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在老曹心中向来不是冲动鲁莽之人。
出于对孙子的信任,老曹选择静观其变。
他顺便想看看,曹舒突袭陈府和崔府的举动,会引发其他世家怎样的反应。
他想知道,是否会有世家在这关键时刻铤而走险。
然而,这群人全都畏缩不前。
竟无一人敢站出来发声。
这让老曹颇感无趣。
数日前,从杨修口中确认崔琰是谋害曹舒的幕后 后,老曹本打算立即动手。
但转念一想,崔琰背后必有同谋。
若能借崔琰引出其他心怀不轨的世家,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老曹并未急于处置崔琰,而是暗中令校事府搜集更多证据,准备放长线钓大鱼。
可没想到——
他的布局尚未完成,曹舒却已抢先收网!
对此,老曹深感欣慰。
果然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他看来,曹舒突袭陈府和崔府虽显激进,但效果立竿见影。
“杀伐果断,有枭雄之风。”
“不愧是我曹家的血脉!”
老曹放声大笑,毫不担心此事难以收场。
即便曹舒无法善后,他也会替孙子铺平道路。
然而——
老曹心情畅快,却有人愁眉不展。
比如曹家三子。
自老曹命许褚率虎卫军将他们软禁后,几人便如坐针毡。
尤其是曹植。
崔琰谋害曹舒一事,他虽未直接参与,却也知情。
与一心争权的曹丕不同,曹植更渴望得到老曹的认可。
常言道,未曾拥有便不会失落。
像曹丕,早已习惯老曹的冷眼相待,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曹植与众不同!
他天赋异禀,自幼便才华横溢,常得曹操称赞。年少时所作诗篇,屡屡令曹操惊叹。然而好景不长,曹操的宠爱逐渐转向曹冲。曹冲离世后,曹舒又崭露头角,成为曹操的心头肉。曹植则如被打入冷宫,备受冷落。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曹植郁郁寡欢。更令他痛心的是,他曾倾心的甄宓被曹丕夺走,还生下了曹舒。种种积怨之下,曹植对曹舒的恨意甚至超越了曹丕。
得知崔琰欲除掉曹舒时,曹植并未阻拦。但他生性谨慎,拒绝了崔琰的拉拢,只承诺保守秘密。自曹操派虎卫军控制诸子府邸起,曹植便坐卧难安。
当府外虎卫军撤离时,曹植刚松口气,府门却被猛地推开。来者正是杨修。曹植急忙拉住他问道:德祖,外面情况如何?可怜他尚不知杨修已投靠曹舒,仍视其为心腹。
杨修宽慰道:公子勿忧,只要您未参与其中,应当无恙。这话让曹植神色变幻。杨修见状生疑,他原以为曹植与崔琰谋划无关,此刻却察觉异样。若曹植真卷入此事,盛怒之下的曹操恐怕不会轻饶。
杨修急忙追问:公子可知虎卫军为何围府?曹植的点头让杨修面色骤沉。他明白,此事将彻底断送曹植的继位可能。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曹植对 毫不知情。
若曹植早已知晓内情,甚至参与其中。
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仅曹植本人,整个河北世家都将面临一场惊天巨变!
…….
看着杨修陷入沉思,曹植焦急地呼唤道:
德祖,德祖,你这是怎么了?
杨修回过神来,整了整衣冠,长叹一声:
公子,望您珍重。
在下还有要事在身。
说完便向曹植行礼告退。
目送杨修渐行渐远的背影
即便是政治嗅觉再迟钝的曹植,此刻也察觉到了异常。
不多时。
府外突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大批全副武装的虎卫军去而复返。
领头的正是许褚。
许褚神色复杂地看着曹植:
子建公子,主公有请,随末将走一趟吧。
曹植沉默不语。
若只是寻常召见,父亲绝不会特意派许褚率军前来。
如今这阵仗
足以说明事态之严重。
当曹植抵达丞相府时
发现厅堂之内,除了父亲曹操外空无一人。
这意味着这次召见只针对他曹植一人。
而非连同曹丕、曹彰等兄弟一起。
曹操淡淡开口。
曹植战战兢兢,不敢靠得太近,选了左侧靠门的位置。
还未等他落座
曹操突然脸色骤变,厉声喝道:
曹子建,给为父坐近些!
让为父好好看看你的脸!
这话吓得曹植双腿发软,差点跌坐在地。
但在父亲威严的目光下,他只得向前挪了挪。
与曹操的距离又近了几分。
子建,听说你最近与崔琰往来甚密?
深知父亲明察秋毫,曹植不敢隐瞒:
崔琰与儿臣在诗文上志趣相投。
近日确实常与崔琰探讨诗词歌赋。
曹植绞尽脑汁,一本正经地编造着谎言。
老曹一掌重重拍在桌上。
砚台应声飞起,虽未击中曹植头部,却狠狠撞在他胸口。
曹子建啊曹子建。
老夫原以为你只是不通权术,却不曾想你竟如此糊涂。
与崔琰密会,当真只为吟诗作对?
莫非当老夫是三岁孩童?
崔琰买通芒砀山匪,陈群暗中协助。
他们要害的,可是你的亲侄儿!
你在这桩事里,又是什么身份?
曹植额头沁出冷汗。
连陈群都已被查出,父亲显然掌握了全部 。
继续抵赖还有何用?
他终究不如曹丕沉稳,在这般威压下彻底崩溃。
一声跪倒在地,将所知之事和盘托出。
老曹面无表情地点头。
虽未直接参与谋害曹舒,但知情不报已是大错。
如何发落这个儿子,他尚未决断。
终究存着几分不忍,可曹植的所作所为,已让他心生厌恶。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