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我随着弘历哥哥和皇后,带着宫里的嫔妃还有皇子公主们一同去给太后请安。
皇后所出的嫡公主璟瑟,许是见了那么多人有些害怕的缘故,怯生生的躲在皇后身边,怎么也不肯往前挪步去太后跟前。
席间,太后再次提起弘历哥哥登基后诞下第一子的尊贵程度,说那孩子的尊贵,便是连长子和嫡子都比不过的存在。
我听着这话,眼角余光瞥见周围嫔妃们的神色,各自眼底都泛起了些异样的光,想来心里头都打着自己的算盘。
贵子什么的,我倒是不甚在意,只要是弘历哥哥的孩子,我都喜欢。】
“什么贵子居然连长子和嫡子都比不过。”
胤禔冷笑,胤禔是长子,自认众兄弟中唯有身为嫡子的胤礽有跟他一争的可能。
结果现在跑出来一个莫须有的贵子,贵子算什么?他算个屁。
自从了军以后,胤禔说话就混不吝起来了,只要是不在他老子面前,那粗俗的脏话是脱口而出的,任谁惹了他都得先招他一顿骂。
“那可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子,尊贵着呢。”胤祉嘴上虽这么说,但眼底满是不屑。
胤祉在众兄弟中居第三,大哥是长子,二哥是嫡子,然后才是他,对于前头两位哥哥他是尊敬且佩服的。
这份尊敬不仅是因为身份的缘故,更是来源于他们本身,大哥武功高强,在战场上立下战功赫赫,拥有汗马功劳才被皇阿玛封为大千岁。
而二哥就更不用说了,年少时就跟在皇阿玛身后批折子,国家大事有多少是由他亲自调度完成的。
可以说二哥的才华完全配得上他的太子之位,他是名正言顺的大清储君,就没有人不为他的才华所倾倒。
哦,除了大哥。
大哥和二哥这么努力自然配得上这长子和嫡子的头衔,可是这贵子有什么用,一个由太后提出来搅乱后宫风云的产物罢了。
也就这些目光短浅的人才会把这贵子的头衔当个宝,若是自身不争气,那就算有再好的名头都没用,只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皇子要是想在最后取得胜利,那就要学会一个字,苟。
两个字。自污。
三个字,装孝顺。
四个字,回家种田。
只有这样的才能成功熬死皇帝,成为下一任新皇,成功案例就是雍正。
他靠苟,自污,装孝顺,回家种田,一路扮猪吃老虎当上了皇帝。
他的成功之路简直是可以写成一本自传的程度,名字就叫;我靠苟字诀熬死亲爹当上皇帝。
这要是卖出去绝对大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更别说就没有不想当皇帝的人。
那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鼓舞了多少人。
直到现在仍有人前仆后继的去起义,为的不就是一统天下,能够光明正大喊出这一口号嘛。
【待我等都告退散去时,太后独留了皇后和弘历哥哥,原来是皇后节俭后宫的事情引起了太后的不满。
堂堂天家嫔妃,穿的居然连大臣家眷都不如,这成何体统。
皇后节俭后宫是好事,我自然也按规矩遵守,但太后说的也有道理。(戴了满手护甲戒指的如懿无辜脸。)】
“大清这么穷了嘛?要靠节俭后宫来节省开支?”
康熙看着不明所以,他的国库虽说不是富得流油,但至少也不缺钱吧。
怎么到了后世就要节俭后宫了呢,还一个两个穿的都不如大臣的家眷。
这说明什么?
康熙身为帝王的阴谋论又展开了。
皇室越来越穷,大臣们倒是一个两个都富起来了,居然连后宫嫔妃们穿的都不如大臣家眷。
这不就是在说这些个大臣贪了大清的钱嘛,贪的皇室自个都快吃不起饭了。
康熙的怒气值在逐渐上升,看着文武大臣的眼神也开始不善起来了。
起初他以为大臣们家境贫寒,所以体贴他们,允许他们向国库借钱,甚至没想过要他们还。
结果他们倒好,私底下一个两个富得流油,还要来惦记他国库里的那三瓜两枣。
他就说怎么这些年,国库里的钱是一年比一年少,导致他都不敢再随便出去游巡了。
户部尚书更是动不动就给他来一个当朝痛哭,哭诉国库没钱,原来是这些国之蛀虫害了他,害了他的国库。
怒气上头的康熙直接就当场宣布,只要是向国库借过钱的,三天之内都必须还清,不然的话就洗干净脖子等死吧。
皇帝一怒,伏尸百万,更别说康熙八岁登基,朝中威严正盛,无人敢反驳他的话。
就连借了国库钱的皇子此时脑子里都在打转想怎么还上这笔钱了,钱他们是不缺,但短时间内要凑齐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时候就是考验他们母族和妻族的时候了,皇子没钱,但他额娘,他福晋有钱啊。
为了获得皇子的信任,捞一把从龙之功,恐怕这些个母族妻族都得勒紧裤腰带,倾家荡产都要把这笔钱凑出来。
在前排的赫舍里和明珠一个两个都面露难色,他们不仅要还家族借的钱,还要替自个所站队的皇子买单。
赫舍里和明珠一个支持的是太子,一个支持的是大阿哥,作为夺嫡的中坚人物,他们更不能因为借钱的缘故被御史参上一本。
他们不仅不能拖欠国库的欠款,还得以身作则第一个还,谁叫他们是长子和嫡子呢,他们都不还谁还想还。
进了自个口袋的钱还想再拿回去可没有那么容易,没看见历史上胤禛去催缴国库欠款的艰难程度了嘛。
有些人甚至为了不还钱直接扬言要在家门口吊死,这些可都是对大清有贡献的功臣,要是逼死了他们传出去坏的可是爱新觉罗的名声。
也就是现在康熙怒气上头,直接开骂要所有人还钱,不然这钱还真没那么好收回来。
在场最不愁的人就是太子和胤禛了。
胤禛是因为他的性格使然,导致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向国库借过钱的皇子,就连最小的十三十四都有向国库借钱的记录。
而太子则是有恃无恐,他欠的钱自有赫舍里氏和皇阿玛替他还,就算他要被皇阿玛废了又如何。
作为被康熙捧在手心几十年的太子殿下,吃穿用度都比康熙这个皇帝还要来的尊贵的胤礽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值得他发愁的事情。
喜欢看完天幕:九龙夺嫡的心思都没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看完天幕:九龙夺嫡的心思都没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