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被关在一间闲置的偏殿里,地上铺着干草,倒不算冷,就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他靠着墙根,琢磨着怎么自救——装疯卖傻?怕被当成妖人砍头;背诵《史记》?只记得零星片段,万一露馅更糟。
正发愁时,门被推开了。一个面白无须的宦官走进来,捏着尖嗓子打量他:“就是你惊扰了王美人?看着倒不像会武艺的。李乐监,您瞧瞧。”
身后跟着个中年官员,头戴进贤冠,身穿文官袍,气质儒雅,眼神里带着艺术家的敏感。他走到马骥面前,温和地问:“便是你在禁苑哼歌?调子古怪,却似通音律?”
马骥一愣——唱歌?哦,刚才落水扑腾时,他怕得慌,胡乱哼了几句流行歌混搭《无衣》,没想到被听见了。他赶紧点头:“略懂…略懂一二!”
“你哼的调子,不似雅乐,也非郑卫之音,倒有几分野趣。”李乐监抚着胡须,“源自何处?”
马骥脑子飞速转——音乐?采风?他想起汉代乐府的职能就是采集民间歌谣!机会来了!他挺直腰板(虽然手还绑着),一本正经地胡诌:“回大人!小人乃民间歌者,专擅采风!走四方,收各地歌谣,融会贯通,创出新调!方才所哼,是小人融西北苍凉与巴蜀激越之曲!”
他把现代音乐采风的理论套进去,越说越顺:“田间劳歌、市井小调、异域奇韵,皆是小人研习之物!若能得大人赏识,小人愿献拙,为乐府添新声!”
李乐监眼里闪过兴趣,示意侍卫松绑:“既如此,可当场演示一番?”
“能!太能了!”马骥活动着手腕,清了清嗓子。唱什么呢?得既像古风,又有新意。他深吸一口气,先来了段假声模仿的信天游:“对面山坡坡哎~开着山丹丹~” 调子拉得老高,接着突然切入R&b的即兴哼唱,身体跟着摆动,脚底下打着流行鼓点,中间还加了句摇滚嗓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嘿!” 最后用嘻哈节奏收尾:“盛世繁华~百姓安康~嘿呦~”
整个表演不伦不类,宦官捂着耳朵,一脸嫌弃;侍卫们面面相觑,憋着想笑。
唯有李乐监,一开始皱着眉,后来渐渐露出复杂的表情——震惊里掺着好奇,困惑中带着思索。等马骥唱完,他沉默了片刻,缓缓说:“此调闻所未闻,古怪至极,却有种野性之力,与传统乐理不同,倒能添些异色。”
他对宦官吩咐:“此人交由乐府看管,我禀明上官再定夺。” 又对马骥说:“好生待着,莫再惹事。”
马骥松了口气,赶紧鞠躬:“多谢大人!小人一定乖乖的,为乐府添砖加瓦!” 他后来才知道,这位李乐监就是历史上的音乐家李延年,难怪对新音乐这么敏感。
胸口的挂坠在他唱歌时微微发热,像是在分析这混搭的现代音乐能量,对“采风”这个行为产生了微妙的共鸣,温度温和,贴着皮肤很舒服。马骥摸了摸挂坠,心里踏实了点——至少暂时安全了,还能靠“音乐”混口饭吃。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