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竟是失踪多时的邓芝!
当年定军山之战,
刘备派邓芝出使曹舒,
反被扣押。(详见如今邓芝突然归来,
令众人措手不及。
主公明鉴,
属下并未投降,是曹操主动放归。
邓芝苦笑着解释道。
刘备三人听邓芝讲述他在曹营的经历。
邓芝未被送去劳役,而是被关押起来。直到前一日,曹操突然派许褚将他释放,并命他作为使者前往刘备阵营。
刘备一时困惑不已。
尽管曹操的品行比曹舒可靠,但这所谓的“可靠”也是相对的。曹操绝不会无缘无故放回俘虏,此举必有深意。
邓芝苦笑,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刘备。
展开信纸,刘备的手微微颤抖。字迹雄浑有力,他一眼认出是曹操亲笔。当年在许都时,他常看曹操批阅的公文。
信的开头,曹操亲切问候刘备。与“无礼”的曹舒不同,老曹颇有文采,甚至作了一首短赋,表达对刘备的惺惺相惜。
但刘备可不傻,他清楚曹操绝非闲来叙旧。
信的中段,曹操直入主题——他不想再与刘备交战。短期内攻不下益州,徒耗兵力粮草,毫无意义。为表诚意,他释放邓芝,同时希望与刘备达成和睦,不止停战,更提议扩大蜀锦和蜀地粮食的产量。
读到此处,刘备、和李严皆愕然。他们几乎想对曹操说:这是在打仗,不是儿戏!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令他们神色骤变。
曹操并非玩笑,他真心想与刘备和解。
他提出,刘备可设法换回张飞和张松,同时以朝廷名义撤销对刘备的通缉——刘备至今仍是通缉犯。
撤销通缉后,曹操愿正式册封刘备为荆州牧。
注意,是荆州牧!
刘备、 、李严三人皆是一惊。
这竟是敌人口中说出的话?
简直比 亲爹还要慷慨!
然而常言道:
世上从无白得的好处,天上不会凭空落下馅饼。
越是珍贵之物,越需付出高昂代价换取!
……
除承诺交换俘虏,并以朝廷名义正式册封刘备为荆州牧外,
曹操更提出愿以南郡相易!
若说前几项许诺仅对刘备有利,
此条则直击刘备麾下荆州派心脉!
刘备麾下荆州派多出自南郡、荆南四郡及江夏,
而今南郡属曹舒,
江夏与荆南四郡归孙权,
荆州派众人可谓无根浮萍。
这对一派势力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可……曹操所予实在丰厚,丰厚到反常。
“曹孟德究竟意欲何为?”
“欲使我等与孙仲谋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
沉声问道。
此番无人能斥曹操奸诈,
因其行乃阳谋!
不仅允诺不阻刘备复仇孙权,
更主动提出愿多方援助刘备!
曹操之言尤为刺耳: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吾,孙仲谋不过一犬子尔!”
白话便是:
英雄之争,鼠辈岂配插手!
自然,此话仅是场面虚言。
在座皆非 ,
岂会不明曹操意在渔翁得利?
然他们能阻曹操否?
全然无计可施!
莫非孙刘再度联手抗曹?
若刘备尚在,荆州派未遭重创,孙刘绝无可能再度结盟!
旧史亦如此。
夷陵之战中,刘备所率高层除黄权外,
皆为荆州派文武,终致死伤殆尽!
刘备亦病逝白帝城。
而此前,江东吕蒙等人或亡或殁,早已折损大半。
换言之,
偷袭荆州的相关人物大多已死,孙刘两家才重新结盟。
这就像孙策生前与江东四大世家水火不容,但死后不久,孙权便与他们和解并开始合作。
说到底,利益至上。
但在权衡利益时,也得顾及人的情感。
如果刘备和那些战死夷陵的荆州派文武还活着,蜀汉绝不可能与江东再度联手。
毕竟,吕蒙白衣渡江已不仅是骑在他们头上撒野,而是直接刨了他们的祖坟!
这种情况下,若刘备忍气吞声与孙权和解,那他还不如直接散伙,回涿郡大槐树下编草鞋算了!
如今亦是如此。
等益州派出于理智,自然不希望刘备立刻对孙权用兵。
夺回荆州对他们并无太大好处,损兵折将图什么?
但对荆州派而言,意义截然不同!
若荆州不在刘备手中,荆州派将失去人才来源。
参考历史上的蜀汉后期便知——蒋琬、费祎时代,荆州派凋零殆尽;到了姜维时期,蜀地高层已无荆州派身影。
因此,对荆州派来说,无论曹操是否为大敌,孙权的行为就是刨祖坟!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而对刘备而言呢?
荆州是“隆中对”的核心之地,失去荆州意味着核心利益受损。
二弟关羽又死于孙权之手,这口气刘备岂能咽下?
于是,和李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刘备含泪对亲卫队长下令:“速将曹操书信送往成都,交孔明过目。”
说罢沉默不语。
和李严却面色凝重——刘备此举,分明是要看诸葛亮和荆州派的态度来定战略走向。
荆州派会怎么选?
当然是打江东!
荆州派并非不顾大局,实在是孙权做得太过分,连祖坟都敢挖,这口气谁能咽得下?
若是孙权打的是益州的主意,恐怕益州派会比荆州派更加愤怒!
所以,谁也别说谁,半斤八两罢了。
立场决定态度。
对荆州派来说,如今连家底都快保不住了,谁还管什么格局?
江东,必须打!
与李严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浮现出忧虑之色。
不过,和纯粹的益州派不同。
他与刘备私交甚笃,即便刘备执意伐吴,仍愿追随左右,为其出谋划策。
……
“呵,刘玄德下令撤军三十里?”
“果然被舒儿料中了。”
“玄德终究是个重情义的人。”
“云长之仇若都能忍,那倒真是我曹某看走眼了!”
曹军大营内,曹操抚须而笑。
平心而论,曹操对刘备始终有种英雄相惜之感。
尽管他打算坐观孙刘相争,坐收渔利,但若非要选一方支持,他定会选刘备而非孙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其实有两层含义。
一是赞孙权沉稳隐忍,善于制衡。
二则是暗讽他只配当个后辈对手!
能让曹操视为同辈劲敌的,除了已故的袁绍,也就只有刘备了。
至于袁术之流?呵,不过“冢中枯骨”罢了。
“主公,刘备既已后撤,我军是否也该退回长安?”程昱问道。
曹操眼神一沉,正色道:
“舒儿拿下荆州,我这做父亲的若毫无动作,岂不让人笑话?”
程昱暗自腹诽——谁敢笑话曹操?
不过,这话也透露了一个信号:有人要遭殃了。
果然,曹操望向西北,意味深长道:
“仲德,你可发觉?”
“近来羌胡二部,似乎不太安分。”
程昱侍奉曹操多年,当即领会主公言外之意。
他拱手进言道:羌胡肆虐凉州,百姓流离失所。虽似小患,若任其滋长,恐酿大祸。
曹操抚须而笑。既然暂时无法对刘备孙权用兵,剿灭羌胡倒不失为良策。更何况河西走廊沦陷西域已八十余载,是时候收复失地了。
成都左将军府内,诸葛亮正执笔批阅文书。自刘备出征后,他便在此总理政务。阅毕主公来信,军师轻叹一声,移步议事厅。
荆州系文武早已齐聚。诸葛亮心知此时伐吴并非上策,却势在必行——不仅荆州诸将摩拳擦掌,连主公也主战之意甚坚。
当军师宣读书信内容后,厅内先是一静,继而群情激愤。傅彤率先拍案而起:江东背信弃义!此仇不报,枉为丈夫!
此言一出,请战之声此起彼伏。就连素来持重的蒋琬、费祎等人也纷纷请缨。须知在场诸将背后,站着更多未到场的荆州将士。
见主战已成定局,诸葛亮开始筹划战备与益州防务。他决定留守后方,效仿荀彧坐镇中枢。马良、冯习等将领则随军出征。
会议甫毕,诸葛亮立即修书急报刘备:众将求战心切,然出兵规模尚需斟酌。
秣陵
孙权调遣孙桓、朱桓、李异、谭雄等将领增援陆逊后,心中仍感不安。
在与江东世家商议后,孙权又募集了三万新兵。然而这些士兵大多缺乏战力,难以扭转局势。
就在孙权加紧备战之际,曹营使者杨修突然到访。
不同于上次对待司马懿的强硬态度,此次孙桓未敢怠慢,恭敬地将杨修引入议事厅。
杨修昂首而入,神色倨傲,仿佛江东众人欠他巨债一般。厅内文官噤若寒蝉,无人敢言。
孙权心中暗骂属下无能,只得亲自开口:“贵使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杨修冷笑一声,咄咄逼人道:“江东群臣就这点胆量?实话告知,刘备已与曹丞相联手,不日将共伐江东!尔等危在旦夕,何不早降?”
此言一出,部分文臣面色骤变。襄樊之战后,吕蒙战死、朱然被俘的阴影尚未消散,若曹刘真联手来攻,江东岂能抵挡?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