风拂起她的发丝和衣袂, 廊下的灯笼已然点亮, 昏黄的光晕笼罩着她, 整个人仿佛融入了这宁静的暮色里。
紫鹃和雪雁站在不远处,安静地看着。她们看到姑娘脸上那抹恬淡而真实的笑容,看到她在暮色中轻轻荡着秋千的闲适身影,心中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
这一刻,什么诗书才情,什么绸缎生意,什么过往恩怨,似乎都远去了。只剩下这庭院,这暮色,这相依为命的主仆,和这平淡却珍贵的人间烟火。
夜色渐浓,星子开始在天幕上闪烁。黛玉从秋千上下来, 拢了拢披风, 轻声道: “回屋吧。”
主仆三人踏着星光,缓步走回那间亮着温暖灯火的屋子。身后,庭院寂静,唯有春虫呢喃, 仿佛在吟唱着一首关于安宁与新生的小诗。
喜欢潇湘自立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潇湘自立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