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基地里此时的质疑声依旧没停。
当书林开始为贺一鸣绘制专属战机时,连郭院士都忍不住找她谈话。
那天傍晚,两人站在实验楼的天台上,远处的夕阳把云朵染成火烧色。
郭院士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他,手里拿着一张简陋的战机设计图。
“我年轻时也犯过‘贪多’的错。”
这是郭院士对书林说话最温柔的一次了,他声音低沉,
“那时我又想搞战机材料,又想搞气动布局,最后花了三年,只弄出个不能落地的模型。
书林,个人定制战机是好,可贺一鸣的操作习惯太特殊。
他左手操控杆的灵敏度要比常人高 20%,仪表盘显示位置还要往左偏移 15 度。
他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素质比一般人好太多,这样的设计,除了他,没人能开。
要是没有量产的必要,这图纸最后就是张废纸。”
书林看着照片,手指轻轻摩挲着边缘,沉默了很久才开口:
“老师,我知道您的担心。
但我已经答应过他,现在数据和知识我都有了,轮廓也在我脑海里了,我不想放弃!
天赋没办法,经验是可以累积的。
而且,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我不信只有一个贺一鸣有这样的天赋和身体条件,我们应该广招人才,而不是让天才将就!
还有,我在设计时,特意留了‘通用接口’,要是后续需要批量生产,只要调整几个参数就行。”
她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坚定,
“您放心,我会优先开展适合大多数飞行员驾驶的新一代战斗机设计工作,至于高端机那块,我有信心不会让它变成‘废纸’。”
从那天起,书林的日子更忙了。
白天,她带着团队做新一代战机的落地测试。
在黑松谷的强干扰区,她裹着厚外套,拿着信号检测仪,一站就是一整天;
晚上,她留在实验室,对着定制战机图纸反复修改,连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都根据贺一鸣的身高体重,调整了不下五版。
陈裕进偶尔会去实验室巡查,每次都能看到书林伏案工作的身影,他想起周时济的嘱托,便会递上一杯热水:
“别熬太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项目再急,也得慢慢来。
你的鼻炎药用完了可以跟我说,我找人给捎过来!”
书林笑着接过,点头应下,可等他走后,又会继续奋战到深夜。
李昀看在眼里,疼得不行。
有时书林熬夜画图纸时,她就搬个凳子坐在旁边,帮她整理测试数据,偶尔还会递上一块巧克力:
“我陪你一起,能稍微节省点时间,都别熬太晚,你要是倒下了,这项目就没人牵头了。”
有次郭院士问起 “书林怎么总在实验室待到半夜”,
李昀还笑着打掩护:“我们在做战机操控系统的压力测试,多测几遍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师兄师姐们也渐渐改变了看法。
赵辰主动帮书林搭建战机模拟测试环境,张弛也抽空帮她复核排错,宋辉暄和黄燕玲则帮她校准光学传感器参数。
江屿更是把自己的高原算法适配经验整理成文档,递给书林参考:
“之前是我们想多了,你尽管放手干,有需要帮忙的,随时开口!”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溜走。
半年后的一天,基地的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书林穿着一身干净的白大褂,手里拿着激光笔,站在投影幕布前。
当她按下遥控器,幕布上出现第一组画面。
新一代战机在模拟战场上,灵活躲避着敌方的干扰信号,激光扫射精准命中目标,屏幕右下角的数据显示:
“数据传输安全性提升 50%,应急规避响应速度加快 3 倍,通过 12 次实战模拟测试,具备批量生产条件。”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小声的惊叹。
可当书林切换到第二组画面时,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坐直了身子。
定制战机在极端天气模拟场景里,顶着八级狂风,依旧稳定飞行,操控界面上的参数,完全贴合贺一鸣的操作习惯。
“这是适合天才的高端机,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
如果大家有疑虑,我建议可以请贺上校来基地模拟操作一下。
希望我们可以给天才同志一个开专属战机的机会,希望我们以后可以有更多的天才同志,希望大家给这台机器一个落地的机会。”
书林把报告分发给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自信,
“而且,我在设计时预留了通用接口,要是后续需要调整参数,一周内就能完成改造。”
喜欢丢掉恋爱脑,真学霸只想上天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丢掉恋爱脑,真学霸只想上天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