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呈警戒队形,踩着脚下平整的巨大石板,向着通道深处稳步推进。空气中弥漫着冰冷、干燥的尘埃气息,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岁月的厚重感,仿佛吸入的是凝固的时间。
通道两壁不再是粗糙的天然岩体,而是用切割规整、打磨光滑的大型青石板砌成,严丝合缝,工艺精湛,即便蒙尘数百年,依然能想象出当年的恢宏气象。墙壁上,大幅的壁画虽然色彩斑驳脱落严重,但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依旧能辨认出一些令人惊异的内容。
“看这些壁画...”陈玺的声音在空旷的通道里带着轻微的回音,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光束缓缓扫过墙上的图案,“这绝非陵墓的装饰...这像是在记录...记录某种知识的探索和整合!”
壁画的内容远超他们的预期。并非通常墓穴中常见的升仙场景或神话传说,而是更加宏大和实用的主题:精细繁复的星象图,标注着汉文、蒙文乃至波斯文的星辰名称;纵横交错的山川地理脉络,其精确程度远超当时常见的地图;奇特的机械构造图,杠杆、齿轮、枢轴清晰可辨;还有一些场景描绘了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人物——头戴幞头的汉人学者、身着蒙古袍的官员、披着藏红色僧衣的喇嘛、包裹头巾的伊斯兰学者——他们聚集在一起,正在进行测量、计算、观测天象、甚至激烈辩论。
“蒙古人、汉人、藏人、回回人...”凌笑笑低声数着,“忽必烈还真把能搜罗到的人才都弄到一块儿了。”
“不是弄到一块儿那么简单,”苏岚纠正道,她的目光紧紧跟着陈玺的光束,语气中充满惊叹,“你看他们的协作方式,并非简单并列,而是有机融合。汉人的算学、蒙古人的实践经验、藏人的密宗知识、伊斯兰世界的天文历法和几何学...在这里被糅合在一起,试图去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终极规律。”
随着深入,通道两侧开始出现一些厚重的石门。这些石门大多虚掩着或半开着,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吴山岳始终保持警惕,每次都会先行贴近门缝,仔细倾听片刻,确认内无动静后,才示意队友可以进入探查。
第一个石室颇为宽敞,靠墙立着一排排早已腐朽不堪的木架。木架大部分已经坍塌,地上散落着大量黑褐色的、一碰即碎的纸莎草纸或羊皮卷碎片,还有一些完全碳化、无法辨认的书籍残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纸张霉烂特有的酸腐气味,带着一种知识湮灭的悲凉。
“是藏书室...或者档案室...”苏岚心痛地看着满地狼藉,她不敢轻易触碰任何东西,生怕这些珍贵的古籍在指尖化为齑粉,“保存条件太差了...湿度、温度...全都毁了...”她只能用高清相机,调整到微距模式,尽可能记录下残骸的现状、纹理和周围环境,希望能为后世研究保留一丝线索。金万两蹲下身,好奇地想捡起一片稍大点的羊皮纸,指尖刚碰到,那残片便无声地碎裂开来,吓得他连忙缩手。
“老金,别乱动!”苏岚低声喝止,“这里的东西,比任何瓷器金银都脆弱,也可能更有价值。”
金万两讪讪地搓搓手:“我就看看...这玩意儿一碰就碎,能值啥钱...”
第二个石室则截然不同。这里没有书架,而是在中央的石台上,摆放着几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仪器模型。其中一个有多层同心圆环,以不同角度嵌套,上面刻满了精细的刻度,似乎是某种天球仪或浑仪的简化模型;另一个则有着复杂的青铜齿轮和杠杆结构,看不出具体用途,但显然与机械传动有关;还有一个,看起来像是一个微缩的、有着奇怪凹槽和指针的地形沙盘,沙盘材质特殊,似乎混合了金属碎屑。
“天文仪器...机械模型...还有这个,像是地理勘测或风水定位的辅助工具...”陈玺仔细辨认着,虽然模型已经锈迹斑斑,部分零件甚至脱落,但其设计的精巧和蕴含的跨学科智慧依然令人惊叹,“这里不像藏宝库,更像一个...研究院或者设计工坊!”
苏岚小心翼翼地测量着其中一个齿轮的直径和齿距,低声道:“看这铸造工艺,融合了中原的失蜡法和伊斯兰金属加工的特点...难以置信。”
第三个石室更大,几乎像一个小型殿堂。最令人震撼的是,其墙壁上镶嵌着巨大的石板,石板上用阴刻线条雕刻着巨幅的世界地图轮廓!地图范围东起高丽、日本,西至欧罗巴、非洲北部,虽然细节粗疏,海岸线扭曲,但其展现的广阔视野足以令所有人屏息。
“《混一疆理图》...或者说更早的、更原始的版本?”陈玺仰头看着这宏大的地图,心潮澎湃,“元朝人当时对世界的认知,竟然如此开阔!他们将不同文明的地理知识汇集于此,试图拼凑出一幅完整的天下舆图!”
地图上还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了主要城市、山脉和河流,旁边刻着蒙、汉、藏、甚至部分阿拉伯文的标注,宛如一部石刻的地理百科全书。
随后发现的石室功能各异,如同打开了一个个时空胶囊:
一间石室堆放着各种矿石样本,从常见的铁矿、铜矿到一些色彩斑斓、无法立刻辨认的晶体,都贴着古老的标签,文字同样是多种语言混杂。
另一间石室的墙壁上画满了复杂的几何演算和数学公式,使用的符号体系是算筹符号、阿拉伯数字甚至一些独特的点线标记的混合体,显示出一种活跃的数学探索氛围。
还有一间石室摆放着一些玻璃器皿和陶制容器的残骸,器皿形状奇特,带有明显的伊斯兰玻璃器特征,旁边还有小型的石磨和坩埚,似乎是进行化学实验或药物提纯的场所...
每一个石室,都像一块拼图,逐渐拼凑出一个惊人的事实——这里绝非简单的藏宝地或陵墓,而是一个庞大的、集合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地下研究与储藏中心!一个属于忽必烈时代的、融合了多民族智慧的“地下智慧宫”!
“我明白了...”苏岚看着又一间满是测绘仪器残骸的石室,喃喃道,她的相机快门声几乎没停过,“忽必烈汗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兴建上都(开平),不仅仅依靠铁骑武力,他更致力于汇聚天下的知识。这里...可能就是他雄心壮志的核心体现——他想用来理解、掌握甚至...掌控整个世界运行规律的地方...一个帝国的大脑或者数据库!”
这个发现远比发现金银财宝更令人震撼。他们正在触摸一个帝国最核心的智力野心和超越时代的全球化视野。
就连一向只关心“宝贝”的金万两,也被这宏大的气象和跨文化的融合镇住了,咂着嘴:“好家伙...这忽必烈老头...心可真大啊...琢磨的都是啥啊...这些东西搁现在都够唬人的。”
凌笑笑则对墙壁上各种语言的标注最感兴趣,她努力辨认着那些陌生的文字:“蒙文、汉文、藏文、波斯文...还有我看不懂的...他们真的在努力沟通和融合,虽然可能很困难...笑笑姐我佩服!”
吴山岳始终保持着警惕,巡视着每一个石室的角落和入口,但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叹。他更关注的是实际安全问题:“这些石室相互连通,规模宏大,但结构依然稳固,没有明显塌陷迹象。通风系统似乎巧妙地利用了天然岩缝和隐蔽的气孔,空气虽然陈旧,但始终流通,设计者极其高明。”
喜欢龙脉密码:九州诡迹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龙脉密码:九州诡迹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