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深知,即便梁山全盛之时,虽能击退朝廷征讨,却绝无灭宋之力。一旦离开梁山,便可能被朝廷剿灭,如同方腊一般,虽占据东南半壁,最终仍难逃败亡。
而柴皓仅率小半梁山人马起家,却能打下如此江山,足见是他成就了追随者,而非仰仗梁山旧部夺取天下。
千古雄主,莫过于此!
柴皓之能,堪称天命所归,真命之主!
当年公孙胜在梁山所言,分毫不虚!
正因如此,他们对柴皓与大周充满敬畏与尊崇。
至于忐忑,则因他们曾顾虑身份清白,不愿背负贼寇之名,故而选择招安,留在朝廷。虽与柴皓暗中交好,未生嫌隙,但终究比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归附更晚。
即便是先招安后反宋的李俊、张清等将,亦比卢俊义、关胜等人早投柴皓。
因此,他们难免担忧柴皓与大周众将会因此区别对待,轻视他们这些最晚来归的旧部。
“众将免礼,尔等弃暗投明,来得正是时候,何罪之有?”
柴皓看出卢俊义等人隐忧,朗声笑道:“朕非赵宋之君,我大周亦非赵宋。”
大周朝廷之上,柴皓端坐龙椅,目光如炬扫视群臣。
功必赏,过必罚!凡为我大周效力者,无论亲疏先后,皆 行赏,依过惩处!
有功之臣,其功勋绝不容许被侵夺掩盖。
有罪之徒,必当严惩,决不纵容!
这番话表面是对卢俊义等将领的安抚,实则是对满朝文武的警示。柴皓要让他们明白:大周绝非赵宋,而他更不是赵家昏君。
即便大周已定鼎中原,文武官员可以享受应有封赏,但绝不容许效仿赵宋官员那般盘剥百姓、徇私枉法。若有违者,纵使功高盖世,柴皓也绝不宽贷!
陛下圣明,臣等谨记。
必不负陛下,不负天下。
陛下乃尧舜之君,臣等愿为尧舜之臣!
殿中文武齐声应和,神色肃穆。这些追随柴皓多年的老臣,深知主君的抱负。柴皓要建立的秩序,正是他们当初誓死追随时向往的盛世。
听闻此言,鲁智深、岳飞、庞万春等将领,李纲、李若水等重臣,非但没有惶恐,反而倍感振奋。即便登基为帝,柴皓仍是那个嫉恶如仇、不与浊世妥协的少年英主!
卢俊义等新归附的将领也彻底安心。这样的明君,必将带领大周超越赵宋,开创清正朝纲!
柴皓端坐龙椅,看着群臣的反应,面露欣慰。至少此刻,他的臣子们依旧保持着初心,尚未显露屠龙者终成恶龙的迹象。
作为开国之君,柴皓誓要用一生为后世树立清明政治的典范。这或许理想,但既担天下重任,就当勇往直前。
朕既为帝,便要成就千古无二的伟业!
绝不妥协!
绝不因循守旧!
若无改天换地的气魄,何以肩负天下?尧舜之君与尧舜之臣,正是柴皓的夙愿。
就在大周君臣互勉之际,北方太行山中,另一个政权也正谋划着他们的宏图......
太行山麓,威胜城内。
河北巨寇、晋王田虎的王都所在。
虽号称河北大寇,田虎的势力范围实则位于太行以西的河东路境内,依托山势占据五州五十六县。
此刻,田虎正召集文武群臣,商议晋王小朝廷的下一步谋划。
金国四太子、兵马大元帅完颜宗弼已致信本王,将亲率三十万大军自云州南下,直取雁门、河东、太原。另有金国大将完颜希尹统兵十五万自燕山南下,西夏大将没藏讹庞引军十五万进犯西北,高丽大将率十万水师袭扰沿海。四方联军七八十万,共讨柴皓!
这些时日本王韬光养晦,倒叫天下人小觑了。如今列国合纵伐柴,我晋军也该兵出太行,共襄盛举!待事成之后,金国取燕云十六州及北疆要地,西夏得西北五路,高丽劫掠而还。届时中原沃土,尽归我大晋所有!
虎皮王座上的田虎目光灼灼,扫视着殿中文武:胞弟田彪、田豹,国舅邬梨,左右丞相乔道清、卞祥,枢密使纽文忠,殿帅孙安、张雄及四威将等人。
这田虎本是沁源县猎户出身,与两个兄弟专好结交豪强,最终割据太行险要。其势力虽不及淮西王庆广阔,却凭依山势之险,威胜等城皆建于山原之上,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昔日赵宋朝廷屡征梁山,力剿方腊、王庆,唯独对田虎网开一面。非但因其据守天险,更因这片贫瘠山地,实不值得朝廷耗费钱粮大举征讨。
柴皓崛起后,一边对抗赵宋,一边抵御金兵,暂时无暇顾及田虎。
因此,田虎占据太行北段,横跨山脉两侧,这几年过得低调而安稳。
然而,田虎并未松懈,一直在暗中练兵,等待天下大变、争夺霸业的机会!
他深知,天下大势,不进则退!
田虎野心勃勃,不甘心像五代十国的南唐、吴越那样,最终被他国吞并,沦为阶下囚。
甚至,若他不能夺得天下,日后败亡的下场恐怕比南唐、吴越国主更惨。
毕竟南唐、吴越是正统王朝,赵宋灭国后尚且要装模作样地优待 之君。
而田虎却是反贼,是草寇!
无论是赵宋还是柴皓的大周,都不会容忍他长期盘踞太行山!
为此,田虎在积蓄力量的同时,也暗中勾结金国。
他麾下兵强马壮,又占据险要地势,扼守河东、河北,犹如插在中原的一根钉子。
因此,金兀术也表达了合作意愿,并承诺:若田虎立下大功,金国便扶持他做中原皇帝!
就像当年辽国扶持石敬瑭建立后晋一样!
金国不贪图中原土地,只要燕云十六州和太原三镇。
这个条件,实乃丧权辱国!
当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借辽国之力称帝,便遭天下唾骂。
石敬瑭自己也知这是耻辱,但为了帝位,只能咬牙认了。
而后晋出帝石重贵试图摆脱辽国控制,却反被灭国。
相比之下,田虎比石敬瑭更加 。
石敬瑭虽为儿皇帝,至少曾是一国之君,明白此举可耻。
而田虎得到金兀术的许诺后,非但不以为耻,反而沾沾自喜!
因为按正常局势,他既灭不了赵宋,也敌不过柴皓,根本没机会称霸中原。
如今,他的地盘不过区区五州。
他与金国的盟约,更像是甘愿当走狗,换取金国默许他统治中原。
若石敬瑭是儿皇帝,那田虎若称帝,恐怕连儿皇帝都不如,只能算孙皇帝!
然而,田虎对此却心动不已!
为何?
金国占据中原多少土地并不重要,只要田虎能有机会成为半壁江山的皇帝,摆脱太行山草寇的身份,他就心满意足了!
当田虎得意洋洋地向手下文武大臣透露与金国的盟约时,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有人为此欢欣鼓舞,也有人立刻皱起了眉头。
右丞相卞祥站出来说道:大王,争夺江山固然重要,但与金国这样的外族结盟是否欠妥?
且不说燕云十六州和太原三镇的战略意义,单说此事若传扬出去,天下人的唾骂恐怕比当年骂石敬瑭还要厉害!
这番话一出,在场不少文武官员纷纷点头附和。
左丞相乔道清也紧接着劝谏道:大王明鉴!此举确实如同石敬瑭当年所为。若被世人知晓,必将遗臭万年!失去民心,就算得到天下也难以坐稳!
田虎的这两位丞相都是当世豪杰。乔道清又名乔冽,精通幻术,既是左丞相又是国师。在水浒原着中,他法术高强,连公孙胜都难以取胜,最后只能请出罗真人才将其降服。
右丞相卞祥虽然名为丞相,实为猛将。他身高九尺,力大如牛,善使开山大斧和长枪。在水浒故事里,他曾独战史进、花荣二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卢俊义加入围攻,才力竭被擒。卞祥的武艺被认为不逊于卢俊义,甚至有人认为他远超林冲。
这两位能臣猛将虽然追随田虎多年,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仍坚守气节,坚决反对与金国结盟出卖中原利益。
田虎见左右丞相一同反对,脸色骤然阴沉:二位丞相此言何意?本王此举皆为众人谋出路,岂是为一己私利?若待柴皓坐稳中原,岂会容我大晋存世?届时大军压境,我等皆要命丧黄泉!
他振振有词地将满朝文武与将士绑作盾牌,看似忍辱负重为众人谋福,实则只为满足个人野心。其实大晋尚有归顺新朝之选,众文武尚可建功立业,唯独田虎难逃软禁命运。
这位自诩乱世枭雄的晋王,宁做金国儿皇帝也要争夺中原帝位。水浒原着中,当梁山大军压境时,田虎同样动过投金念头,幸得卞祥力挽狂澜。
此刻卞祥再度挺身而出。这位心怀忠义的将领,当年因不满赵宋昏庸追随田虎,如今却对主公彻底失望。他昂首谏言:大王明鉴,自古得国需正。汉高祖以仁义得天下,秦隋因 速亡。后晋石敬瑭称儿皇帝,不过十二载便 。望大王三思,莫要遗臭万年!
大周柴氏能坐拥天下,成为中原之主,皆因其兼具武德与仁德。
大王若想逐鹿天下,就该效仿柴皓,广施仁德,践行大义,方能赢得民心所向。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与豺狼般的金人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金人兵强马壮,即便联手灭了柴周,今日许你中原之主,明日便可背信弃义。届时大王孤立无援,悔之晚矣!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