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渠工程推进至第二个月,天枢城的“治理闭环”尚未完全成型,潜藏的沉疴便集中爆发。乔郓的系统面板持续弹出预警:【称帝进度95%,但治理漏洞暴露:基层执行偏差、跨域司法失衡、工程腐败滋生,宗社盟借机渗透,若不建立长效监察机制,前期整改成果将付诸东流】。
最先爆发的是“分流渠溃堤事件”——青川分流渠中段突然决堤,浑浊的河水冲毁了下游的草原牧场与中原麦田,数十户牧民的牛羊被冲走,农民的秧苗浸泡在水中,损失惨重。更令人愤怒的是,现场勘察发现,决堤处的木材是劣质松木(而非规定的南方香楠木),水泥(中原与西域矿物粉混合制成)比例失衡,明显是偷工减料。
“中枢说用最好的材料,结果都是破烂!乔郓是想让我们草原和中原两败俱伤!”受灾的草原牧民拿着被冲断的松木,情绪激动地聚集在分流渠旁。中原农民也怨声载道:“秧苗淹死,今年收成没了,这日子怎么过?”宗社盟的细作混在人群中,偷偷散布:“乔郓只重表面工程,不管百姓死活,称帝后更会压榨我们!”
几乎同时,西域商人阿里木的“跨域冤案”浮出水面——他在中原商埠收购丝绸时,被本地商户诬告“盗窃名贵云锦”,中原地方官未经跨域取证,便判处阿里木赔偿十倍损失,还要关押三月。阿里木的族人带着西域首领的信函赶往中枢申诉,却因“跨域司法无统一取证标准”,被中原司法部门与西域司法部门互相推诿,迟迟无法重审。“五域同律是假,中原官官相护是真!”阿里木的族人在中枢府外举着诉状,引来大量跨域商户围观。
雪上加霜的是,关税执行端出现“暗箱操作”——沙里温在核查商埠单据时发现,天枢城近郊的基层关税官张税,利用职权篡改单据,将“奢侈品关税”(针对琉璃、玉石)偷偷转嫁给“民生商品”(粮食、布匹),导致商户进货成本暴涨。更严重的是,张税与宗社盟成员私下勾结,将截留的关税银运往宗社盟的秘密据点,证据直指宗社公的亲信。
三大事件如同三块巨石,砸向刚刚缓和的五域关系。草原首领呼兰带着受灾牧民代表,西方部落使者陪着阿里木的族人,南方商户首领联合中原商户,齐聚中枢府,要求乔郓给出明确答复。“工程腐败、司法不公、关税舞弊,这就是你说的治理?”呼兰的语气带着失望,“若连这些都解决不了,称帝只是空谈!”
乔郓深知,这已不是单纯的“宗社盟煽动”,而是中枢治理的“沉疴显形”——之前只制定了宏观制度,却缺乏对基层执行的监督,没有统一的跨域司法流程,也没有工程质量的追溯机制,给了宗社盟可乘之机。系统深度分析:【需建立“五域监察署”,整合监察、审计、司法力量,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整改”闭环,同时直面沉疴,不回避、不遮掩,方能赢得五域信任】。
乔郓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当即宣布三项决定,全程公开透明:
一、成立五域监察署,直击治理漏洞
任命耶律清为监察署总长,抽调五域贤才组成“专项监察组”,赋予三项核心权力:
- 工程监察权:核查所有中枢主导工程的材料、账目、施工流程,建立“材料溯源制”(每批材料需标注产地、供应商、验收人);
- 司法监察权:接管跨域冤案重审,制定《跨域司法取证标准》,要求跨域案件需两地司法人员共同取证、联合审判;
- 关税监察权:审计所有商埠关税单据,建立“关税公示墙”,每日公示收支明细,接受商户监督。
监察署的办公地点选在天枢城最繁华的商埠旁,大门敞开,任何人都可投递举报信,墙上张贴着监察组成员的姓名、职责与联系方式,完全公开化。
二、分头处置三大事件,用事实平息民愤
乔郓亲自带队,与能臣分工协作,全程邀请五域代表监督:
- 分流渠事件:由鲁墨牵头,监察组跟进。鲁墨带着工匠现场查验,确认是施工队与基层官员勾结,用劣质材料替换香楠木,水泥比例也未按标准执行。监察组迅速抓获施工队头目与验收官员,查出他们收受宗社盟贿赂的证据。乔郓当场宣布:“三个月内重建决堤段,所用材料全程直播公示;受灾牧民与农民由中枢发放双倍补偿,补偿款从关税盈余中支出;涉事人员从严惩处,抄没财产补充水利经费。”
- 阿里木冤案:由耶律清牵头,联合中原与西域司法人员重审。监察组发现,原告商户与张税是亲戚,所谓“盗窃”是诬告——阿里木收购的云锦是合法交易,原告想低价强买不成,便勾结官员栽赃。耶律清按《跨域司法取证标准》,重新收集人证、物证,当庭宣判阿里木无罪,原告与涉事官员被判处流放,同时向阿里木赔偿损失、公开道歉。
- 关税舞弊事件:由沙里温与周壮联合处置。沙里温审计所有单据,锁定张税的舞弊痕迹;周壮带领天枢卫突袭宗社盟的关税银藏匿点,缴获赃银与联络密信。张税被押赴商埠公开审判,判处劳役终身,关税舞弊所得全部退还商户,同时推行“商户监督员”制度,由五域商户各选代表,参与关税核查。
三、深入基层听民意,修补治理细节
处置完事件后,乔郓没有返回中枢府,而是带着小豆子和阿古拉,深入受灾的草原牧场、中原农田,走访蒙冤的西域商人、被压榨的商户,记录下一个个“治理盲区”:
- 在草原牧场,牧民反映“分流渠虽好,但缺乏日常维护机制,担心日后再出问题”;
- 在中原农田,农民提出“水利补贴发放太慢,受灾后等不及补偿款买种子”;
- 西域商人阿里木建议“跨域案件应设立快速通道,不能让商户在两地司法间来回奔波”;
- 南方商户首领提议“建立商户信用体系,避免诬告陷害事件重演”。
小豆子的“五域民生图鉴”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百姓的诉求,阿古拉则画下了分流渠的维护漏洞、关税公示的细节缺陷。乔郓将这些诉求整理成册,在中枢府召开“治理修补会”,让五域首领、能臣、百姓代表共同商议,补充完善制度:
- 设立“水利维护署”,由五域牧民与农民代表共同参与,每月巡查渠道,经费从水利工程结余中列支;
- 建立“应急补偿机制”,中枢预留三成关税盈余作为应急资金,受灾后三日内向百姓发放补偿款;
- 跨域司法设立“三日响应制”,接到申诉后三日内必须启动联合调查,逾期问责;
- 推行“五域信用码”,商户、官员、百姓都有专属信用记录,诬告、舞弊、腐败等行为将记入信用码,影响跨域交易与任职。
宗社盟本想借治理沉疴搅乱五域,却没想到乔郓直接“刀刃向内”,不仅解决了事件,还建立了监察与修补机制,让百姓看到了中枢解决问题的决心。之前被煽动的人群逐渐散去,甚至有百姓主动向监察署举报宗社盟的细作,宗社盟的渗透之路被彻底阻断。
一个月后,分流渠重建完工,香楠木材料、标准水泥比例全程直播,五域代表现场验收,再也无人质疑;阿里木的冤案平反后,跨域司法案件的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商户们安心经营;关税公示墙与商户监督员制度落地,舞弊行为再无生存空间。乔郓的系统面板弹出提示:【五域治理闭环成型,监察机制有效运转,民生满意度92%,商户信任度94%,军心稳定度96%,称帝进度98%。剩余2%需解决:宗社公残余势力、跨域文化融合差异】。
这天,监察署收到一封特殊的举报信,来自宗社庄的一名仆役,举报宗社公藏匿在天枢城西南的“隐龙谷”,正计划在分流渠最终验收当日,发动最后一次袭击,炸毁渠道核心枢纽。乔郓召集周壮与陈策,制定围剿计划:“宗社公已是强弩之末,此次围剿务必彻底,不留后患,但要注意保护谷内无辜村民。”
周壮带领天枢卫,在小豆子和阿古拉的指引下(两人之前随监察组走访时,绘制过隐龙谷的地形),悄悄包围隐龙谷。陈策设计“声东击西”之计,让骑兵部在谷口佯攻,吸引叛军注意力,斥候部则从谷后密道潜入,控制了炸药库。宗社公见大势已去,想点燃炸药自尽,却被周壮一枪击碎炸药引线,当场擒获。
围剿行动干净利落,谷内无辜村民毫发无损,宗社盟的最后残余被彻底肃清。系统提示:【宗社盟覆灭,五域外部威胁解除,称帝进度99%。剩余1%:跨域文化融合需时间沉淀,无需急于求成】。
当晚,五域首领再次齐聚中枢府,联名请求乔郓尽快举行加冕大典。“乔公,如今治理有监察,民生有着落,外患已肃清,五域同心同德,称帝之事已无任何阻碍!”西方部落使者语气恳切。李善也补充道:“臣已选定吉日,下月初一便是‘天枢盛世吉日’,适合昭告天下,登基称帝。”
乔郓望着殿外的天枢城,灯火通明,商户安心交易,百姓安居乐业,天枢卫巡逻有序,监察署的灯光依旧亮着——那是五域治理的“眼睛”。他沉吟片刻,缓缓道:“称帝可以,但大典要简办,不搞铺张浪费,省下的钱财用于修建五域学堂与医馆。另外,朕登基后,五域监察署的权力不变,仍可监督中枢,包括朕在内,任何人不得干涉监察。”
五域首领齐声应诺,殿内响起热烈的掌声。小豆子和阿古拉跑过来,手里捧着最新的“五域治理图鉴”,上面画着监察署、水利维护署、跨域司法庭的场景,还有百姓脸上的笑容:“乔叔叔,现在五域再也没有冤案、没有腐败、没有工程偷工减料了,您可以安心称帝啦!”
乔郓摸了摸他们的头,心中明白:这99%的称帝进度,不是靠武力征服,也不是靠仪式包装,而是靠一个个沉疴的解决,一次次制度的修补,一份份民意的凝聚。剩下的1%文化融合,本就是漫长的过程,帝王之路,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持续治理、持续守护的起点。
夜幕渐浓,天枢城的灯笼与监察署的灯光交相辉映,照亮了这座日益成熟的中枢之城。乔郓站在了望台上,系统面板的“称帝进度”稳稳停在99%,只差最后一场简而隆重的加冕大典,便可圆满。但他知道,真正的帝基,早已在解决治理沉疴、建立监察机制、赢得五域民心的过程中,深深扎根。
帝王之路,从来没有捷径;治理之道,贵在求真务实。乔郓的加冕大典,不再是单纯的权力象征,而是五域一体、国泰民安的必然结果,是治理能力达到巅峰的自然彰显。下月初一,天枢城将迎来它的帝王,而五域,将迎来一个靠治理立足、靠民心支撑的新时代。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