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予初言立刻召集了他的核心团队——来自计算机系的学霸苏婉清,电子工程系的技术狂人赵磊,还有精通市场营销的美女学姐陈雨桐。
情况就是这样,予初言把会议的经过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们现在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一周后,我们必须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原型系统。
苏婉清推了推眼镜:一周时间?会不会太紧张了?我们现在连系统架构都还没确定呢。
赵磊却兴奋地搓了搓手:紧张才有意思!予哥,你有什么想法?我们该从哪里入手?
陈雨桐则比较冷静:我觉得,首先要明确系统的核心需求和性能指标。军方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决策速度?还是准确率?或者是抗干扰能力?
予初言点了点头:雨桐说得对。根据今天的会议情况,我认为军方最看重的是系统的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所以,我们的原型系统必须在这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个复杂的系统架构图:我初步设计了一个分布式强化学习架构,采用分层决策机制。底层负责数据采集和预处理,中层负责态势评估和目标识别,顶层负责决策生成和资源分配。
苏婉清凑近屏幕,仔细研究着架构图:这个架构...有点意思。但是,分层决策会不会导致延迟增加?
予初言摇了摇头:不会。我们可以采用异步更新机制,底层和中层可以并行处理,顶层则采用增量式决策生成算法。这样既能保证决策的实时性,又能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赵磊兴奋地一拍桌子:好!这个架构我喜欢!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分工吧?我负责底层数据处理模块!
苏婉清点点头:那我就负责中层的态势评估和目标识别。
陈雨桐说:我来负责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
予初言满意地笑了:好!那顶层决策模块就交给我。我们现在就开始干,争取三天内拿出一个初步的原型!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予初言和他的团队几乎没有合眼,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泡面和咖啡成了他们的主食,代码和算法成了他们的全部世界。
苏婉清的眼睛熬得通红,却依然一丝不苟地调试着目标识别算法。赵磊为了优化数据传输效率,甚至自己动手设计了一块专用的硬件加速板。陈雨桐则跑遍了学校的各个实验室,借用各种测试设备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性能评估。
予初言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不仅要设计顶层决策算法,还要协调团队的工作进度,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有好几次,他都累得趴在键盘上睡着了,但只要一醒来,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研发中。
第四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进来时,予初言终于松了一口气。搞定了!他兴奋地大叫起来,我们的原型系统终于完成了!
苏婉清、赵磊和陈雨桐纷纷围了过来,脸上都带着疲惫但兴奋的笑容。
快,我们测试一下!赵磊迫不及待地连接上测试设备。
予初言深吸一口气,启动了系统。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个虚拟的战场场景,红蓝双方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轨迹一目了然。
开始模拟!予初言下达指令。
系统开始快速运行,各种数据如潮水般涌现。目标识别准确率98.7%,决策延迟0.3秒,抗干扰能力达到军用级标准...一连串的性能指标让所有人都激动得欢呼起来。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苏婉清激动得热泪盈眶,一把抱住了予初言。
予初言也紧紧回抱住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
喜欢重生之初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之初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