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前的林家坳,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甜丝丝的焦躁与期盼。家家户户屋顶升起的炊烟都比往日更浓,院子里挂满了腊肉香肠,小孩子们追逐打闹的欢声笑语穿透冬日的薄寒,让整个村庄都活泛起来。
合作社的分红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至今未平,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这个即将到来的丰年的真切喜悦。
林远志很享受这份喧嚣中的宁静。他将村务和合作社的具体执行事宜,比如养鸡场的后续建设、集体公积金的详细预算方案,都放心地交给了二狗、夏婉茹和老村长他们去操持。他自己则获得了难得的清闲,将更多的心神放在混元珠空间,专注于两件至关重要的事:夯实炼气七层的修为,以及将深山所得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利器——“祛痕修复膏”的研制。
空间木屋内,灵气氤氲。数个洁白的玉碗和温润的研钵依次排开,里面盛放着色泽、质地各异的药膏半成品,记录着林远志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他以银脉石斛为主药,取其强大的修复再生之效;辅以月光苔萃取出的清凉舒缓精华,安抚肌肤;再用地心火莲提炼出的活性因子,激发深层活力。融合的基质,则是万金油般的灵泉水,既能调和药性,本身也蕴含生机。
他摒弃了《炼丹心得笔记》中那些需要真火熔炼、动辄引动灵纹的高深法门,转而专注于其中记载的、更适合世俗量产的温和之术。“水法萃取”,以灵力引导,低温慢萃,最大程度保留药材活性;“灵力震荡融合”,取代粗暴的搅拌,让不同药性分子在高频率的灵波中完美嵌合;“凝膏术”则负责最后定型,锁住所有精华。
失败是常态。不是药性冲突导致膏体迅速分层、质地不均,就是银脉石斛的药效过于霸道,模拟测试时效果惊世骇俗,远超“凡品”该有的界限,容易引人怀疑。但他心志坚定,每一次失败都如同一次精准的解剖,让他对每一种药材的秉性、彼此间微妙的君臣佐使关系,理解得愈发透彻。
这天,当他再次调整了银脉石斛的比例,并尝试加入了微量之前移植进空间种植的、药性温和的甘草精华,以调和银脉石斛的霸烈,促进吸收。他屏息凝神,指尖灵力如丝如缕,引导着不同属性的药液在玉碗中缓缓旋转、碰撞、融合。脑海中,《混元医典》关于人体气血、经络、皮肉生长的精义与《炼丹心得笔记》的实操法门相互印证。
渐渐地,玉碗中的药液不再是最初的泾渭分明,也不再是失败时浑浊的冲突,而是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略带透明的淡紫色。当最后一道“凝膏术”的灵诀打入,只见膏体表面一抹润泽光华内敛地流转,最终沉淀下去,仿佛月华凝于紫玉。一股清凉沁脾、又带着草木勃发般生机气息的药香,随之弥漫开来,吸入一口,竟让人精神微振。
“成了!”
饶是林远志心性沉稳,此刻也忍不住低呼一声,眼中闪过难以抑制的喜色。他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玉匕挑起一小撮,那膏体质地细腻莹润,触手微凉。为了测试这强化版药膏的极限效果,他并指如刀,体内《混元医典》灵力微微一吐,在左手小臂内侧刻意划出一道寸许长、深浅可控的伤口,鲜血顿时沁出。随即,他将淡紫色的药膏均匀涂抹上去。
药膏触及皮肤,瞬间化作一股清凉之气,仿佛有生命般直透肌理。那道新鲜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止血、收敛,皮肤下传来微微的麻痒感,那是细胞在疯狂再生。不过短短十来个呼吸,小臂已然光洁如初,只剩下一条比发丝还细、几乎需要贴着皮肤才能看清的淡粉色新肉痕迹!
“这等效果……”林远志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这远超世俗任何一款祛疤产品,甚至堪比某些低阶的疗伤丹药了!当然,这是未经任何稀释、且由他亲手以精纯灵力炼制的“完美版本”。未来推向市场,必然要进行效果上的“降级”——通过调整配比、减少灵泉用量、采用普通纯净水替代部分灵泉,以及使用现代机械设备进行标准化生产,来使其效果维持在一个惊人但尚在“科学可解释”范围内的水平。
但无论如何,核心的效果基石已经奠定。这“初颜膏”,必将成为他继灵桃之后,在世俗高端市场投下的又一枚重磅炸弹,其利润空间和品牌价值,甚至可能远超季节性极强的灵桃。
他取过那个早已准备好的厚实笔记本,开始一丝不苟地记录。他将这次成功的配方、每一步详细的炼制步骤、火候(灵力输入强度与频率)的精准把控要点、以及之前失败案例中分析出的各种药材配比临界点与影响,全部巨细靡遗地记录下来。这不仅是配方,更是一份完整的工艺手册,是未来工业化生产的理论基础。
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将智慧的结晶转化为永恒的墨迹。完成了最后一笔,林远志合上笔记本,轻轻摩挲着封面,心中充满了创造者的满足感。
然而,这份满足感并未持续太久。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空间药田的一角。那里,那株耗费心力才移植成功的银脉石斛,在灵泉与浓郁灵气的滋养下,确实长势喜人。从移植至今,现实世界过去了约莫十几日,空间内已是一个多月。母株更加茁壮,暗红色的叶片上,那些金色的脉络仿佛活了过来,缓缓流淌着灵光。更重要的是,在其粗壮的根系旁,已然分蘖出了两株嫩绿的新芽,生机盎然。
“空间加速之效,果然神异。”林远志走近,蹲下身仔细查看,心中计算着,“照此速度,现实时间两三个月,空间内近乎一年,确实能依靠分株形成一小片‘种源田’。”
这个发现让他稍感安心,但紧随其后的,是更深的冷静与远虑。
“但是,不够,远远不够!”他眉头微蹙,“核心原料受制于单一来源,乃是商业大忌,更是安全软肋!这银脉石斛,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规模,而且来源必须‘合理’。”
一个清晰的分级种植战略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空间为核心,现实为壁垒。”
空间内的这株母本及其直系后代,必须作为最高机密和战略储备,绝不外泄。它们产出的顶级原料,仅用于非卖品的“秘制初颜膏”或未来的修真丹药。
利用空间加速繁殖,培育出药效稍逊、但更易成活、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子代”。在石岭坡或西面山林深处,寻找隐蔽之地,建立“秘密药圃”,种植这些子代。对外,则宣称是通过“古法组织培养”和“优选驯化”技术,成功培育出的新型药用银脉石斛,将其优异品质归功于林家坳独特的“水土”和生态种植模式。
思路彻底清晰,眼下最紧迫的,便是利用空间,尽快扩大母本基数。他回想《混元医典》中包罗万象的传承,以及自己多次移植药材的经验,心中对如何人工干预、促进分蘖已有了一套构想。
想到就做。林远志不再耽搁,他取出专门用于灵植移植的玉铲,动作轻柔至极,小心翼翼地将那两株嫩绿的新芽从母株旁分离下来。每一丝根系都尽量保全,然后将其移植到灵泉旁那片灵气最充裕的药田空位上,彼此间隔适度。他又取来未经稀释的灵泉水,均匀地滴灌在新生植株的根部。
看着三株银脉石斛(一母二子)在氤氲的灵气中静静生长,林远志仿佛看到了未来“初颜膏”帝国崛起的基石,以及一条更加稳健、更不易被颠覆的产业发展之路。这将是一条漫漫长路,但他有信心走下去。
将“每日观察记录银脉石斛生长状态、定期施用灵泉、优化培育手法”列为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后,林远志才带着一丝疲惫与巨大的满足感,从混元珠空间里退出,回归到现实世界。
窗外的夕阳已将天空染成橘红色,村庄里的炊烟和孩童的笑闹声更加清晰了。年味,真的越来越浓了。然而,就在他准备起身去帮母亲准备晚饭时,一道急促而尖锐的意念,如同警铃般通过灵犀术撞入了他的脑海!
是夜煞!
“老大,有情况!西面山林,养鸡场方向,有陌生的气息潜入,两个人,动作很小心,避开了狼群的常规巡逻路线!”
喜欢混元医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混元医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