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在颠簸路面走走停停,从市区出发,已近两小时。
李朴靠在座椅上,揉了揉发麻的腿,再望窗外,景象骤变 —— 头上是接着地的蓝天白云,脚下是连着天的绿色草原。
浅绿交织的草叶,在干旱阳光下泛着淡灰,随地势起伏,像波浪翻滚的海洋,风从草原深处吹来,裹着干燥泥土气,透过半开车窗钻进车厢,驱散了几分闷热。
李朴的目光被草原生灵勾住。
成群大角牛低着头,慢悠悠啃草,角又粗又长,弯出漂亮弧度,深褐色皮毛沾着尘土。不远处,几只山羊混在牛群里,白影在枯黄草丛中格外扎眼,动作比牛灵活,时不时抬头警惕望向来车,随即又低头啃食。
可细看,李朴心里犯疑 —— 地上青草明明茂密,能没过牛羊蹄子,它们却大多瘦骨嶙峋。大角牛肋骨在松弛皮肤下隐约可见,走路迟缓;山羊腿细如竹竿,毛干枯杂乱,没了光泽。
他想起国内农村的牛羊,个个膘肥体壮,皮毛油亮,和眼前这些,像两个世界的生灵。
“是缺水吧?” 李朴暗自嘀咕。
约翰说过,达累斯萨拉姆雨季短,多数时候干旱,草原水源稀缺。或许这些牛羊看着有草吃,却难喝到足够的水,才饿成这样。他看着一只小山羊费力啃着高处草叶,小身子晃了晃,像随时会倒下,心里泛起一丝疼。
车又往前开了段,路边出现几个树枝茅草搭的简易棚子,该是牧民的临时住处。
一个穿红袍的黑人牧民坐在棚前,手里握根鞭子,目光望着远处牛羊群,神情像脚下土地般平静。他身边的孩子光脚,拿着葫芦做的水瓢,蹲在棚旁小水坑边,小心往水罐里舀水 —— 坑里水浑浊不堪,漂着几片枯草,孩子却像对待珍宝,一点不敢浪费。
李朴收回目光,靠在椅背上,心里五味杂陈。
他从没想过,这片看似辽阔壮美的草原,生存竟如此艰难。那些在他眼里充满诗意的景象,背后藏着牧民和生灵与干旱、贫瘠的抗争。想起自己在公司,还会因饭菜不合口抱怨,对比眼前,那些烦恼渺小得不值一提。
不知过了多久,车驶过一个缓坡,李朴再望窗外,瞬间怔住 —— 刚才还带几分浅绿的草原,不知何时彻底变成一片青翠,像块巨大的绿毯。更让他震撼的是,放眼望去已完全看不到城市边缘人和物的痕迹,只有公交车卡塔卡塔的声音,这片青草原一直铺到天边,与碧蓝天空无缝衔接,分不清草原尽头在哪,天空起点何处。
天空干净得没一丝云,像水洗过般,蓝得纯粹耀眼。
阳光洒在草原上,让青草绿意更鲜亮。远处偶尔有几只雄鹰盘旋,翅膀在阳光下泛着褐色光,给寂静草原添了几分生机。李朴看得出神,仿佛整个世界只剩这片草原与天空,没有城市喧嚣,没有工作烦恼,只有让人内心平静的辽阔。
他想起国内见过的草原照片,多是开发成景区的模样,有游客,有栈道,少了几分原始纯粹。而眼前这片,带着最本真的样子,苍茫、辽阔,又藏着一丝孤独,像在天地间静静存在了千百年,见证着岁月变迁。
“原来这就是非洲的草原。” 李朴在心里感叹。
之前听小丽说过塞伦盖蒂大草原的壮观,却没想到去项目部的路上,能见到这般心动的景象。他掏出手机想拍下这画面,按下快门才发现,照片根本展现不出眼前的万分之一 —— 那种震撼心灵的辽阔,唯有亲眼所见才能体会。
车继续在草原上行驶,李朴目光始终没离开窗外。
看着草原上的牛羊渐渐变少,看着青草原与碧蓝天一直铺到视线尽头,心里突然涌起奇妙感觉 —— 仿佛这条路永无尽头,草原尽头还是草原,天空尽头还是天空,而自己像在一幅无边画卷中穿行。
身边的黑人阿姨不知何时靠在座位上睡着,发出轻微鼾声。
车厢里其他乘客也大多闭目养神,只有司机还专注握着方向盘,时不时躲避路上的小坑。李朴轻轻推开窗户,让更多风灌进来,带着青草气息的风拂过脸颊,让他原本疲惫的精神瞬间振奋。
他低头看手机,谷歌地图显示,离姆库兰加 闹市区不到 15 公里。也就是说,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告别这片震撼的草原,投入工作。可他知道,草原的景象会永远留在心里 —— 那些瘦骨嶙峋却仍努力生存的牛羊,那些在贫瘠土地上坚守的牧民,还有这片与天空相连的辽阔草原,都让他对非洲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里有贫困与落后,却也有大自然最本真的壮美;有生存的艰难,却也有生灵们顽强的生命力。李朴深吸一口气,将窗外景象深深印在脑海,他知道,这次行程,不只是为谈成 50 台空调的订单,更是一场让他重新认识世界的旅程。
喜欢前往非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前往非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