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瀚海扬帆
第一百九十三章:引进技术合伙人
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蓝图已然绘就,但林静深知,凭借“静心坊”现有的团队基因,要真正将这宏伟蓝图从纸上变为现实,无异于一次艰难的二次创业。他们精通膏方药理,擅长团队文化建设,但在复杂的软件工程、数据算法和互联网产品运营方面,存在着难以逾越的专业鸿沟。寻找一位能够弥补这块短板、并与之共同奔赴未来的“技术合伙人”,成为了战略落地最紧迫、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 识人之明:跨越圈层的寻觅
林静并没有将目光局限于传统的招聘渠道。她相信,能与“静心坊”文化同频共振的技术领军人物,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对事业价值的认同和共同的愿景。她动用了所有的人脉网络,并通过投资人的引荐,接触了多位技术领域的精英。最终,一位名叫江辰的人物进入了她的视野。
江辰,国内顶尖高校计算机专业出身,拥有在知名互联网大厂带领百人技术团队并成功打造过百万日活产品的辉煌履历。然而,吸引林静的并非仅仅是这份光鲜的简历,而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非常规”选择——三年前,他毅然从大厂离职,加入了一个致力于用数字化手段改善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的公益项目,担任技术负责人。
“我需要找的,不是一个冰冷的代码机器,而是一个心中有温度、对技术赋能民生有过实践和思考的同行者。”林静在核心层会议上如是说。
二、 价值共鸣:一场决定性的会谈
林静与江辰的会面,安排在一个安静的茶室。林静没有携带厚厚的商业计划书,而是带着一瓶 “秘制精力膏” 和一套 “1314爱的陪伴” 产品科技解析图册。
她没有急于谈论职位和薪酬,而是从“静心坊”的创业故事讲起,讲到如何用一罐罐膏方改变了许多普通女性的命运,讲到王琳的蜕变、陈悦的崛起,讲到团队文化节上数万人的感动,也坦诚地分享了当前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困境和担忧。
她将产品图册推向江辰:“江先生,你看,我们的产品,比如这个‘1314’,蕴含着非常前沿的生物科技。但如今,我们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我们给代理的赋能,却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传统的人际关系和线下管理。这限制了我们的规模、效率和服务的深度。我们希望能用技术,将我们产品的科技力、文化的感染力,更高效、更精准地传递给需要它的人。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个用技术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的探索。”
江辰默默地听着,翻看着那些详细阐述“贻贝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作用机理的图册,眼中闪烁着感兴趣的光芒。他后来坦言,是林静的真诚、清晰的愿景以及“静心坊”独特的“思利他”文化打动了他。他看到了一个能将他在大厂积累的技术能力与在公益项目中践行的社会价值理想相结合的全新平台。
“林总,”江辰最后开口道,“您不是在找一个cto,而是在找一个用技术为您和数万人共同追求的梦想架设高速公路的工程师。这件事,比单纯追求流量和资本回报的互联网项目,更有意义。我愿意加入。”
三、 重磅加盟:架构重塑与认知冲击
江辰的加盟,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在“静心坊”内部激起了层层波澜。林静给予他充分的授权,职位是“首席技术官兼数字生态合伙人”,直接进入核心决策层。
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并非立刻着手开发,而是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业务沉浸”。他深入一线,跟随陈悦学习私域运营,到王琳的茶饮站观察用户行为,与供应链团队的陈致远深入沟通,参加代理的线下培训会。在这个过程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原先的数字化转型方案进行了一次“升级重构”。
在第一次全体技术骨干和业务负责人参加的数字战略深化会上,江辰用简洁清晰的图表展示了他的构想:
“我们之前的‘一平台、两中台’方向完全正确。但我建议进行一些关键增强。”
· 在数据中台层面: “我们不仅要汇集交易数据,更要构建‘健康效果追踪’数据模型。比如,用户服用 ‘秘制学霸膏’ 一段时间后,注意力改善的自我评估数据;使用 ‘宫廷白玉膏’ 后气色变化的反馈。通过算法分析,我们能更精准地验证产品效果,优化配方建议,甚至为未来与美思康辰的联合研发提供独一无二的真实世界数据支持。”
· 在业务中台层面: “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智能赋能引擎’。它可以根据代理的级别、其客户画像、销售数据,自动为其推荐最合适的产品知识、营销素材和客户跟进策略。比如,当一个代理的客户群体中宝妈比例较高时,系统会自动多推送 ‘小儿壮壮膏’ 和 ‘秘制月禧膏’ 的相关内容和活动方案。”
· 在技术架构上: 他提出了采用“云原生+微服务”的架构,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快速迭代能力,并能支撑未来可能爆发式增长的用户和交易量。
他的阐述,让苏曼、陈致远等业务负责人眼前一亮,许多困扰他们已久的模糊想法,被江辰用清晰的技术路径具象化了。同时,他也带来了互联网公司高效、敏捷的研发管理流程,如每日站会、敏捷开发、持续集成等,给传统的团队注入了一股新的工作风气。
四、 融合与展望:技术赋能的文化新篇
江辰的加入,不仅仅是引进一个技术专家,更是为“静心坊”的基因池注入了全新的序列。他代表着一种以数据驱动决策、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快速迭代为方法的现代商业思维。这与“静心坊”原有的基于人情与信任的团队文化,既形成了有益的互补,也必然经历一段磨合期。
但林静对此充满信心。她在一次管理层会议上说:“江工的加入,标志着‘静心坊’正式进入了‘双核驱动’时代。一个是我们的‘文化与人’的核心,另一个是‘技术与数据’的核心。两者融合,才能让我们走得更稳、更远。”
林静的笔记新篇:
“技术合伙人江辰终加盟,心下大定,如得一臂。
观其人对业务之快速理解、对战略之技术深化,深感专业之事,必委之以专家。其提出之‘健康效果数据模型’与‘智能赋能引擎’,直指未来竞争之核心,将‘思利他’文化推向可量化、可精准触达之新高度。
此非简单之人才引进,实为组织基因之一次重要进化。技术之理性、严谨、效率,与我们文化之温度、包容、奋进,如何相得益彰而非彼此冲撞,乃下一阶段之重要管理课题。
然,吾心乐观。见江辰眼中之热忱,与苏曼、陈致远等人研讨时之投入,可知价值观同频者,必能融合创新。期待技术与文化双翼齐飞,‘静心坊’之数字化航船,自此有了最可靠的船长。”
喜欢阿胶糕里的光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阿胶糕里的光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