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甜病倒的虚惊一场,如同一记警钟,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不仅让苏家人更加意识到她的不可或缺,也让所有流民深刻地明白,这位年轻的“神医”并非金刚不坏,她也会累倒,她的付出是用自己的健康在硬扛。
这种认知,没有带来恐慌,反而催生出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感恩与责任。
当苏甜在家人精心照料和空间特效药的作用下迅速退烧,只是身体尚显虚弱时,她发现,营地里的很多事情,已经不再需要她事必躬亲了。
首先行动起来的是那些被苏甜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康复者。那个曾被家人遗弃、后被苏甜救活的中年男人,身体刚有些力气,就默默地拿起扫帚,开始清扫隔离区外围的垃圾。当有人劝他多休息时,他瓮声瓮气地说:“苏姑娘把我从阎王殿拽回来,我这条命就是她给的,干点活算啥?”
那个因苏甜喂药而保住性命的孩子母亲,主动接替了熬煮开水的工作,不仅负责自家,还帮着附近几户行动不便的人家烧水,眼神里充满了重获新生的干劲。
“苏姑娘教过俺怎么照顾病人,俺来!” 一个之前症状较轻、恢复最快的妇人,自发走进了隔离区,学着苏甜的样子,戴上自制的简陋布口罩,开始给重症病患喂水、擦拭,处理污物。她的行动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更多康复者的勇气。很快,隔离区内便有了三四位固定的“护理员”,大大减轻了苏甜的压力。
不仅仅是康复者,许多身体健康的流民也被这股力量感召。青壮年们不再需要苏锐催促,自发排班,更加卖力地挖掘深坑厕所,处理垃圾,维护营地的清洁。妇孺老弱则负责起收集柴火、看守火堆、缝制简易口罩等力所能及的工作。
整个营地的运转,仿佛一台被注入了灵魂的机器,开始高效而自觉地运转起来。一种“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的氛围,取代了之前的绝望与猜忌。
而最让苏甜感到心头一暖的,是二伯一家。
二伯苏贵本就性格憨厚,之前碍于苏老汉和大哥的强势,不敢过多接济苏甜一家,但内心始终存着一份善意。此刻,看到侄女为了救人性命累倒,看到营地在她带领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再也坐不住了。
“梅娘,妞妞,跟我走!” 苏贵招呼着妻子和女儿,端着一锅自家省下来的、熬得浓浓的米汤,径直走向苏家所在的帐篷。
“弟妹,锐哥儿,甜姐儿怎么样了?” 二伯娘脸上带着真诚的关切,将米汤递给迎出来的赵梅,“没啥好东西,熬了点粥,给甜姐儿补补身子。”
妞妞也怯生生地递上几个她偷偷藏起来的野果子:“给……给甜姐姐吃。”
赵梅看着这一幕,眼圈不由得红了。这一路上,除了自家人,这还是第一次有亲戚如此明确地表达善意和支持。
“二哥,二嫂,快进来坐!甜姐儿好多了,刚喝了药睡下了。” 赵梅连忙将人让进帐篷。
苏贵看着脸色依旧苍白、在睡梦中仍微蹙着眉头的苏甜,叹了口气,对苏工说道:“老三,甜姐儿……是好样的!你们家,都是好样的!以前……是爹和大哥他们糊涂。往后有啥需要出力的,尽管开口!我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
这不是客套话。第二天,苏贵就主动加入了维护秩序的队伍,帮着苏锐协调人手。二伯娘则带着妞妞,加入了赵梅的“后勤组”,帮忙分发热水,照顾隔离区送出来的康复期病患。
二伯一家的加入,虽然力量有限,但其象征意义巨大。它代表着苏甜一家人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外人的尊敬,也开始扭转了家族内部扭曲的关系。
苏甜醒来后,得知这一切,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她靠在床头,对围在身边的家人说:“看,我就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做的这一切,值了。”
苏锐点了点头,看着帐篷外井然有序、互相帮扶的营地景象,沉声道:“团结起来,力量就大了。这场仗,我们赢的把握更大了。”
苏文小脸上也满是光彩:“姐,你现在是大家的主心骨了!等你好了,指挥我们就行,跑腿出力的事,大家都抢着干呢!”
喜欢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