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部长落网的消息,像一场无声的惊雷,在清晨的宁静中迅速传遍了省城的权力圈层。没有公开的通报,没有媒体的喧嚣,但那种自上而下、骤然收紧的肃杀气氛,却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到了刺骨的寒意。盘踞多年的利益堡垒,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张明和林雨没有立刻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他们被要求暂时保密,配合后续的调查和取证工作。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像影子一样,在专案组指定的安全地点和调查室之间往返,一遍遍地回忆、陈述、确认每一个细节。过程繁琐而压抑,但两人都异常配合,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将罪恶钉上耻辱柱的最后工序。
张明将藏匿在不同地点的证据备份一一取出,郑重上交。那个小小的U盘,那些沾着汗渍和恐惧的纸张,承载了太多的血泪和希望,终于可以重见天日,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一周后,官方发布了正式通报,措辞极其严厉,公布了郑xx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通报虽未提及具体案情,但“郑xx”这个名字,已足以在省内引发一场地震。紧接着,与郑xx、赵德胜案关联的一批厅局级、处级干部以及商界人士被陆续采取强制措施的新闻,也开始见诸报端。一场彻底的大清洗,席卷而来。
尘埃,终于开始落定。
张明和林雨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某种意义上的“正常”。但他们都清楚,这种“正常”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
报社为张明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内部欢迎会。老刘用力拍着他的肩膀,眼眶有些发红,只说了一句:“好小子!给咱们记者这个行当长脸了!”同事们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好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距离感。他不再是那个可以一起插科打诨的普通同事,而是成了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英雄”。这种变化,让张明有些不适。
他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发现很难再静下心来处理那些日常的社区新闻、会议报道。他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老码头、废弃的砖瓦厂,飘向王海和李桂琴。那篇《深渊回响》的报道,将他的人生劈成了两半。以前,他是记录者;现在,他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邀请函开始雪片般飞来。有大学请他做讲座,有媒体请他做访谈,有机构请他当顾问,甚至还有影视公司想购买他故事的改编权。名利如同潮水般涌来,张明却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和疏离。他婉拒了大部分邀请,只接受了少数几家权威媒体的深度访谈,但要求问题必须围绕案件本身和新闻伦理,避免过度渲染个人英雄主义。
他去看望了李桂琴。老人被安置在一个安静的小区,生活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脸色红润了许多。见到张明,她紧紧握着他的手,老泪纵横,反复念叨着:“老王可以闭眼了……可以闭眼了……”看着老人眼中重新燃起的生活的光,张明觉得,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和风险,都是值得的。
林雨也恢复了警队的工作,但因为在此案中的特殊贡献和表现出的过硬素质,被调入了更重要的部门,承担了新的责任。她变得更加沉稳干练,眉宇间多了几分经历风雨后的坚毅。她和张明见面的时间少了,但每次见面,那种并肩作战淬炼出的默契和信任,却愈发深厚。
一个周末的傍晚,两人难得都有空,相约去了江边。还是那个老码头附近,但心境已全然不同。夕阳将江水染成一片暖金色,波光粼粼,远处货轮鸣着低沉的汽笛缓缓驶过。
“有时候觉得,像做了一场噩梦。”张明望着江水,轻声说。
“但梦醒了,天亮了。”林雨接口道,声音平静。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享受着这份劫后余生的宁静。
“以后有什么打算?”林雨问,“继续做记者?”
张明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也许还会做,但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了。经历了这些,我没办法再只做一个旁观者。或许……会尝试一些更深入的、能推动改变的事情。”他顿了顿,看向林雨,“你呢?”
“我?”林雨笑了笑,笑容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柔和,“我还是当我的警察。扫清污垢,守护该守护的东西。只是,肩膀上的责任更重了。”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天边留下一片绚烂的晚霞。江风带着水汽吹来,有些凉,却让人清醒。
“不管以后做什么,”张明转过头,看着林雨被霞光勾勒的侧脸,认真地说,“谢谢你,林雨。没有你,我走不到今天。”
林雨没有看他,依旧望着江面,嘴角却微微上扬:“彼此彼此。”
夜色渐渐笼罩下来,码头的灯火次第亮起。两人并肩站着,身影在暮色中拉长。过去的惊心动魄已成往事,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仍有风雨,但此刻,他们心中充满了平静和力量。
新的生活,开始了。
喜欢被当废物,我一拳打爆神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被当废物,我一拳打爆神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