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龙驭归天惊变起 玉笏染血继统忙
咸阳宫的铜钟在卯时三刻骤然鸣响,不是平日里报时的清越,而是沉郁如雷的九通丧钟。钟鸣穿透笼罩都城的晨雾,撞在每座府邸的门楣上——秦昭王嬴稷,这位在位五十六年、拓地千里的铁血君王,终究没能熬过这个深秋。
陈墨站在磁石密室的丹鼎旁,指尖仍残留着衡权的冰凉。昨夜昭王咽气时,他正将最后一道磁纹刻入权身,那刻权身突然迸发的暗紫光芒,竟与昭王寝宫方向飘来的魂火缠在了一起。此刻密室之外,内侍们的哭嚎已连成一片,却被某种更压抑的寂静笼罩着——那是一个时代落幕时,天地间自然生出的凝滞。
“陈大人!”李斯捧着染血的丝帛闯进来,锦袍下摆沾着泥泞,“郎中令请您即刻去章台宫,国丧仪轨需您定夺!”
陈墨转身时,瞥见丹鼎中并置的传国玉玺与衡权正在共振。玺面“大一统”图腾渗出的血丝,正沿着鼎壁缓缓爬向衡权上的“始皇帝制”四字,像是要在两物间织一张血色罗网。他伸手按住鼎沿,喉间泛起腥甜——昨夜昭王魂火入体时,他分明听见老秦王在耳畔嘶吼:“铁血未绝,何谈文统!”
章台宫的梁柱已裹上素白,昭王的遗体停放在殿中玉榻上,周身覆盖着玄色龙纹殓布。嬴柱跪在榻前,素冠下的脸涨得通红,双手死死攥着榻沿,指节泛白如骨。这位做了十四年太子的老公子,此刻竟抖得像片秋风中的枯叶,喉间断断续续滚出呜咽,却连一句完整的悼词也说不出来。
“君上该更衣了。”吕不韦从阴影里走出,玄色锦袍外罩着素纱,腰间玉带却比往日更显鲜亮。他将一件绣着日月星辰的衮服递过去,指尖有意无意擦过嬴柱颤抖的手背,“老秦王遗诏已在御史府封存,只待公子以太子之礼承继大统,便可启封昭告天下。”
嬴柱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相邦……孤……孤怕……”
“怕什么?”吕不韦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锐锋,“怕老秦王的魂灵盯着您?还是怕邯郸来的那对母子?”他忽然轻笑一声,从袖中摸出枚温热的玉觿,塞进嬴柱手心,“这是华阳夫人昨夜亲赐的,说公子攥着它,便能想起当年在楚国做人质时的胆气。”
陈墨站在殿门阴影里,看着吕不韦指尖的玉觿泛出淡淡楚玉特有的水色。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自己在磁石密室推演继位人选时,衡权曾显现出楚系外戚与吕不韦暗中勾结的磁影——那时他只当是推演偏差,此刻才惊觉,这位阳翟大贾早已在储君身边织好了密网。
“陈大人来了。”吕不韦转身时,眼角的细纹里盛着笑意,却没半点哀悼之色,“国丧需依《秦律》定仪轨,还得劳烦大人主持。老秦王生前最看重《秦记》编纂,若能在丧期定下体例,也算全了君臣情分。”
陈墨目光扫过殿角的铜壶滴漏,壶中积水已近干涸。他忽然想起韩非临终前的血书:“龙死则虫生,统继之际,血光必现。”喉间泛起苦涩,拱手道:“仪轨之事,自有太常寺执掌。只是昨夜昭王宾天时,传国玉玺与衡权在密室共振,玺面裂痕竟渗出朱砂般的血珠,此事蹊跷,当速查。”
话音未落,嬴柱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叫,手中玉觿“当啷”落地,滚到陈墨脚边。他指着榻上的遗体,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殓布边缘竟渗出暗紫色的汁液,在玉榻上晕开,形如一只展翅的玄鸟,鸟喙正对着嬴柱的胸口。
“不过是尸斑罢了。”吕不韦弯腰拾起玉觿,用袖角擦去上面的泥尘,“老秦王年事已高,龙体早已被痼疾掏空,有此异状不足为奇。倒是公子,该沐浴更衣了,午时三刻便是继位大典,总不能让文武百官看着储君失仪。”
陈墨盯着那片暗紫尸斑,忽然想起昭王二十九年攻楚时,曾在鄢城水灌全城,那时溺死者的尸身也会生出这般诡异的紫色。他正要细问,殿外突然传来甲胄摩擦的脆响,蒙骜带着三名黑衣卫闯了进来,手中捧着的铜盘里,赫然是一枚染血的虎符。
“陈大人!”蒙骜单膝跪地,声音嘶哑,“方才在宫门截获郭开余党,此獠竟持伪造虎符,欲调骊山卫入宫!搜身时从其发髻里搜出这个——”他揭开虎符下的丝帕,露出半片碎裂的磁石,石上“止杀”二字已被血色浸透,边缘还残留着灼烧的焦痕。
陈墨心头一震。这磁石正是他当年阻止白起杀降时遗落的残片,怎么会落入郭开余党手中?更诡异的是,磁石断裂处的纹路,竟与丹鼎中衡权的阴纹完全吻合,仿佛是被人刻意从权身敲下来的。
“竖子敢尔!”吕不韦突然厉喝,一脚踹翻蒙骜的铜盘,虎符落地时发出刺耳的脆响,“老秦王尸骨未寒,竟有人敢伪造兵符!蒙将军,速将此獠腰斩于市,传首六国,看谁还敢觊觎我大秦神器!”
蒙骜抬头时,眼中闪过一丝迟疑。他是昭王一手提拔的老将,素来不齿吕不韦的商人习气,但此刻国丧当头,确实不是争执的时候。正欲领命,却见陈墨突然按住他的肩,指尖在他腕间快速叩了三下——那是军中传递密信的暗号,意为“暂缓行事,暗藏杀机”。
“相邦息怒。”陈墨弯腰拾起磁石残片,指腹摩挲着断裂处的灼痕,“这残片的灼烧痕迹是新的,倒像是昨夜才被敲下来的。蒙将军,先将人犯关进天牢,待新君登基后再审,也让天下人看看我大秦律法的严明。”
他说话时,眼角余光瞥见嬴柱已被内侍扶着走向后殿,背影佝偻得像个老翁。更令人心惊的是,嬴柱走过玉榻时,覆盖昭王遗体的殓布突然掀起一角,露出老秦王枯槁的手指——那手指竟呈握拳状,指缝间夹着半枚磨损的秦半两,钱孔里还嵌着些暗红的粉末,细看之下,竟是朱砂与磁石研磨的混合物。
“陈大人还有何见教?”吕不韦的声音冷了几分,他显然也注意到了嬴柱的失态,“新君更衣还需半个时辰,老臣得去督查百官是否已在殿前候命,失陪了。”说罢拂袖而去,玄色袍角扫过铜盘时,带起的风竟让那枚染血虎符翻了个面,露出背面刻着的“长安君”三字——那是当年成蟜叛秦时用的旧符。
陈墨盯着虎符上的刻字,突然明白过来。这不是郭开余党在作乱,而是有人故意抛出残片与旧符,想在新君继位前夜,挑起宗室与外戚的猜忌。而能同时拿到这两样东西的,除了在邯郸与咸阳都布有眼线的吕不韦,还能有谁?
“陈大人!”李斯的声音带着惊惶,“章台宫偏殿的铜钟自己响了!钟身还渗出红水,像在流血!”
陈墨转身冲向偏殿时,正撞见内侍们抬着嬴柱从后殿出来。老太子此刻已换上衮服,却像被抽空了魂魄,双眼直勾勾盯着殿顶的藻井,嘴唇翕动着,像是在念叨什么。陈墨凑近时,才听清他反复说的竟是:“血痣……嬴政的血痣……”
偏殿的铜钟果然在自鸣,钟口滴落的红水在青砖上聚成小洼,倒映出殿外阴沉的天空。陈墨伸手沾了点红水放在鼻尖轻嗅,闻到的不是血腥,而是某种植物的涩味——那是蜀地特有的“血藤”汁液,沾染皮肤后会呈现血色,却无毒,常被巫祝用来作法。
“是谁在搞鬼?”蒙骜提着剑闯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晨露,“属下刚派亲兵包围了钟鼓楼,没发现任何人影,这钟……”
他的话没说完,铜钟突然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钟身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刻字——竟是六国文字书写的“王薨”二字,那些文字扭曲蠕动,最终都化作秦篆,却在最后一刻爆发出刺目的红光,将整个偏殿照得如同白昼。
红光中,陈墨忽然看见钟壁映出无数人影:有白起坑杀赵卒的血雾,有都江堰工地上的累累白骨,有韩非在狱中血书的残影,还有嬴政在邯郸时,双痣同时发光的诡异景象。这些影像交织成一张巨网,网的中心,正是那枚被吕不韦踩过的染血虎符。
“不好!”陈墨猛然转身,“蒙将军,速带亲兵去保护新君!这不是巫祝作祟,是有人想用血藤汁液引蛇出洞,真正的杀招在……”
话音未落,后殿突然传来内侍的惨叫。众人冲过去时,只见嬴柱倒在冰凉的青砖上,衮服前襟已被鲜血浸透,嘴角还残留着黑色的药渣。他身旁滚落着一个白玉酒杯,杯底刻着“华阳”二字——那是楚系外戚进献的寿礼。
“快传太医令!”蒙骜抱起嬴柱时,老太子的身体已经开始僵硬,双眼圆睁着,像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景象。陈墨伸手探他的鼻息,只觉得一股寒气从指尖窜上后颈——嬴柱竟然已经没气了!
“新君……薨了?”李斯瘫坐在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继位大典还没开始,怎么就……”
陈墨却注意到,嬴柱紧握的右手里,藏着半片撕碎的丝帛。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上面用朱砂写着三个字:“三日后”。字迹潦草,像是濒死时仓促写下的,墨迹边缘还沾着些磁粉,与丹鼎中衡权的阳纹产生了微弱的共鸣。
三日后?是预言自己三日后会死,还是指三日后将有大事发生?
“都愣着做什么!”吕不韦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急切,“速请宗室元老入宫,老秦王遗诏里,除了传位给安国君,还有一道密旨——若安国君有不测,便由王孙异人承继大统!”
陈墨猛地抬头,看向吕不韦手中那卷明黄的遗诏。诏书上的玉玺印鉴确实是昭王的“受命于天”方玺,但印泥的颜色比寻常诏书深了几分,边缘还有些晕染的痕迹,倒像是昨夜才仓促盖上去的。
“相邦何时拿到这道密旨的?”陈墨的声音冷得像冰,“昨夜老秦王弥留之际,臣一直在侧,从未见他提及还有密旨。”
吕不韦举起诏书,让晨光透过绢帛:“此乃老秦王十年前便写下的,交由华阳夫人保管。昨夜安国君突发恶疾时,老臣才从夫人处取来。陈大人若不信,可看诏书上的纪年——昭王四十六年,正是长平之战结束那年。”
陈墨盯着诏书上的纪年,心头寒意更甚。昭王四十六年,正是白起被赐死的那一年,也是异人刚被送往邯郸做人质的年份。老秦王竟在那时就埋下了后手?还是说,这根本是吕不韦与华阳夫人伪造的密诏,连纪年都算准了会被质疑?
“轰隆隆——”殿外突然响起惊雷,明明是深秋,却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敲打着殿顶的瓦片,发出密集的脆响,竟与昨夜昭王咽气时,衡权与玉玺的共振声一模一样。
“快看天上!”有内侍惊呼。
陈墨冲出殿外,只见雨幕中,咸阳宫的上空竟浮现出一道诡异的光带——那光带由无数细小的光点组成,细看之下,竟是六国文字的虚影在相互吞噬,最终凝成一个巨大的秦篆“死”字。而光带的尽头,正指向异人所在的质子府方向。
“传王孙异人入宫!”吕不韦站在丹陛上,声音穿透雨幕,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老秦王遗诏在此,安国君薨逝,当由王孙异人即刻继位!”
陈墨望着雨幕中仓皇赶来的异人车队,忽然想起自己昨夜在磁石密室写下的《秦记》开篇:“秦之兴,起于法;秦之亡,或起于文。”他转身走向磁石密室,指尖的磁石残片突然发烫——那是昭王的魂火尚未散尽,还是衡权的阴纹已感应到新的变局?
丹鼎旁,传国玉玺与衡权仍在共振。陈墨忽然发现,权身“始皇帝制”四字中的“始”字,竟比昨夜深了几分,像是有新的磁纹正在生成。而玉玺的裂痕里,渗出的血丝已顺着鼎壁,在地面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影——那人影戴着帝王冠冕,面容却模糊不清,只左眼角有一点猩红,像极了嬴政眉心的血痣。
“陈大人!”李斯浑身湿透地闯进来,手里捧着一卷竹简,“这是您昨夜吩咐整理的《秦记》凡例,方才在雨里捡到的,像是被人从您的书房扔出来的!”
陈墨展开竹简,只见自己写下的“书同文,车同轨”六个字上,竟被人用朱砂画了个巨大的叉,叉尾拖出长长的墨迹,在竹简末端画了个诡异的符号——那是邯郸巫蛊术中,用来诅咒孩童早夭的图腾。
雨还在下,章台宫的丧钟再次鸣响,这一次,却是宣告新君即将登基的礼乐。陈墨望着窗外雨幕中越来越近的异人车队,又低头看了看竹简上的诅咒图腾,忽然明白昭王临终前那句“铁血未绝”的真意——老秦王留下的不仅是一个统一的基业,更是一场横跨三代君王的血色博弈。
而这场博弈的关键,或许从来不是嬴柱,不是异人,甚至不是吕不韦,而是那个远在邯郸、眉心带着血痣的婴孩。
密室的门被风吹得吱呀作响,衡权与玉玺的共振声越来越急,像是在催促着什么。陈墨握紧手中的磁石残片,在《秦记》的空白处,缓缓写下:“昭王薨,安国君三日而亡,异人继位。是日,天雨血,书同文之议始,而铁血之咒,亦始于此。”
他落笔的瞬间,衡权突然爆发出刺目的暗紫光芒,权身的阴纹与阳纹竟开始逆向旋转,在鼎中搅出一个漩涡。漩涡深处,隐约浮现出一个婴孩的笑脸,左眼角的血痣红得像团火焰,正朝着咸阳宫的方向,发出无声的啼哭。
雨幕中的异人车队,已到章台宫前。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秦帝国:铁血文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