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庙的香火鼎盛,青烟缭绕,诵经声与游客的嘈杂声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而喧嚣的氛围。陈玺五人混在游客之中,买了门票,如同普通观光客一般,沿着中轴线的主殿一路参观,但他们的目标明确地指向庙宇后部。
穿过几重殿宇,越往后走,游人越发稀少。当一片森然矗立的石碑林出现在眼前时,一种截然不同的肃穆与寂静感扑面而来。
古碑林。数以百计的石碑如同沉默的士兵,历经风雨,矗立在苍松翠柏之间。它们高矮不一,形态各异,有的碑首雕着蟠龙,有的仅是简单的方趺座。碑身大多布满苔痕,字迹或因风化、或因人为拓印过多而显得模糊不清。年代跨越汉、魏、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仿佛一部用石头刻写的编年史,无声地诉说着千年的信仰与变迁。
“好家伙……这得找到什么时候?”金万两看着眼前这片望不到头的碑林,顿感头皮发麻,“这比大海捞针还难啊!每块碑都长得差不多……”
“所以需要方法。”陈玺低声道,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整个碑林的布局,“龙脉图标注的是一个点,是气息汇聚之处。那么,承载信息的石碑,要么自身位置恰好在这个点上,要么其碑文或象征意义与这个点的能量属性相关。”
团队再次分工。吴山岳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快速记忆着碑林内的路径、监控摄像头的位置、以及保安巡逻的规律。他很快发现,碑林内部为了保护文物,监控密度相当高,但主要集中在几条主通道和入口处,一些偏僻角落和石碑背面存在盲区。
陈玺和苏岚则开始尝试定位。他们凭借记忆中对龙脉图校正后那个“点”的精确位置(大致对应卫星地图上的坐标),结合手机上的指南针和步测,在庞大的碑林中艰难地定位。但很快他们发现,地面上并无明确标记,且石碑的分布并非完全规整,存在许多后世增补的碑刻,使得精确定位变得异常困难。
“只能划定一个大致范围。”陈玺最终圈定了位于碑林东北角、相对偏僻的一片区域,这里古树参天,石碑的年代看起来也更为久远,符合“关键节点”可能具有的历史厚重感。
接下来便是最繁琐的排查工作。五人分散在划定的区域内,假装仔细欣赏碑文,实则快速检查每一块石碑。
他们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1. 碑文内容:是否提及“地脉”、“气”、“中”、“枢”、“星象”、“祭祀”等关键词?或者碑文是否由历史上可能与秘密传承相关的人物所立?(如某些着名的道家领袖、天学家或身份特殊的皇家成员)。
2. 碑刻符号:除了主体碑文,碑首、碑侧、碑座是否有任何异常的非文字刻痕?尤其是与龙脉图体系相似的螺旋、星点、特殊几何图案?
3. 材质与异常:石碑的材质是否特殊?是否有并非自然风化或正常磨损形成的异常痕迹?例如,某块区域被反复摩挲得异常光滑,或者某些笔画被刻意加深?
4. 位置特殊性:是否某块石碑的位置特别突兀或恰好处于某种布局的中心点?
过程枯燥而漫长。大量的碑文是歌功颂德或记载修缮事宜,并无特殊之处。许多石碑风化严重,字迹漫漶,难以辨认。凌笑笑试图发挥她的语言天赋,快速浏览碑文,但古文浩渺,短时间内难以见效。
“这块是唐代的,记载某次祭祀典礼的……”
“这块是清代的,某个官员歌功颂德……”
“这块碑首的螭龙雕刻倒是挺精美,但没特殊符号……”
“这块的底座好像有点歪?”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游客渐渐稀少,夕阳开始给碑林拉出长长的阴影。保安已经来回巡视了好几趟,目光中带着对这群停留时间过长的“游客”的些许审视。
金万两早已失去耐心,靠在一块大碑后面偷偷玩手机,被吴山岳用眼神警告后才悻悻收起。
“范围还是太大了。”苏岚轻声道,语气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或者我们的思路错了?关键可能不在碑文内容上?”
陈玺也眉头紧锁,再次抬头环顾这片石碑的森林。暮色中的碑林,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迷阵,沉默地守护着秘密。
就在这时,一直在边缘区域一块不起眼的、半埋在土里的明代石碑前蹲着的凌笑笑,忽然发出了极轻的“咦”的一声。她正用手小心翼翼地拂去碑座与地面接缝处的泥土和青苔。
“你们过来看……”她压低声音招呼。
陈玺和苏岚立刻走过去,蹲下身。只见在那块石碑粗糙的石灰岩基座侧面,接近地面的地方,凌笑笑清理掉污垢后,露出了几个极其浅淡、似乎是用指甲或尖锐石块随意刻划的印记。
那印记并非文字,而是三个并排的、小小的圆圈,每个圆圈中心还有一个更小的点。
图案简单,却让陈玺和苏岚瞬间瞳孔一缩!
这种“圈中点”的符号,在他们获得的古老羊皮卷的边缘注释里,曾经出现过!羊皮卷上的注释将其解释为“气凝之点”或“能量标记”!
它竟然出现在这里!一块看似普通的明代石碑的基座上!而且刻划得如此随意和隐蔽!
“是标记!”陈玺压抑着激动,“这块碑本身可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标记!它可能在为我们指路!”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喜欢龙脉密码:九州诡迹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龙脉密码:九州诡迹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