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代码的漏洞
林夏的指甲在键盘上敲得发白,屏幕上的代码洪流突然卡住,一行淡绿色的字符跳出来:“权限不足,无法读取隐藏指令”。她咬着牙按下回车键,机箱发出刺耳的嗡鸣,像是在抗拒这个被尘封三年的秘密。
“再试最后一次。”张凯的声音带着沙哑,他刚从收容所后门翻回来,裤腿还沾着带冰碴的泥浆。怀里揣着的旧硬盘被体温焐得温热,那是阿杰父亲留在设备间天花板上的东西,金属外壳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杰”字。
硬盘里的加密分区终于应声而开,像撬开了生锈的铁盒。林夏的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代码,突然停在一行被注释符掩盖的字符上——那串字符的格式和规则组公开的系统指令完全不同,像是用老式编程语言写的暗码。
“是他的手笔。”张凯的指尖抚过屏幕,“我爸说过,阿杰父亲写代码时总爱留‘后门’,用的是八十年代的电报码规律。”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旧字典,那是从父亲遗物里找到的,扉页上有串铅笔字:“每三个字符对应一个页码”。
解码的过程像在拆炸弹。当最后一个字符被翻译成汉字,林夏的呼吸骤然停滞——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带着老式打印机的顿挫感:“16岁以下者若接触原始作物超过72小时,豁免权自动激活”。
“原始作物……”林夏猛地抬头,窗外就是王奶奶那片土豆田。上个月她偷偷溜进去时,看见土壤里混着些黑色的颗粒,当时以为是普通肥料,现在想来,那分明是未被规则组污染的原始腐殖土。
张凯突然想起什么,抓起外套冲向仓库。林夏紧随其后,冷风灌进领口时,她看见仓库角落里堆着半袋发黄的稻种,标签上印着“2019年产,未改良”。这是去年护孙队从拆迁的老粮仓里抢出来的,一直被当作“无用杂物”扔在这儿——规则组早就宣布,所有未经基因改造的原始种子都“已失去活性”。
“试试。”张凯抓出一把稻种塞进林夏口袋,自己也揣了一把。他们蹲在土豆田埂上,将种子埋进土里。刚过三分钟,手腕上的规则手环突然发出刺啦的电流声,屏幕上的“稳定期倒计时”开始疯狂跳动,最后定格在“豁免权激活中”。
“真的有用!”林夏的声音发颤。她想起上周带小宇来田边摘野菜,那孩子在这儿待了整整一下午,第二天手环就显示“体重波动异常”,当时只当是营养不良的后遗症,原来那是豁免权在起效。
这时,阿杰抱着个旧笔记本跑过来,封皮上沾着干涸的泥点。“我在我爸床板下找到的!”他翻开本子,里面贴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阿杰父亲蹲在田埂上,手里举着颗饱满的麦粒,背后是大片翻滚的稻浪。照片背面写着:“他们怕这个——原始作物里的活性酶,能分解代谢锁定酶。”
“所以他们才要毁了所有老种子。”林夏想起规则组上个月的“全城除草行动”,当时广播说要“清除杂菌”,现在才明白,那些被推土机铲平的菜地,种的全是老一辈留下的本地品种。
仓库的门突然被撞开,巡逻队的探照灯扫过来。林夏下意识将稻种塞进阿杰怀里,自己抓起那袋土豆种往田埂跑。混乱中,她听见队长在喊:“把所有带土的东西都烧了!尤其是那片土豆田!”
趴在田埂后时,林夏看见土豆叶上的露珠正顺着叶脉滚落,在晨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三天前她在这里埋了块监测仪,此刻屏幕上显示着惊人的数据:土壤里的微生物活跃度是规则组“改良土”的17倍,而那些土豆根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缠绕住一块掉落在地的营养剂包装,包装上的绿色液体正被根系分解成透明的水珠。
“72小时……”张凯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他刚把阿杰藏进地窖,“现在要做的,是让更多孩子接触这些作物。”他指向不远处的收容所,铁丝网后有几个小小的身影在晃动——那是被关在里面的孩子,最大的才15岁。
林夏突然想起王奶奶被带走那天,老人塞给她个布包,里面是些发黑的土豆块。当时她以为是普通种薯,现在剥开来看,芽眼处竟冒出了翠绿的嫩芽,在寒风里倔强地挺着。
“他们越想销毁,就越说明这是软肋。”林夏将土豆块分给围过来的孩子们,“记住,待够三天,每一分每一秒都算。”她看着孩子们跑向田埂,有的蹲在土里挖野菜,有的把稻种撒向空中玩“天女散花”,他们的规则手环接连发出电流声,像一串挣脱枷锁的脆响。
这时,仓库方向传来火光。林夏回头望去,那半袋稻种正在燃烧,火舌舔舐着麻袋,发出噼啪的声响。巡逻队的声音越来越近:“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所有原始作物,一颗都不能留!”
她握紧口袋里剩下的稻种,冰凉的颗粒硌着手心。风从田埂吹过,带来土豆花的清香,林夏突然明白阿杰父亲的用意——规则组可以控制手环,却控制不了种子在土里发芽的力量;他们能定下减重的数字,却拦不住孩子们奔向土地的脚步。
远处的收容所里,有个小小的身影正扒着铁丝网往外看,手里紧紧攥着片土豆叶。那是小宇,他已经在窗边站了两天了,再过12小时,就满72小时。林夏对着他举起拳头,看见那孩子也用力挥了挥手,手腕上的手环正发出微弱的绿光,像一颗倔强的星。
喜欢失去控制的体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失去控制的体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