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苹果酱车间的机器刚转了两天,空气中还飘着熟苹果的甜香,林舟正和二柱调试灌装机的计量阀,就听见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三个穿藏青色制服的人举着“县市场监管局”的工作证走进来,为首的高个男人眉头皱得很紧,目光扫过车间就直奔操作台,手里还攥着包无菌棉签。
“这设备多久清洁一次?”高个男人没等林舟开口,就用棉签蹭了蹭灌装机的缝隙,棉签上沾了点浅灰色的痕迹——那是早上刚调试时残留的苹果泥,林舟本来准备中午停机后彻底清理。“你看这油污,明显不符合食品生产标准!”男人把棉签举到林舟面前,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还有墙角的原料架,苹果筐没垫防潮板,万一受潮变质怎么办?”
林舟赶紧解释:“张科长,这不是油污,是刚粘的苹果泥,我们每两小时会擦一次;原料架的防潮板早上被拉去晒了,马上就拿回来。”他边说边指操作台旁的清洁记录表,上面密密麻麻写着“9:00 擦拭设备”“10:30 清理地面”的记录,还有村民的签字。可张科长连看都没看,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责令停工整改通知书》,“啪”地拍在桌上:“别跟我扯这些,现在就停工,整改完了再申请复检,不合格就别想开工!”
旁边的年轻科员偷偷看了眼手机,林舟瞥见屏幕上弹出的消息:“赵厅让尽快处理,别留余地。”他心里一沉——果然是赵凯的舅舅在背后施压。二柱气得撸起袖子想争辩,林舟赶紧拉住他,指尖在二柱胳膊上捏了捏,示意他别冲动。“行,我们配合整改。”林舟拿起笔,在通知书上签了字,目光却牢牢记住了张科长工作证上的编号,还有他手机屏幕上的消息内容——这些都是证据。
张科长见林舟签字,脸色稍缓,却又丢下一句:“整改期限就三天,超期没通过,这车间能不能开,就不好说了。”说完带着人转身就走,路过原料架时,故意用肩膀撞了下苹果筐,几个苹果滚到地上,没人回头捡。林舟蹲下来捡苹果,指尖擦过地面的苹果汁,心里清楚:这不是普通的检查,是冲着把车间逼停来的。
第二幕
“这明摆着是故意找茬!三天整改?他们就是不想让咱开工!”村委会的长凳上,王大爷气得拍了桌子,手里的旱烟杆都抖了抖,“我早上还看见张科长跟赵凯的司机在村口饭馆吃饭,肯定是收了好处!”围坐的村民们也跟着附和,二柱攥着拳头说:“不行咱就去县门口闹,让大家评评理,凭啥不让咱正经做买卖!”
林舟坐在桌首,面前摆着那张停工通知书,还有刚打印出来的《食品生产车间卫生标准》。他抬手压了压,让大家安静:“闹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就是想让咱冲动犯错,好把事闹大,彻底封了车间。”苏晓从包里掏出一叠纸,分发给村民:“这是我刚从网上找的车间卫生规范,还有咱们之前的清洁记录,只要按标准改,他们挑不出错。”
纸上用红笔圈出了“设备清洁频次”“原料存放要求”的条款,苏晓指着其中一条说:“你看,规范里没说必须用防潮板,只要离地10厘米就行,咱们现在就找木板垫高苹果筐;设备缝隙的清洁,咱们请专业的清洁公司来做,拍视频留证,让他们没话说。”她顿了顿,看向林舟:“还有,我联系了上次帮咱们做质检的机构,让他们明天来做个临时检测,出份合格报告,就算他们挑刺,也有依据。”
林舟看着苏晓手里的文件,又看了看村民们渐渐平静的脸,心里暖了暖。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按下播放键——里面是刚才给张科长打电话的录音,张科长在电话里不耐烦地说:“这是上面的意思,你整改也没用,除非有人打招呼。”“这录音就是证据。”林舟把手机收起来,“我已经发给省厅的同志了,他们说会调查监管局是否违规干预。”
村民们听了,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李大婶站起来说:“清洁公司要钱吧?俺家存了点钱,先拿去用,不能让车间停了。”其他村民也跟着说要凑钱,林舟赶紧摆手:“钱不用大家凑,之前预售的钱还剩点,够请清洁公司的。”苏晓端来刚煮好的苹果茶,给每个人倒了一碗:“大家别慌,只要咱们按规矩来,他们找不到茬,就没法一直卡着咱们。”茶碗里的热气飘起来,模糊了大家的脸。
第三幕
第二天一早,清洁公司的人就带着专业工具来了,高压水枪冲设备缝隙,消毒喷雾喷遍每个角落,连地面的瓷砖缝都用牙刷刷得干干净净。林舟拿着手机,从车间入口拍到操作台,每个清洁步骤都录得清清楚楚,苏晓在旁边用笔记本记时间:“10:00 高压清洁灌装机”“10:45 消毒原料架”“11:30 检测地面菌落数”。
王小丫带着几个孩子来帮忙,手里拿着小抹布,踮着脚擦操作台的边缘:“林哥哥,这样擦,他们就找不到脏的地方了吧?”林舟蹲下来,帮她把抹布拧干:“对,咱们擦得比家里的桌子还干净,让他们挑不出错。”孩子们的笑声混着清洁机的嗡鸣声,车间里的气氛没了昨天的压抑,多了点较劲的认真。
下午,省厅的工作人员悄悄来了,没惊动县监管局,只在车间里转了一圈,看了清洁记录和视频。临走时,工作人员拍了拍林舟的肩膀:“你们做得很规范,张科长那边我们已经找他谈过了,他不敢再乱来了。复检的时候别担心,我们会盯着。”林舟把之前拍的张科长和赵凯司机吃饭的照片,还有通话录音交给工作人员:“麻烦你们了,不仅是为了车间,也是为了不让这些人再欺负其他村子。”
第三天复检,张科长带着人来,脸色比上次难看。他绕着车间走了一圈,用棉签蹭了设备缝隙,又翻了清洁记录,还查了原料的检测报告,没找到一点问题。“行了,整改合格,可以开工。”他丢下这句话,转身就走,连多余的话都没说。二柱凑到林舟身边,小声说:“你看他那样,肯定是被省厅说过了,没底气了。”
林舟看着重新转动的灌装机,苹果酱顺着管道流进玻璃罐,琥珀色的酱体里还能看到果肉颗粒。苏晓走过来,递给他一罐刚灌好的苹果酱:“尝尝,这是咱们整改后出的第一罐,比之前的更甜。”林舟拧开盖子,尝了一口,甜里带着点韧劲儿——就像他们这段时间的坚持,不管被怎么打压,只要守住规矩、守住初心,就总能熬出头。他把罐子举起来,对着阳光看:“这罐得留着,是咱们赢的第一仗。”
第四幕
晚上,林舟收到省厅的消息:“赵凯舅舅(省文旅厅副厅长)因涉嫌违规干预地方执法,已被暂停职务,接受调查。”他把消息给苏晓看,苏晓笑着抱住他:“你看,正义虽晚但到。”林舟却没完全放松,他翻出手机里张科长的工作证照片,还有赵凯舅舅的干预记录,存进加密文件夹:“这只是开始,赵凯和刘鹏的事还没结,张建军也快出狱了,咱们得准备好。”
苏晓靠在他肩上,看着窗外车间的灯光:“不管他们来多少茬,咱们都有村民支持,有省厅帮忙,不怕。”林舟摸出那个苹果钥匙扣,里面的U盘还在——里面存着当年举报张建军的证据,现在又多了赵凯、赵凯舅舅的证据。他轻轻捏了捏钥匙扣,心里清楚:乡村振兴的路从来不是平的,有刺,就得拔;有坎,就得跨。
(第六章完)
喜欢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