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的顶灯在夜色中旋转,将废弃码头斑驳的水泥地面切割成明暗交错的碎片。孙茜裹着警察递来的毯子,坐在警车后座,身体仍在微微发抖,但双手却紧紧抱着那个略显陈旧的采样包,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张明和林雨站在车外,低声与带队的警官交涉。海风带着咸腥气吹来,撩起林雨额前的碎发,她眉头微蹙,目光不时扫过寂静的码头深处,仿佛在警惕着黑暗中可能潜藏的危险。
“基本情况我们了解了,”中年警官合上记录本,语气严肃,“张记者,林警官,你们提供的线索很重要。我们会加强这一带的巡逻,并追查那辆无牌面包车。但鉴于事件的复杂性,以及可能涉及……更高层面的问题,我建议你们后续行动务必谨慎,并及时与局里沟通。”
张明点头:“我们明白,谢谢李队。”
警车驶离后,码头上只剩下海浪拍打堤岸的单调声响。张明拉开车门,对蜷缩在后座的孙茜轻声说:“孙同学,这里不安全,我们先找个地方坐下谈,好吗?”
孙茜抬起头,眼镜后的眼神充满了恐惧和困惑,但深处却有一丝倔强。她点了点头。
半小时后,三人坐在市中心一家二十四小时书吧的僻静卡座里。暖黄色的灯光洒在木质桌面上,空气中飘着咖啡香和旧纸张的气味,与刚才码头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孙茜捧着一杯热可可,体温渐渐恢复,但紧绷的神经仍未放松。
“现在,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她看着张明和林雨,声音低沉,“那些人是谁?他们为什么想抓我?还有……我妈妈的事。”提到母亲,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张明与林雨交换了一个眼神。林雨微微颔首,示意由他来说。
“孙同学,”张明身体前倾,语气尽量平和,“我们正在调查一桩陈年旧案,涉及多年前鼎盛集团的一些……非法活动。你的母亲杨慧芳女士,当时是集团的财务总监,她可能掌握了一些关键信息。”
孙茜的瞳孔微微收缩:“我妈妈……她是因为车祸去世的。”
“官方记录是这样,”林雨接过话,声音沉稳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她的去世并非意外,可能与她现在调查的这件事有关。”
张明从随身包里拿出那张在海底舱室发现的、印有“p.t.c.”标志的模糊单据照片,推到孙茜面前:“这个标志,或者缩写,你在你母亲的遗物里,或者你的研究资料中,见过吗?”
孙茜接过照片,仔细看了很久,摇了摇头:“没见过。但我妈妈留下一个很旧的铁盒子,她说过那里面的东西很重要,除非万不得已,不要打开。她去世后,我一直把它放在宿舍床底下。”她顿了顿,似乎在犹豫,“盒子上……好像有个类似的图案,是刻上去的,但我不太确定。”
张明和林雨的心跳同时加速。铁盒子!这可能是杨慧芳留下的关键证据!
“那个盒子现在在哪?”林雨追问。
“在我宿舍。但我现在不敢回去……”孙茜脸上露出恐惧,“那些人能找到码头,肯定也能找到我宿舍。”
“我们陪你去取。”张明立刻说,“现在就去。”
**---
临州大学研究生宿舍楼在夜色中静悄悄的。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张明让林雨的车停在稍远的街角,他和孙茜步行进入校园。林雨则在车内警戒,随时准备接应。
孙茜的宿舍在四楼。楼道里灯光昏暗,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她用微微发抖的手打开房门,熟悉的宿舍气息扑面而来,却让她感到一丝陌生和不安。
她迅速蹲下身,从床底拖出一个落满灰尘的行李箱,打开后,最下面压着一个用旧衣服包裹着的深灰色金属盒。盒子不大,却异常沉重,表面布满了锈迹,但盒盖中央,确实刻着一个模糊的图案——海浪环绕着一个抽象的锚形标志,与照片上的“p.t.c.”图腾高度相似!
“就是这个。”孙茜将盒子递给张明。
张明接过盒子,手感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岁月的重量。他尝试打开,却发现盒子被一把结构复杂的老式密码锁锁着。
“你知道密码吗?”他问孙茜。
孙茜摇头:“妈妈没告诉我。她只说……答案可能在我研究的东西里。”
研究的东西?张明立刻联想到孙茜的海洋沉积物研究。难道密码与327号台阶附近的海域有关?
就在这时,林雨的低沉声音从微型耳麦中传来:“张明,有情况。一辆黑色轿车刚刚停在宿舍区入口,下来两个人,形迹可疑,正在朝你们那栋楼走去。你们必须马上离开!”
张明心头一凛,对方动作太快了!他迅速将铁盒塞进自己的背包,对孙茜说:“快走!从消防通道下去!”
两人冲出宿舍,快步走向走廊尽头的消防门。就在他们推开门的瞬间,楼梯下方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压低的人声!对方不止一拨人!
“往上走!”张明当机立断,拉着孙茜转向通往天台的楼梯。
天台的门没锁,他们推开铁门,寒冷的夜风立刻灌了进来。天台空旷,只有几个太阳能热水器和通风管道。远处城市的灯火如同繁星,却照不亮眼前的危机。
脚步声已经追到了天台门口。张明环顾四周,发现靠近隔壁楼栋的方向,有一截废弃的消防梯似乎可以通往下面一层的连接走廊。
“从那边走!”他指着消防梯。
两人刚跑到天台边缘,身后的铁门就被猛地撞开了!两个黑影冲了出来,手里拿着短棍之类的武器。张明将孙茜护在身后,顺手抄起地上一根锈蚀的铁管。
“把盒子交出来!”为首的黑衣人声音沙哑,带着威胁。
“休想!”张明握紧铁管,准备拼命。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楼下突然传来刺耳的警笛声,由远及近,迅速包围了宿舍楼。显然是林雨呼叫的支援到了。
天台上的黑衣人明显慌乱了一下,对视一眼,竟然没有选择硬拼,而是迅速后退,从另一个方向翻下天台,消失在夜色中。
张明松了一口气,但心中的疑团更大了。对方似乎并不想在此刻与警方发生正面冲突,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个铁盒子。
**---
回到临时落脚点,三人围坐在桌前,那个沉重的铁盒放在中间,像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
“密码会是什么?”林雨看着盒子上的锁,“六位数字。杨慧芳提示答案在孙茜的研究里……”
孙茜努力回忆着:“妈妈生前最后一段时间,确实很关心我的研究,还问过我关于老码头海域沉积物年代测定的一些技术细节。她好像……对‘1992年’这个时间点特别在意。”
“1992年……”张明沉吟道,这正是王海出事、码头扩建工程结束的年份。“试试1992相关的数字组合。”
孙茜尝试了“”、“”等,锁毫无反应。
张明拿起盒子上刻着的锚形标志仔细端详,忽然,他注意到锚杆与锚爪连接处,有几个极其细微的、像是随机分布的刻痕。他拿来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那根本不是随机的,而是极小的数字:“3”、“2”、“7”。
“327!”张明和林雨几乎同时脱口而出。这个阴魂不散的数字再次出现了!
孙茜尝试输入“”(1992年3月27日)——咔哒,锁没开。她又尝试“”、“”……依然不对。
“或许不是简单的日期组合。”林雨思考着,“327是地点,1992是时间。但密码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钥匙’。”
张明想起海底舱室里王海日志的最后一页,那个关于“不明生物活动痕迹”的记录日期是1992年6月12日。而王海出事是在6月15日。这三天里发生了什么?
“试试。”张明说,这是发现异常痕迹的日子。
孙茜输入,锁毫无反应。
“或者。”王海出事的日子。
依然不对。
气氛有些凝重。孙茜有些沮丧地放下盒子,无意中碰到了采样包,里面发出样本管碰撞的轻微声响。她突然想起什么:“等等!我最近分析的一批从327台阶附近采集的岩芯样本,在最底层,也就是对应大概1991年底到1992年初的沉积层里,发现了一种异常的化学物质峰值,像是某种……高能量燃料的残留物。实验室测定的最精确年代是1992年1月17日!”
1992年1月17日!这个时间点远早于王海出事,甚至在码头扩建工程完全结束之前!
张明脑中灵光一闪:“试试!”
孙茜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转动密码锁:9… 2… 0… 1… 1… 7…
“咔!”
一声清脆的轻响,密码锁弹开了!
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张明缓缓掀开盒盖。里面没有金银财宝,只有几样东西:一本更小巧的、用防水油布包裹的笔记本;几张颜色发黄的老照片;还有一枚造型古朴的青铜钥匙,钥匙柄上刻着与盒盖上一样的锚形标志。
张明首先拿起那本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是杨慧娟清秀而略显潦草的字迹,日期是1992年1月20日:
“他们决定启动‘海锚’,就在327下方。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王海警告过我,这是条不归路。但郑的势力太大,我别无选择……我必须留下证据,为了茜茜,也为了真相不被永远埋葬。”
张明继续翻看,里面的记录断断续续,却触目惊心。提到了“海锚”是一个代号,指代利用327台阶下方特殊地质结构建造的“深海物资转运平台”,与一个名为“信天翁”的境外组织合作,转运的不仅仅是资金,还包括一些受国际管制的“特殊设备”和技术资料。记录中还隐约提到一个被称为“深渊”的终极目的地。
照片则是更直观的证据:一张是年轻得多的郑xx与一个戴着白手套、看不清面容的“信天翁”代表在码头背景下的握手照;另一张竟然是327台阶下方那个圆形舱室的早期施工图!还有一张模糊的照片,似乎拍摄于海底,显示那个巨大的金属圆盘设施正在被安装。
而那枚青铜钥匙,则没有任何标签说明。
“海锚……信天翁……深渊……”林雨喃喃道,“这比我们想象的规模更大,更国际化。杨慧芳不仅是知情人,她可能还是被迫的参与者之一!”
孙茜看着母亲的字迹,眼泪无声地滑落。她终于明白,母亲背负着多么沉重的秘密,而她的死,绝非偶然。
张明合上笔记本,心情无比沉重。他们找到了关键证据,但也意味着踏入了更深的雷区。对手是一个拥有国际背景、经营了数十年的庞大网络。而“深渊”又是什么?那枚青铜钥匙,又将开启怎样的门?
窗外,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而真相的冰山,才刚刚露出一角。更残酷的猎杀,或许就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喜欢被当废物,我一拳打爆神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被当废物,我一拳打爆神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