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院子的电网,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两条土狗趴在门口,尾巴有气无力地扫着地面,昨晚的惊悸还没完全散去。
李朴揉着熬红的眼睛,刚把破碎的皮卡车窗用塑料布临时糊好,手机就响了。
来电显示是陌生号码,带着熟悉的华人语气:“是李朴吗?我是达市港口项目部的,要装 30 台空调,给海湾大桥施工队用,能不能尽快过来对接?”
“海湾大桥?” 李朴瞬间精神起来,这是达市的重点项目,能拿下这单,以后在基建圈都好立足,“能!我现在就过去!”
挂了电话,他冲进屋里喊张田和刘景:“港口项目部要 30 台空调,紧急订单,我先去对接,你们准备设备!”
张田刚煮好粥,递给他一个馒头:“吃点再走,别饿坏了。”
“来不及了,项目催得紧!” 李朴咬了一口馒头,抓起外套就往外跑,“中午不回来吃了!”
皮卡驶出院子,塑料布糊的车窗被风吹得 “哗啦” 响。李朴嚼着馒头,猛踩油门,朝着港口方向赶。
港口项目部在海边,工地里塔吊林立,卡车来来往往,尘土飞扬。
负责人王工戴着安全帽,握着他的手:“小李,可算来了!工人宿舍和办公室都要装空调,下周就得完工,不然工人住得太遭罪。”
李朴跟着他穿梭在工地里,量尺寸、定位置、算功率,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
太阳越升越高,晒得他头晕眼花,肚子也开始 “咕咕” 叫,早上那口馒头早就消化完了。
“王工,我先让工人送点饭过来,吃完咱们接着聊。” 李朴擦着汗,掏出手机给黑人员工哈桑打电话,“哈桑,帮我买两份当地饭,送到港口项目部,越快越好!”
半个多小时后,哈桑骑着摩托赶来,手里拎着两个锡箔盒,满头大汗:“李哥,饭买来了,当地最有名的乌咖喱!”
李朴接过锡箔盒,打开一看,里面是黄色的糊状食物,拌着几块炖牛肉和切碎的青菜,散发着淡淡的玉米香。
他摸了摸口袋,才发现没带筷子,尴尬地看向哈桑:“有筷子吗?”
哈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李哥,我们黑人吃饭不用筷子,用手抓!” 他说着,伸出右手,在饭盒里抓了一把乌咖喱,塞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
李朴看着他,犹豫了。
长这么大,他从来没用手抓过饭,总觉得别扭。
“试试,很好吃的!” 哈桑鼓励道,“只用右手哦,左手不能用。”
“为啥不能用左手?” 李朴好奇地问。
哈桑压低声音,神秘地说:“左手是用来洗屁股的,不卫生,用左手吃饭会被人笑话的!”
李朴愣住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说这种习俗。
他看着自己的右手,犹豫着伸过去,抓了一小把乌咖喱。
乌咖喱温热,带着细腻的口感,混着牛肉的香味,意外地好吃。他慢慢放开,用手抓着饭,越吃越香,不知不觉就把一盒饭吃完了。
“怎么样,好吃吧?” 哈桑笑着说,“我们从小就用手抓饭,习惯了。”
李朴点点头,擦了擦手上的油:“确实好吃,就是有点不习惯用手。” 他突然想起什么,指着工地角落的临时厕所,“对了,你们洗屁股,用什么洗?”
“厕所里有喷枪!” 哈桑说着,拉着他往厕所走。
临时厕所是简易的铁皮房,里面没有马桶,只有蹲坑。
每个蹲坑旁边,都挂着一个小喷枪,连着水管,开关一按,就会喷出细细的水流。
“拉完屎,就用这个喷枪冲屁股。” 哈桑演示着,按下开关,水流 “滋滋” 地喷出来,“要是没有喷枪,就放一个小水瓢,舀水冲,一样干净。”
李朴看着喷枪,心里觉得新鲜。
在国内,大家都用卫生纸,没想到在非洲,还有这样的习惯。他想起哈桑说左手洗屁股,忍不住问:“一定要用左手吗?”
“对!” 哈桑点点头,“这是规矩,右手吃饭,左手洗屁股,不能弄错。要是弄反了,会被人当成不懂礼貌的人。”
李朴恍然大悟,难怪刚才哈桑强调只用右手抓饭。
他看着喷枪,突然觉得,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有它的道理,入乡随俗,才能更好地融入这里。
回到工地,王工已经等在那里,手里拿着图纸:“小李,尺寸都量好了吗?什么时候能送货安装?”
“明天一早就送货,三天内保证完工!” 李朴拍着胸脯,刚才吃了饭,又了解了新鲜事,浑身都有了劲。
他和王工敲定细节,签好合同,才发现太阳已经西斜。
工地里的工人开始收工,三三两两地往宿舍走,有的还在讨论晚上吃什么。
李朴告别王工,开着皮卡往回走。塑料布糊的车窗被风吹得 “哗啦” 响,他却不觉得烦,心里满是欢喜。
这单 30 台空调的订单,虽然紧急,却充满了希望。
而且,他还学会了用手抓饭,了解了黑人的习俗,这也是一种收获。
回到院子,张田和刘景已经把设备准备好了,堆在院子里,整整齐齐。
“怎么样,订单谈成了?” 张田迎上来,递给他一杯水。
“谈成了!30 台,三天内完工!” 李朴喝着水,把用手抓饭和黑人习俗的事说了一遍,逗得张田和刘景哈哈大笑。
“你这小子,还学会用手抓饭了!” 张田笑着说,“下次也给我们带一份,尝尝当地的乌咖喱。”
刘景也笑着说:“入乡随俗,挺好。以后和黑人员工打交道,也能更亲近些。”
晚上,三人坐在院子里,看着监控画面,喝着啤酒。两条土狗趴在脚边,时不时蹭蹭他们的腿。
“虽然在非洲不容易,但每天都有新收获。” 李朴看着远处的路灯,心里充满了干劲,“明天开始,咱们又要忙起来了!”
张田和刘景点点头,眼里都闪着光。在这片土地上,虽然有危险,有困难,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李朴就带着工人,开着货车,载着 30 台空调,朝着港口项目部出发。
车窗外,草原渐渐变成了海边的沙滩,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 “哗哗” 的声音。李朴看着远方,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单生意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订单等着他们,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但他不怕。
因为他和张田、刘景一起,在这片遥远的非洲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打拼着属于他们的未来。每一次新的订单,每一次新的经历,都是他们成长的印记,都是他们在非洲奋斗的证明。
到了项目部,工人开始卸货、安装。李朴穿梭在工地里,指挥着工人,时不时和哈桑聊几句,学着用当地话和黑人员工交流。阳光虽然刺眼,但他心里却暖暖的,充满了希望。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又让哈桑买了乌咖喱,熟练地用右手抓着吃。周围的黑人员工看到了,都笑着给他竖大拇指,觉得他 “很接地气”。
李朴看着他们,心里明白,想要在非洲做好生意,不仅要靠靠谱的产品和服务,还要尊重当地的习俗,融入当地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才能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夕阳西下,第一台空调安装完毕,冷风 “呼呼” 地吹出来。工人笑着说:“李哥,这空调真凉快!有了它,晚上就能睡个好觉了!”
喜欢前往非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前往非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