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岷江水啸
秦庄襄王三年春正月,蜀地的杜鹃啼血时,陈墨的马车正沿着陈仓道疾驰。车窗外,秦岭的积雪尚未消融,驿道旁的崖壁上还残留着铁血派的弩箭——那是去年他们试图伏击李冰的罪证。阿禾掀开窗帘,发间的“融金簪”在雪光中闪着冷光,簪头的玄鸟与太阳神鸟纹交颈而立,正是蜀郡工室的新制。
“陈大人,”她递过吕不韦的密信,蜡封上的相邦印鉴比往日更深,“铁血派买通了蜀地的‘五丁力士’,要在岁修时炸毁飞沙堰。”
陈墨捏碎密信,目光落在怀中的青铜水尺上,尺面的“止杀”二字被磨得发亮:“通知李冰太守,提前十日开始岁修。再让墨者矩子在堰体埋设‘听音石’,铁血派的炸药一响,我们就能定位。”
马车抵达都江堰时,工地上已是一片繁忙。李冰赤着上身指挥民夫,古铜色的皮肤上布满新的鞭痕——那是前日阻止旧贵族强占民田时留下的。他腰间的“秦蜀永济”铜牌换成了鎏金质地,牌面刻着嬴政抓周时的鹅卵石图案。
“陈大人来得正好,”李冰抹了把汗水,指向江心的临时堤坝,“旧贵族说岁修冲撞了‘江神诞辰’,竟在竹笼里藏了诅咒人偶。”他踢开脚边的陶罐,里面滚出几个刻着陈墨生辰八字的木偶,“不过这次,他们失算了。”
陈墨捡起木偶,看见其关节处刻着楚国的巫蛊符号:“铁血派黔驴技穷,竟借楚地巫术嫁祸。”他指了指正在学习秦式夯土法的羌族青年,“让他们把秦歌号子改成《驱蛊谣》,每句歌词对应一种巫蛊解法。”
是夜,工棚里的秦歌此起彼伏。陈墨站在飞沙堰上,看着墨者矩子用代郡的“磁石探矿法”检查竹笼,磁力线在雪夜中划出幽蓝的光,照出藏在竹篾间的火药粉末。阿禾带着女墨者们分发驱毒香囊,香囊上绣着秦篆“止杀”与蜀地“避邪”符号,香气混着雪味,竟有几分清新。
“陈大人,”老祭司拄着开明王朝的青铜杖赶来,杖头的玄鸟纹与陈墨的胎记在火光中重叠,“蜀地的年轻人说,秦歌比巫咒更能驱邪。”他指了指工棚里的文明学堂,烛火下,秦蜀孩童正共抄《治水经》,“就连我的孙子,都能背出‘深淘滩,低作堰’的秦篆。”
陈墨望向学堂方向,看见一个羌族少年正用蜀地的竹笔临摹秦篆,笔尖落下时,墨汁在竹简上晕开小小的玄鸟形状。他忽然想起咸阳朝堂上的“金殿稻芒之变”,想起嬴政抓周时紧攥的鹅卵石——文明的种子,果然已在蜀地扎根。
然而,铁血派的阴谋比预想中更狠辣。正月十五子夜,岷江上游突降暴雨,陈墨站在观景台上,看见江水如万马奔腾,水位瞬间漫过了警戒线。李冰冲上来,腰间的铜牌挂着半截铁血派的炸药引信:“他们炸毁了上游的水文观测站!”
“启动‘融金闸’!”陈墨大喊,“用代郡的‘水坝应急塞’堵住缺口!”他摸出磁石吸铁石,指挥墨者用铁器加固堰体,“通知文明学堂的师生,用秦歌传递险情!”
秦歌的号子声中,羌族青年们用蜀地的“索桥术”搭建临时通道,秦人工匠则用赵地的“铆钉法”修补竹笼。陈墨挥舞着“止杀剑”斩断燃烧的绳索,剑柄上的太阳神鸟纹被火烤得发烫,却始终未变形。忽然,他看见铁血派的密探混在溃逃的人群中,正向堰体投掷火把。
“保护堰体!”他怒吼着扑向火把,却被阿禾拽住——墨者矩子的机关网已从天而降,将密探困在中央。火光中,他看见密探怀中掉出的密信,落款竟是华阳夫人的楚系印记。
“原来如此,”陈墨捏碎密信,“楚系与铁血派想借洪水颠覆蜀地文明。”他指了指正在崩塌的堰体,“但他们忘了,蜀地的江神,是民心。”
老祭司忽然带着数百名蜀地百姓赶来,每人手中捧着装满鹅卵石的竹筐:“陈大人,这是鳖灵治水时的‘镇水石’!”鹅卵石上刻着古蜀的治水咒语,与秦篆“止杀”并列。当第一筐石头投入缺口时,江水竟奇迹般减缓了流速。
“秦蜀同心!”陈墨振臂高呼,“修我堰渠,共护家邦!”
数千民夫应声和唱,手中的竹筐如雨点般落下,与秦歌的节拍完美同步。陈墨看见,羌族青年与秦人工匠肩并肩传递石料,他们身上的服饰交织着秦赵的布纹与蜀地的刺绣,在暴雨中形成流动的文明图腾。
黎明时分,洪水终于退去。陈墨站在千疮百孔的飞沙堰上,看着李冰用代郡的“悬锤测流法”测算水位,老祭司则用蜀地的占星术预测后续雨情。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堰体上的“秦蜀共荣”碑刻露出真容,碑身虽有裂痕,却依然矗立。
“陈大人,”李冰递来一碗混着泥浆的粟米粥,“铁血派炸了我们的粮仓。”
陈墨接过粥碗,看见碗底沉着几粒“秦蜀一号”稻种:“那就让铁血派看看,我们的粮仓,不在地上,在民心。”他指了指正在清理废墟的百姓,“通知文明学堂,明日开始‘以工代赈’,教百姓用秦地的石磨加工蜀地的青稞。”
是夜,陈墨在临时搭建的治所写下《蜀水劫后记》:“庄襄王三年春,铁血派决堤,岷江泛滥。幸得秦蜀百姓共御水患,以古蜀镇水石、秦地磁石术合璧固堰。是役,文明学堂师生无一人逃散,反以秦歌为号,救民于难。”竹简末端,他画下秦蜀百姓共饮浊粥的场景,旁边注:“洪水滔滔,冲不垮文明之堤;铁血熊熊,烧不尽民心之种。”
阿禾送来干爽的深衣时,陈墨正在研究如何用蜀地的井盐改良青铜硬度。她发间的玉簪不知何时换成了羌族的银饰,上面刻着“水神佑民”的蜀地符号:“相邦密信,秦王病重,子楚监国不稳,铁血派可能孤注一掷。”
陈墨摸出吕不韦送的算盘珠子,珠子上的“止杀”刻痕已被磨得发亮:“告诉相邦,蜀地的文明堡垒已固,就算天塌下来——”他指了指窗外的都江堰,“这堰体也能撑住。”
更深漏尽时,工地上忽然传来孩童的啼哭。陈墨冲出治所,看见阿禾抱着浑身湿透的嬴政,孩童右眼角的玄鸟痣在火光中格外醒目。原来铁血派的余孽趁乱袭击了文明学堂,却被孩童们用秦歌号子引来墨者,束手就擒。
“陈大人,”一个羌族孩童递来半块烧焦的《治水经》竹简,“这是我们从火里抢出来的。”
陈墨接过竹简,看见残页上的“止杀”二字被火灼成金色,宛如文明的烙印。他望向怀中的嬴政,孩童正用小手指着堰体方向,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江……江……”
“对,是江,”陈墨轻声道,“是让我们学会止杀的江,是让秦蜀同心的江。”
这一夜,他梦见都江堰的水患彻底根治,蜀地的稻田里,秦粟与蜀稻并肩生长,微风吹过,掀起一片金黄的波浪。而铁血派的刀剑,早已熔铸成田间的犁铧,在文明的阳光下闪着温暖的光。远处,嬴政的笑声混着秦歌号子,在岷江上久久回荡。
【第三十一章完】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秦帝国:铁血文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