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三天后的午夜。
一营、二营主力秘密运动至牛头堡前沿阵地潜伏。
三营由胡大海带领,沿采药人小路迂回至堡后悬崖下。
第二阶段:拂晓五时整。
郭松涛率领一营在左翼发动佯攻,吸引守军火力。
叶青的二营在右翼策应,制造全面进攻的假象。
第三阶段:黎明六时。
待守军注意力被正面吸引,胡大海带领三营精锐攀崖奇袭。
同时,正面佯攻转为真攻,内外夹击。
第四阶段:破堡后。
迅速歼灭残敌,缴获物资。
一营立即构筑防御工事,准备应对日军反扑。
周瑶补充道:“必须考虑到最坏情况。如果奇袭失败,要有备用方案。我建议在二道梁,布置阻击阵地,由威副团长亲自指挥,掩护主力撤退。”
陈勇提出政治工作安排:“战斗打响前,要做好战前动员。特别是对伪军,要开展政治攻势,争取他们阵前倒戈。”
余三水汇报后勤准备:“我已经组织民兵,准备了三百副担架。卫生队苏清雪那边也准备好了急救物资。”
方案细节逐一敲定后,赵旭日环视全场:“还有什么问题吗?”
胡大海突然问道:“堡内百姓怎么办?”
“据内线情报,鬼子把百姓都赶出了牛头堡,现在里面全是日伪军。”周瑶答道。
赵旭日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既然如此,各营按照计划准备。记住,这一仗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要让鬼子知道,飞云寨抗日团不是好惹的!”
油灯噼啪作响,将众人坚定的身影投射在墙上。
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是对抗日团的一次严峻考验,也将是这支新生抗日力量的成名之战。
三天后的子夜,月黑风高。
飞云寨抗日团的战士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崎岖的山路上。
一营营长郭松涛,带着400多弟兄,作为先锋,走在最前。
一连连长,香港老板林泽凯。二连连长,河南断臂农民工刘建峰。三连连长,海外华侨阮星河。
队伍中,还有两位抗战老兵,徐长征和段爱华,两个加起来两百多岁的老人,也跟在队伍里面。
他们曾经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红花必须绿叶扶。
郭松涛,虽然是营长,她的年纪最小,辈份也最小。林泽凯,刘建峰、阮星河,都是他父亲叔叔辈的。徐长征,段爱华,都是他太爷爷辈的。
大家都心甘情愿的听他指挥,无条件的信任他,对晚辈郭松涛来说,就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大家穿越过来,都是为了打小日本的,职务上的高低,都无所谓。毕竟,抗战胜利了,赶走了小鬼子,他们还会穿越回去的。
徐长征和段爱华,这两个加起来两百多岁的抗战老兵,心甘情愿,做这个初出茅庐,抗日小英雄的部下。
这个年仅23岁,长着娃娃脸的青年军官,脸上早已褪去了稚气,取而代之的是与年龄不符的沉稳。郭松涛不时抬手示意队伍停止,侧耳倾听远处的动静,锐利的目光在黑暗中扫视。
营长,再往前三里就是鬼子的一线哨卡了。二连连长刘建峰低声道。
郭松涛点点头,转身对传令兵说:通知各连,检查装备,保持静默。告诉弟兄们,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不对劲。”他低声道,“刘连长,带两个人前去侦察,其他人原地隐蔽。”
刘建峰打了个手势,带着两名侦察兵如狸猫般,消失在黑暗中。郭松涛则借着微弱的月光,再次审视地图。
按照计划,他们应该在天亮前抵达预定位置,配合主力对牛头堡形成合围。但此刻,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心头蔓延。
“营长!”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刘建峰急匆匆返回,脸色凝重,“前方发现日军大队人马,至少一个中队,正朝我们这个方向开来。他们似乎改变了布防。”
郭松涛的心沉了下去。日军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绝不是巧合。要么是行动计划泄露,要么是日军临时调整了部署。无论哪种情况,都意味着原定计划必须改变。
“通讯员!”郭松涛当机立断,“立即向团部报告敌情变化。一连、二连占据左侧高地,三连随我在右侧设伏。我们必须在这里挡住鬼子,为主力调整部署争取时间。”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战士们无声地行动起来,利用熟悉的地形迅速构筑简易工事。郭松涛巡视阵地,拍了拍一个年轻战士的肩膀:“怕不怕?”
“跟营长打鬼子,不怕!”战士的声音有些发颤,但眼神坚定。
郭松涛笑了笑,替他整了整歪斜的军帽:“记住,小鬼子也是肉长的,一枪下去照样见阎王。”
凌晨四时,日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了伏击圈。借着微弱的晨光,可以看清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钢盔在曙光中泛着冷光。
郭松涛屏住呼吸,直到日军大部分进入伏击区域,才猛地扣动扳机:“打!”
刹那间,寂静的山谷被枪声撕裂。手榴弹在日军队伍中爆炸,激起一片血雨。日军显然没有预料到会在这里遭遇伏击,顿时陷入混乱。
“杀鬼子!”刘建峰独臂挥舞着大刀,率先冲入敌阵。刀光闪处,一名日军军官应声倒地。
但日军很快展现出训练有素的战斗力。在军官的指挥下,他们迅速组织起反击,机枪火力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
“营长!鬼子火力太猛了!”三连长阮星河,匍匐到郭松涛身边,额头被弹片划破,鲜血直流。
郭松涛观察着战场形势,心知不能硬拼:“命令部队交替掩护,向二号阵地撤退。把鬼子引进雷区。”
撤退信号发出,战士们且战且退。日军见抗日团“溃退”,果然紧追不舍。
“轰!轰!轰!”预先埋设的地雷接连爆炸,日军死伤惨重。但就在这关键时刻,三连阵地方向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日军一支迂回部队包抄了过来。
“营长!我们被包围了!”通讯员焦急地报告。
郭松涛环顾四周,战士们虽然英勇,但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形势岌岌可危。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刘连长,你带二连突围,向团部靠拢。一连、三连随我断后!”
“不行!要死一起死!”刘建峰独臂持刀,寸步不离。
“这是命令!”郭松涛怒吼,“必须有人把情报送回去!快走!”
刘建峰虎目含泪,重重跺脚,带着一连残部杀开一条血路。郭松涛则率领剩余战士,依托一块巨石构筑最后防线。
喜欢干死小日本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干死小日本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