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经世事的卞夫人立即会意。能让荀采如此谨慎的,除了她那两个儿子,还能有谁?
曹丕与曹彰绝不会伤害卞夫人,毕竟她是他们的生母。然而丞相府中的其他人,却未必如此可靠。
荀采并非要挟持卞夫人,而是打算将她与甄宓转移到安全之处。这样方能确保丞相府的家眷不受纷争牵连。
甄宓刚要开口,卞夫人便出言打断:采儿,你是舒儿的妻子,老身信得过你。此番府中家眷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了。
荀采郑重颔首。卞夫人与甄宓是曹舒最重要的亲人,而曹舒的至亲自然也是她荀采的至亲。保护她们免受波及,是她作为曹舒夫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过荀采才智过人,她向二人献计:祖母、母亲,你们离开丞相府之事绝不可走漏风声。不如......如此这般,方能掩人耳目!
听完计策,卞夫人与甄宓相视而笑,眼中尽是赞许。能有这般聪慧的孙媳,实乃曹家之福!
荀采挖掘的地道不仅连通尚书府,还通往城外一处隐秘庄园。经过整夜奔波,她成功将卞夫人、甄宓及丞相府其他家眷尽数转移至该处。
......
一日后
细雨霏霏
尚书令府中,唯有荀彧独自留守,其余荀氏族人均已随荀采转移。那条完成使命的地道,也已被彻底封闭。
书房内
荀彧 案前,手中毛笔沙沙作响,仿佛外界纷扰皆不能扰乱其心绪。
管家悄然而入,低声禀报:老爷,军营生变!许多士卒不满原有军饷,要求增加饷银。
笔锋骤停。
荀彧转头笑问:福伯,你在荀家侍奉近三十载。以你之见,此次军营哗变 为何?
河北世家的阴谋被荀彧一眼看穿。
军营外,士兵们在有心人的 下开始抱怨军饷不足。这些 者都来自河北世家。两位城门校尉闻讯赶来维持秩序,却正中河北世家下怀——他们趁机挑拨双方关系,眼看冲突就要爆发。
千钧一发之际,荀彧的管家福伯带着手令赶到:诸位将士,从下月起军饷翻倍!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愣住了。河北世家选择军营起事,就是看准了留守士兵难以立功、军饷微薄的弱点。荀彧这招釜底抽薪,直接粉碎了他们的计划。
眼见计谋落空,河北世家的人急忙 :这是缓兵之计!他们想秋后算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福伯早有准备,一挥手,亲兵们抬出装满铜钱的箱子:军饷在此,见者有份!
“发军饷前,荀令君另有要事托付诸位!”
士兵们盯着装满铜钱的箱子,目光灼热。
荀彧并非空口许诺,真金白银就摆在眼前。
面对钱财,这些士兵顿时变得温顺如猫。
有人壮着胆子询问福伯:
“不知令君有何差遣?”
“我等粗人只会使蛮力,动脑筋的活儿可干不来。”
福伯站在钱箱旁笑道:
“要的就是诸位这身力气!”
“令君与诸位有些误会。”
“但令君待诸位向来公平。”
“诸位为丞相流的血,令君从未忘记。”
“如今有人想离间你们与令君、丞相!”
“你们说该怎么办?”
见到钱财前,士兵们对荀彧尚有疑虑。
可谁能抵挡金钱的力量?
当兵卖命,本就是为了口饭吃。
双倍军饷的承诺,让众人心跳加速。
刹那间。
军营爆发出震天呐喊。
近乎所有士兵都在高呼荀彧与曹操之名,誓要揪出挑拨者!
混在军中的河北世家细作,顿时汗如雨下。
这分明就是在说他们!
见势不妙,这些人企图逃跑。
但校事府的密探早已盯上他们。
在密探指引下,这些老鼠被迅速拿下。
危机就此消弭。
两万许昌守军,因荀彧的金钱攻势,空前团结。
……
许昌城外
得知离间计失败。
卢纾、崔林等人立即启动备用方案。
河北世家多年蓄养的私兵,
加上从河北调来的援军,
约三万人马在城外集结!
此外,
曹彰麾下尚有万余兵力。
四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许昌城。
许昌身为大汉都城。
仅靠四万兵马就想攻破,简直是异想天开。
然而河北世家在城内早有布局。
许多朝臣暗中倒戈,成为河北世家的内应。
整座许昌城,已然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尚书令府中,荀彧依旧从容端坐。
纵使天塌地陷,也难改其镇定神色。
在他对面。
一位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含笑为他斟茶。
大舅哥,你真就半点不着急?
能这般称呼荀彧的,唯有曹舒。
虽说往 都尊称荀彧为文若先生。
但如今荀采与曹舒的关系世人皆知。
这声大舅哥倒也合情合理。
荀彧面不改色,心底却暗骂不已。
他半个时辰前才知曹舒数日前已至许昌。
恨不得当场给这小子一耳光!
若早知曹舒在此,他荀文若何须如此劳心费力?
更可气的是荀采,竟帮着外人瞒他这亲兄长!
迎着荀彧幽怨的目光,曹舒温声解释:
大舅哥莫恼。
引蛇出洞,总要舍得香饵。
若让你知晓我已归来,走漏风声岂不前功尽弃?
荀彧虽恼二人联手欺瞒,却也明白曹舒所言在理。
河北世家倾巢而出,河南世家伺机而动。
他们敢如此猖狂,正是认定许昌已无变数!
唯一忌惮的,不过是荀彧麾下两万守军。
若非荀彧当机立断以重金稳军,恐怕早被策反大半。
理解归理解。
对小妹荀采,荀彧不敢发作。
对曹舒,索性冷脸相对。
见状,曹舒笑道:
大舅哥该谢我才是。
若非我麾下密探,你要对付的何止城外敌军与城内叛徒?
荀彧闻言蹙眉,转瞬领会其中深意。
许昌城内,能让荀彧感到棘手的只有天子刘协。
倘若河北世家或河南世家任何一方掌控了刘协,对荀彧来说都是灾难。
此刻刘协迟迟未现身,恐怕再不会出现。
能做到这般悄无声息的,唯有曹舒手下的暗卫。
就在曹舒与荀彧对饮之时,皇宫深处已掀起血雨腥风。
暗卫首领邓艾正面对王凌、司马孚与刘协。
双方实力悬殊,王凌与司马孚很快被捆作一团,刘协则瑟缩在角落。
邓艾手持染血的凄然刀步步逼近:陛下可知此刀来历?
刘协颤抖着望向这柄据说为刺杀楚怀王而铸的利刃。
当年未能诛杀昏君,今日我便替工匠完成夙愿。邓艾轻拭刀锋。
刘协强作镇定:爱卿持刀意欲何为?
话音未落,刀光已至。这位汉室天子终于明白,眼前之人是真要弑君。
刘协的颈间骤然绽开一道猩红。
肃杀之气蔓延,万物凋零。
垂死之际,刘协竭力想要呼喊,却终究发不出半点声响。
他的咽喉与头颅,已在寒光中分离。
至死,刘协仍难以置信——邓艾竟真敢弑君!
被绳索紧缚的王凌与司马孚目睹这一切,浑身战栗不止。
弑君!
上一位行此大逆之人,还是李儒。
但邓艾的手段,远比李儒更狠辣决绝。
王凌颤抖着挤出质问:
“你……不怕弑君之罪昭告天下?”
邓艾缓缓转身,轻叹一声:
“弑君?何人弑君?”
“分明是你王凌与司马孚所为!”
“尔等乱党闯入禁宫谋害陛下,罪该万死!”
王凌:“?!”
司马孚:“?!”
二人原以为邓艾会坦然承认,不料他竟将罪名推得干干净净!
是啊——
邓艾岂会蠢到自揽弑君恶名?
此刻宫中仅剩三方势力:
代表曹舒的邓艾,以及沦为阶下囚的王凌、司马孚。
这现成的替罪羊,不用白不用。
司马孚心智远不及王凌坚韧。
见弑君之罪即将扣到头上,他急怒攻心,猛然喷出一口鲜血。
邓艾嫌恶地瞥了司马孚一眼,挥手令暗卫将二人拖出宫门。
成王败寇。
史册之中,弑君者的骂名注定由王凌与司马孚背负。
……
城外
荀彧以金帛开路,两万许昌守军陆续投入战场。
城内叛党亦被校事府火速肃清。
战局顷刻逆转。
河北世家虽兵力占优,却对许昌高墙束手无策。
卢纾与崔林凑近曹彰,低声蛊惑:
“公子,荀彧应对太快……”
“若按常理用兵,许昌恐难攻克。”
曹彰拧眉:“二位有何高见?”
“莫非还有别的破城之策?”
卢纾阴测测地笑道:
“子文公子若亲自率军攻城,守军必定闻风丧胆!”
“到时我军趁势掩杀,敌军定然溃不成军!”
曹彰闻言颔首,当即披甲持戟,黄须在风中猎猎作响,领着士卒冲向城墙。
“曹彰在此!”
“尔等听着!”
“缴械不杀!”
“若敢顽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卢纾此计果然奏效。
守城士卒闻言 动:
“竟是曹三公子?”
“他怎会与叛军为伍?”
“莫非丞相府有变?”
“连公子都反了,我等还守什么城?”
军心顿时涣散。
毕竟曹彰的身份非同小可。
但转瞬间,校事府密探举起铁皮喇叭高呼:
“丞相钧令!”
“逆子曹彰谋逆作乱!”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