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为约待云开
水溶那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沧海万顷,唯系一岛”的誓言,如同最醇厚的酒,瞬间浸润了黛玉的心田,让她长久以来的彷徨与不安,在这一刻找到了坚实的依靠。然而,她毕竟是林黛玉,是那个心思缜密、敏感多思,却又在关键时刻异常清醒的林黛玉。巨大的喜悦与感动之后,理智迅速回笼。
她没有立刻沉浸在甜言蜜语中,而是微微抬眸,那双含情目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澈、深邃,仿佛能映照出人心最真实的角落。她看着水溶眼中毫不掩饰的炽热与期待,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黛玉的回应:理性与深情的交融
她没有直接回应他的誓言,而是轻轻侧过身,再次望向那流淌的秦淮河水,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如同月下流淌的清泉:
“王爷之心,黛玉……明白了。”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也似乎在平复自己同样激荡的心潮,“王爷贵为天潢贵胄,一言九鼎。黛玉虽出身清流,亦知‘信’字之重。”
她转过身,目光坦然地对上水溶的视线,继续道:“只是,婚姻大事,非比儿戏。王爷今日之言,或出于一时怜惜,或感于当下情境。然世事变迁,人心易改。黛玉……不愿他日王爷有丝毫勉强,亦不愿自己成为王爷之负累。”
水溶闻言,眉头微蹙,欲要开口辩解,黛玉却轻轻抬手,示意他听自己说完。她的指尖在月光下泛着莹白的光泽,动作优雅而坚定。
“王爷且听黛玉一言。”她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不若……以两年为期。”
“两年?”水溶微微一怔。
“是,两年。”黛玉颔首,眼神清亮,“这两年间,王爷可冷静思量,今日之言,是否经得起岁月流转、世事消磨。亦可从容应对京中可能之波澜,无需因黛玉而仓促行事,徒增烦扰。”
她的话语,全然是为他考量,没有丝毫小女儿的忸怩作态,只有一种超越年龄的通透与体贴。
“而于黛玉,”她微微垂下眼睑,长睫在脸颊投下淡淡的阴影,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与自持,“亦需时日。一则,为父守孝之期未满,孝道在心,不敢或忘。二则,‘懿范女学’初立,黛玉既承皇后娘娘信任,参与其事,便当有始有终,不负所托。三则……”
她再次抬眸,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倔强的光芒:“黛玉亦想借此两年,明心见性,砥砺自身。不愿仅凭家世容貌,或一时意气,便托付终身。愿待他日,若真有缘相聚,黛玉立于王爷身侧时,能无愧于心,亦能……与王爷并肩,而非附庸。”
水溶的反应:从愕然到深深的敬佩与爱怜
水溶静静地听着,起初的些许愕然,渐渐化为一种更深沉的感动与敬佩。他见过太多女子,或娇羞婉转,或热情奔放,或工于心计,却从未见过如黛玉这般,在情意最浓时,仍能保持如此清醒的理智和独立的风骨。她不仅考虑了他的处境,更坚守了自己的原则和追求。
她不求立刻的名分,不贪眼前的欢愉,而是要一个彼此沉淀、共同成长的时间。这份心性,这份气度,远胜于任何海誓山盟。
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爱怜与敬重,上前一步,轻轻握住她微凉的手(这一次,黛玉没有躲闪)。他的掌心温暖而干燥,传递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好。”他凝视着她的眼睛,声音低沉而郑重,带着不容置疑的承诺,“便依你,两年为期。”
“这两年间,我自会处理好一切。你在金陵,安心做你想做之事,不必有后顾之忧。我会派人暗中护你周全,亦会时常书信往来,以慰……相思。”说到最后两字,他声音微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至于孝道、学业,皆是正理。我水溶心悦的,本就是这般明理自重、心有丘壑的林黛玉,而非其他。”他轻轻收紧手掌,“两年之后,无论风雨,我必亲来金陵,以最郑重之礼,迎你入府。此心此誓,天地共鉴,日月同昭。”
月下之约,静待花开
黛玉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听着他郑重的承诺,心中最后一丝不安也悄然消散。她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极浅极淡,却发自内心的笑意,如月光下悄然绽放的兰蕊。
“嗯。”她轻声应道。
没有更多的言语,两人静静立于月下,手牵着手,望着秦淮河上碎银般的月光。河水无声流淌,带走时光,也孕育着希望。一场始于灵魂相契的感情,没有轰轰烈烈的追逐,而是在理性的约定与深沉的承诺中,许下了一个关于未来的静好之约。
两年光阴,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于有此后的日子里,金陵城中,黛玉每日用心于“懿范女学”。她与一众姐妹谈诗论道,教导女学生们礼仪学问,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而水溶也并未食言,书信如鸿雁般往来于金陵与京城之间。
一日,黛玉正于书房中阅读水溶的来信,信中他分享着京城的趣事与自己的日常。突然,丫鬟匆匆来报:“姑娘,京城来人了,说是王爷身边的亲信。”黛玉心中一惊,忙整了整衣衫前去相见。那亲信恭敬呈上一个锦盒,道:“这是王爷特意为姑娘寻来的物件,望姑娘喜欢。”黛玉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温润的玉簪,簪头雕刻着精致的兰花。她轻抚玉簪,嘴角不自觉上扬。亲信又道:“王爷说,盼姑娘保重身体,待两年之期一到,便来迎姑娘。”黛玉眼眶微红,轻声道:“替我谢过王爷,我自会安好。”待亲信离去,黛玉将玉簪小心收起,继续期待着与水溶重逢的那一天。 情人而言,却是考验,亦是沉淀。这一夜,秦淮月见证的,不仅是一段情缘的确认,更是一份超越世俗、彼此成就的深情与尊重。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他们的故事,将在两年的等待与成长后,翻开新的篇章。
喜欢潇湘自立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潇湘自立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