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卷:青山不墨
第五十三章:建立阿胶原料驴皮溯源基地
包材的环保升级,解决了产品“外在”的可持续性问题。然而,林静心中清楚,“静心坊”产品的灵魂在于内在原料的品质与伦理。尤其是核心原料——美辰天骄阿胶块所需的驴皮,其来源的稳定性、安全性与道义性,始终是她最深层的牵挂。一场关乎品牌根基的“溯源”之旅,就此展开。
一、 源头的忧虑:血色琥珀背后的阴影
一份来自采购部门的报告,成为了行动的导火索。报告显示,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优质驴皮资源日益紧张,价格波动剧烈。更让林静忧心的是,传统的散户收购模式,难以对驴皮的来源、养殖条件、检疫情况做到完全可控,存在潜在的品质与安全风险,甚至可能牵扯到不道德的供应链环节。
“我们无法容忍,一块旨在滋养生命的阿胶糕,其源头可能沾染着无序宰杀或不当养殖的阴影。”林静在战略决策委员会上,语气罕见地凝重,“这违背了我们‘手作之心’的品质承诺,更与‘思利他’的文化核心背道而驰。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溯源基地,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程致远完全支持这一战略决策:“从商业角度看,掌控核心原料供应链,是构建长期竞争壁垒的关键。从品牌价值看,这是我们对万千用户‘安心’承诺的最有力践行。”
二、 深入的考察:戈壁滩上的启示
决议既定,林静亲自带领一支由技术专家、供应链管理人员组成的考察队,踏上了寻找理想基地的征程。他们走访了数个传统的驴皮产区,所见景象却让人心情沉重:种群退化、养殖方式粗放、青壮劳力外出导致的产业萎缩……
直到他们来到西北一片广袤的戈壁滩。这里日照充足,地域辽阔,虽然环境艰苦,却拥有发展规模化、生态化养殖的天然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遇到了当地一位同样对驴产业充满情怀的畜牧专家——马工。
马工带着他们参观了他苦心经营的小型试验牧场,介绍了本土优良驴种的特性与保种的重要性。“驴,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与这片土地共生了千年的伙伴。我们不能竭泽而渔,要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马工指着在围栏内健硕奔跑的驴群,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林静。她看到的不仅是优质的原料产地,更是一种产业与生态、企业与社区共生共荣的可能性。
三、 基地的奠基: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赋能
“静心坊”与美思康宸集团联合投资的“天骄驴生态养殖溯源基地”项目,在这片戈壁滩上正式启动。这不仅仅是一个养殖场,更是一个融合了科技与人文的现代化产业基地。
· 科学养殖与种群保护:基地引入了先进的畜牧管理系统,对驴群的饲料配比、健康防疫、活动空间进行科学管理。同时,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设立了本土优良驴种的保种与繁育中心,确保种群资源的可持续性。
· 全程溯源系统:每一头进入基地的驴,都佩戴了具有唯一编码的电子耳标。从入栏、成长、防疫、到最终取得驴皮,所有信息都被实时记录并上传至区块链溯源系统。未来,消费者只需扫描阿胶糕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晰追溯至这头驴的“一生”,真正实现“从牧场到手中”的全程透明。
· 社区共赢模式:基地积极吸纳当地牧民参与,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供种驴、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带动周边社区共同发展,将企业的产业链延伸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四、 价值的重塑:从交易到责任
当基地的第一批优质驴皮,带着完整的溯源信息,被送往美思康宸的现代化加工厂时,林静和团队成员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自豪。
这不仅意味着核心原料的稳定与安全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静心坊”由此重新定义了与原料的关系——从简单的市场交易,转变为深度的产业参与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站在初具规模的基地了望塔上,望着无垠的戈壁与生机勃勃的牧场,林静对身边的程致远和马工说:“以前,我们只是阿胶糕的制作者。现在,我们成了这片土地的守护者、这个古老产业的革新者,以及这份生命滋养事业的传承者。这块‘血色琥珀’里凝结的,将不仅是时间的精华,更是科技的智慧、人文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溯源基地的建立,如同为“静心坊”的可持续发展大厦,打下了一根最坚实的地基。它让品牌的承诺,从一句口号,变成了可见、可感、可追溯的现实,真正做到了“青山不墨,基业长青”。
---
喜欢阿胶糕里的光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阿胶糕里的光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