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东暖阁内,晨光透过支摘窗上的明瓦纸,细细碎碎地洒在光亮如镜的金砖地面上。
三公主萧澜穿着一身杏子黄的缠枝莲纹小旗袍,外罩一件石青色的琵琶襟小坎肩,端正地坐在一张特地为她打制的紫檀木矮书案前。
那双穿着软底绣花鞋的小脚丫,正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晃荡着,显示出小主人努力维持端庄下的那点活泼天性。
“b—p—m—f—!” 萧澜仰着小脸,声音清脆响亮,跟着坐在对面的母亲一字一句地念着。
皇后苏晚棠今日穿着一袭家常的湖蓝色缎绣玉兰蝴蝶衬衣,头上只松松挽了个髻,簪着一支素银点翠扁方,并几朵新鲜的玉兰花,通身的气度却比珠环翠绕时更显温婉沉静。
她手里拿着厚厚一叠自制的硬纸卡片,那纸是上好的宣纸裱糊而成,边缘裁剪得整整齐齐,每一张上面都用工整的馆阁体写着一个奇特的符号,背面则配着相应的简笔画。
“澜儿念得真好,” 苏晚棠眉眼含笑,声音柔和,“看,这个念‘m’,像不像两扇小门?” 她将卡片翻转,背面用细毫勾勒出两扇门扉的轮廓,门缝处还俏皮地探出半个小童的脑袋。
萧澜伸出胖乎乎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点着那图画,奶声奶气地学舌:“门……m……”
侍立在一旁的茯苓和白芷,也忍不住悄悄跟着默念。
茯苓凑到白芷耳边,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钦佩:“主子这法子真是绝了!比咱们小时候,跟着先生死记硬背那些‘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可有意思多了。您瞧公主,学得多起劲!”
白芷手里正理着一束新晒干的艾草,闻言也点头,眼中闪着光:“谁说不是呢。这才几天功夫,‘人(rén)参(shēn)’、‘当(dāng)归(gui)’这几个字,公主竟能连着拼音磕磕绊绊地认下来了。连带着我,往日里只认得几个常用的字,如今看着这拼音,竟也觉得那些笔画繁复的字,没那么吓人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爽利却不失规矩的脚步声,伴随着环佩轻响。
帘子一挑,丽妃楚明玉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她今日穿着一身绛紫色团花牡丹纹的旗袍,梳着大拉翅,头上戴着赤金点翠的大扁方并几朵硕大的绢花,端的是明艳照人。
她入内先规规矩矩地向皇后行了礼:“给皇后娘娘请安。”
苏晚棠笑着抬手:“快起来吧,今儿个怎么得空过来了?”
丽妃起身,目光立刻被书案上那些奇特的卡片吸引了去。
她凑上前,弯下腰,仔细端详了半天,那双英气的眉毛拧了起来,脸上写满了困惑与好奇:“皇后娘娘,您这教的是哪门子符咒?弯弯曲曲的,瞧着比萨满法师画的还稀奇?”
苏晚棠被她这比喻逗得“噗嗤”一笑,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揶揄:“什么符咒,这叫‘拼音’,是辅助认字的工具。比如你‘丽妃’两个字,” 她说着,执起一旁的紫毫笔,在雪浪纸上流畅地写下“Li Fēi”两个拼音,“用这个拼出来,便是如此读法。”
丽妃瞪大了那双凤眼,几乎是趴在了纸上,手指顺着那字母的笔画虚划着,嘴里喃喃念着“了……意……丽?”,半晌,她直起身,用力揉了揉额角,语气带着几分武将家特有的直率坦诚:“哎哟喂,这可真是比练一套刀法还费脑子!瞧着就眼晕。”
她话锋一转,却又透出些务实来,“不过……陛下前儿个让我协理部分宫禁文书,那些字认得我,我可不认得它们,闹了好些笑话。若是这劳什子……拼音,真能帮我认全了奏报上的字,免得被底下人糊弄,那本宫咬咬牙,也得学它一学!”
原来,萧景珩见丽妃虽不通文墨,但行事果决,明察秋毫,便将部分宫禁巡查与物资核验的文书工作交给了她协理,意在用人所长,却也着实让这位将门之女头疼不已。
这时,萧澜见到丽妃,也不认生,举着一张画着佛祖侧面简笔画的卡片(对应“f”音),献宝似的递过去,口齿清晰地说道:“丽娘娘,念,‘fo’!”
丽妃接过卡片,看着背面那线条简练却意态慈悲的佛像,又看看正面那个“f”,脸上神色变幻,最终化为一声叹息,轻轻捏了捏萧澜的小脸蛋:“好澜儿,真聪明。比你丽娘娘强多了!”
这番动静,早已有机灵的小太监报到了乾清宫。
下了早朝,处理完几件紧急政务的萧景珩,便也信步来到了坤宁宫。
他摆手制止了宫人的通报,悄然站在暖阁门外,透过珠帘缝隙,看着里面其乐融融的景象。
只见他的小女儿端坐案前,他的皇后耐心引导,他的丽妃在一旁抓耳挠腮,几个贴身宫女也看得目不转睛。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苏晚棠身上,看着她因专注教学而微微泛红的脸颊,看着她眼神中那种不同于管理六宫时的、一种纯粹的智慧与温柔交织的光芒,心中不由得一动。
他掀帘而入,众人忙起身行礼。
萧景珩扶起苏晚棠,又示意众人起身,走到书案前,拿起几张拼音卡片看了看。
“皇阿玛!” 萧澜见到父亲,立刻从椅子上溜下来,像只欢快的小鸟儿扑过去,抱住父亲的腿,然后仰起头,指着卡片,努力地展示学习成果:“r—én—人,sh—ēn—参!人参!”
萧景珩弯腰将女儿抱起,目光却看向苏晚棠,眼中带着审视与深思:“棠棠,朕观你这拼音之法,看似符号简单,排列亦有一定之规,似乎……蕴含着一套化繁为简的至理?”
苏晚棠心中暗赞皇帝敏锐,她斟酌着语句,尽量用符合这个时代认知的方式解释:“陛下明鉴。此法妾身亦是偶然思得,旨在将天下字音,归纳为数个固定声母与韵母,孩童只需熟记这数十符号及其拼读规则,见字即可尝试拼读,虽不能尽解其意,却能助其快速识字,打破‘先生教一字,学生识一字’的窠臼。”
她顿了顿,观察着皇帝的神色,继续道:“譬如蒙童开蒙,若先习得此拼音,即便先生不在身旁,手持书本,亦能自行揣摩读音,久而久之,识字之速,或可倍增。” 她拿起为萧澜准备的、注了拼音的《三字经》手抄本,“澜儿如今,已能自行拼读前面数句了。”
萧景珩接过那本特殊的三字经,看着熟悉的文字旁边那些细小的拼音符号,再看向女儿那亮晶晶的、充满成就感的眼睛,心中波澜渐起。
他自幼饱读诗书,深知启蒙之艰。
多少聪慧孩童,因启蒙方法枯燥或师资匮乏而蹉跎岁月。
若此法果真有效……
他负手而立,在暖阁内踱了几步,窗外是初夏明媚的阳光,殿内是女儿稚嫩却清晰的拼读声。
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苏晚棠,语气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有利民生教化之事,再难,也当试行。朕看,此法或可先在宫内幼学及宗室学堂中,择机试行。看看成效,再议其他。”
苏晚棠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眼中泛起真切的笑意。
她知道,在这个恪守祖制的时代,任何变革都非易事,尤其是涉及“文教”根本。
皇帝能有此开明态度,已是迈出了最难的一步。
她敛衽行礼:“妾身遵旨。定当妥善安排,必不使陛下失望。”
丽妃在一旁听得半懂不懂,但见皇帝神色郑重,也知此事非同小可,忙道:“陛下圣明!若真能让孩子们读书容易些,那可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臣妾……臣妾也愿跟着皇后娘娘学学!”
萧景珩看着她那副“视死如归”的表情,不由莞尔,又看向书案前重新坐好,拿着拼音卡片,小嘴无声默念的女儿。
三公主萧澜这看似寻常的拼音启蒙课,便在帝后二人的默契与展望中,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开圈圈涟漪,悄然孕育着一场未来可能席卷朝野教育观念的巨大变革。
而这变革的起点,就在这坤宁宫弥漫着淡淡药香与书香的和煦晨光里。
喜欢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