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雪后初晴。昨夜的琼瑶碎玉将紫禁城装点得银装素裹,澄澈的阳光洒在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目的金辉,映衬着朱墙愈发肃穆。
苏晚棠换上一身月白色暗织缠枝莲纹的素雅宫装,外罩一件半旧的银鼠皮坎肩,发髻间只簪了一支素银点翠梅花簪。
茯苓小心翼翼地提着一个双层红木雕花食盒,主仆二人踏着清扫过的洁净宫道,前往慈宁宫请安。
慈宁宫正殿内,沉水香与檀香的气息交织缭绕,氤氲出庄重宁谧的氛围。
苏晚棠随引路太监入内时,殿中已侍立着几位低阶嫔妃,屏息静气,陪着上首的太后说话。
安嫔也在其中,见到苏晚棠进来,投来一个友善的目光,微微颔首。
太后端坐于紫檀凤榻之上,身着深紫色缂丝金凤穿云纹常服,虽年逾五旬,鬓角染霜,但眉目间沉淀着岁月赋予的雍容与威仪,不怒自威。
只是此刻,这位后宫最尊贵的女人正微微颦蹙着远山黛眉,一手以指腹轻轻按压着右侧太阳穴,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倦怠与隐忍的痛楚,连带着殿内的空气都仿佛凝重了几分。
“臣妾贵人苏氏,恭请太后娘娘圣安,娘娘万福金安。” 苏晚棠行至殿中,依足规矩,行大礼拜见,声音清越而恭敬。
“起吧。”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沙哑,目光落在苏晚棠身上,“哀家听闻你素来体弱,如今大雪方霁,寒气尤重,身子可还安泰?” 话语间有关切,也带着上位者对“病弱”妃嫔惯有的审视。
“臣妾谢太后娘娘垂询挂念。”苏晚棠缓缓起身,低眉垂目,姿态恭谨,眼角的余光却如最敏锐的探针,精准地捕捉到太后眉宇间那抹深藏的痛色和按压太阳穴的手指微颤。
与此同时,一行唯有她能见的金色小字,清晰地浮现在太后额角:
【目标:太后。状态:偏头痛急性发作(外感风寒,引动肝风上扰)。建议:疏散风寒,平肝熄风,通络止痛。推荐方:天麻川芎炖鳙鱼头汤(温服,忌寒凉)。】
果然!与系统之前提供的线索吻合!
苏晚棠心中一定,莲步轻移,上前半步,声音温婉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医者关切:“回禀娘娘,臣妾蒙娘娘洪福,尚算安好。只是……臣妾观娘娘凤颜,似有倦怠之色,可是凤体微恙,为头风所扰?” 她微微抬眸,眼神清澈而真诚,“臣妾于调理之道略知一二,尤善以温补药膳缓释头风之症。今日斗胆,带了一盅新熬的‘天麻川芎炖鳙鱼头汤’来。此汤性味甘平,能祛风散寒,平肝定眩,通络止痛,最宜此风寒未退时节温养。娘娘凤体尊贵,若肯赏脸略尝一二,或可稍解烦忧,便是臣妾天大的福分了。”
说罢,她示意茯苓将食盒打开。
茯苓会意,动作轻柔地揭开食盒上层。
刹那间,一股极其醇厚鲜香、又混合着淡淡药草清芬的气息,如同破云而出的暖阳,强势地冲散了殿内沉滞的香氛!
那香气层次分明——鱼汤的浓鲜、天麻的草木微辛、川芎的独特辛香完美融合,温润馥郁,直沁心脾。
光是闻着,便觉精神为之一振,口舌生津。
太后原本被头痛折磨得有些昏沉的头脑,被这霸道而诱人的香气一激,竟似注入一股清流,混沌感消散不少。
她略显诧异地抬眼,望向食盒中那只温润如玉的白瓷炖盅。
只见盅内汤色奶白如脂,浓稠挂壁,一颗硕大肥美的鳙鱼头半隐半现,汤面上漂浮着几粒红艳的宁夏枸杞和几点翠绿的葱花,色、香皆已臻上乘。
侍立太后身侧的心腹嬷嬷陈嬷嬷,见太后凤目微亮,露出兴味,立刻心领神会,取过一只小巧的甜白釉玉碗,用银勺仔细撇开浮油,盛了小半碗清亮温热的汤,小心翼翼奉至太后面前。
太后伸出戴着赤金嵌翡翠护甲的纤手,执起玉勺,舀起一勺汤,轻轻吹散热气,送入口中。
温润醇厚的汤汁滑过舌尖,鲜香瞬间在口腔弥漫开来,竟无丝毫鱼腥土气!天麻的微苦与川芎的辛香被巧妙调和,只余下温煦熨帖的口感,仿佛一股暖流,顺着咽喉温柔地滑入腹中。
紧接着,一股融融暖意自胃脘升腾,缓缓游走四肢百骸,连带着原本如同被铁箍紧勒、阵阵抽痛的太阳穴,竟也神奇地感到一丝松快!那股沉重如山的压迫感,似乎也悄然减轻了几分。
“嗯……” 太后放下玉勺,长长地、舒缓地吁出一口郁结之气,紧锁的眉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开来,略显苍白的脸上也终于浮现出一抹真切的、舒心的笑意。
她看向苏晚棠,语气明显和煦了许多:“苏贵人,你这汤……果然有几分门道!鲜香温润,饮之通体舒泰,这恼人的头痛,也确乎轻快了些。难为你如此用心,哀家心领了。”
殿内侍立的几位嫔妃见太后展颜,压抑的气氛顿时一松,纷纷出言附和:
“苏妹妹心思灵巧,孝心可嘉!”
“这药膳香气便如此诱人,难怪太后娘娘喜欢!”
“苏贵人真真是兰心蕙质!”
安嫔也鼓起勇气,细声细气地补充道:“回太后,苏妹妹的药膳……确实极有效验的。”
她想起了女儿咳疾痊愈之事,眼中满是感激。
苏晚棠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姿态,闻言深深福礼:“太后娘娘凤体安康,乃六宫之福,社稷之幸。臣妾微末之技,能得娘娘金口一赞,已是莫大荣宠,岂敢居功。”
太后心情舒畅,看着眼前这位身姿纤弱、举止得体、又精通调理之道的苏贵人,越看越觉得顺眼合意。
她略作沉吟,凤目中闪过一丝决断,对陈嬷嬷温声道:“去,将哀家枕边那串翡翠佛珠取来。”
陈嬷嬷微露讶色,随即恭敬应道:“嗻。” 转身步入内室,不多时,捧出一个紫檀木嵌螺钿的精致小盒。
盒子开启,只见一串由十八颗大小均匀、浑圆饱满的翡翠珠子串成的佛珠静静躺在明黄锦缎之上。
那翡翠水头极足,色如初春新柳,又似深潭凝碧,翠色欲滴,晶莹剔透,毫无瑕疵。
珠子以柔韧的金线贯穿,下方坠着同料所雕的莲台佛头,古朴雅致,宝光内蕴,一望便知是价值连城的宫闱至宝!
太后亲自伸出手,从锦缎上拈起那串触手生温、却又带着一丝沁凉的佛珠,对苏晚棠温言道:“苏贵人,近前来。”
苏晚棠依言上前,在太后榻前一步之遥处恭敬站定。
太后将佛珠轻轻放入苏晚棠掌心,那沉甸甸的份量与温润的触感令苏晚棠心头微震。
“哀家瞧着你是个有孝心、懂进退、也知晓调养之道的孩子。” 太后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睿智,“这串佛珠,随哀家礼佛诵经多年,日日摩挲,也算沾染了几分佛性禅意。今日,便赐予你了。”
她目光温和地注视着苏晚棠,“愿你持身以正,心性澄明,在这九重宫阙之中,守得住本心,寻得一份安宁。闲暇时捻动此珠,默诵心经,或可助你静心凝神,不为外物所扰。”
殿内霎时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嫔妃的目光都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钉在那串流光溢彩的翡翠佛珠上!
震惊、难以置信、以及浓得化不开的艳羡几乎要溢出眼眶!这……这可是太后贴身多年的心爱之物!意义早已超越其本身价值,代表着无上的恩宠与认可!
苏晚棠也怔住了,掌心传来的温凉触感仿佛带着某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她立刻屈膝,行大礼叩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与郑重:“臣妾叩谢太后娘娘天恩厚赐!此珠乃佛门圣物,蒙娘娘垂爱,臣妾必当日日供奉,时时持诵,谨遵娘娘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定以此珠为鉴,修身养性,不负娘娘期许!”
“嗯,是个懂事的。起来吧。”太后满意地点点头,看着苏晚棠的眼神愈发和蔼,透着一丝难得的亲近,“哀家有些乏了,你们都跪安吧。”
“臣妾等告退,愿太后娘娘凤体安康!”众嫔妃齐声行礼,恭敬地鱼贯退出慈宁宫。
苏晚棠将那串沉甸甸、光华流转的翡翠佛珠紧紧握在掌心,走出慈宁宫大门。
冬日的暖阳洒下,落在翠色欲滴的珠子上,折射出温润内敛、却动人心魄的碧色光华。
一行只有她能见的金色小字悄然浮现:
【物品:太后贴身翡翠佛珠(长期浸染特制安神解毒药汁)。状态:微弱药效残留(辟邪安神+1)。备注:关键剧情道具,请妥善保管,未来可触发特殊事件。】
苏晚棠心中豁然开朗!这不仅是太后恩宠的象征,一件珍贵的护身符,更是一件蕴含着特殊力量的“道具”!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佛珠缠绕在纤细的皓腕上。翠色映衬着雪白的肌肤,更显其剔透无瑕。
这一趟请安,收获之丰远超预期!不仅成功在太后心中奠定了“懂事、有孝心、懂调理”的正面形象,更意外获得了这件意义非凡的宝贝,为未来可能掀起的惊涛骇浪,提前锚下了一根沉甸甸的定海神针!
只是,这份突如其来的、来自后宫最顶峰的恩赏,落在某些人眼中,恐怕就绝非仅仅是“恩赏”那般简单了。
苏晚棠抬眸,望向紫禁城湛蓝如洗、却暗藏风云的苍穹,唇边缓缓勾起一抹清浅而意味深长的弧度。
这深宫的风,起于青萍之末,终将……搅动池水了。
喜欢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