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模型的成功,如同在干涸的心田里投入一颗巨石,激起的希望之浪席卷了整个桃源村。无需过多动员,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到了顶点。苏工标记出的那些需要韧性极佳木材的位置,苏锐第二天就带着伐木队进了山,这次,连之前磨洋工的苏富贵都被他爹苏老爷子硬逼着跟了去,在苏锐冷峻的目光监督下,愣是没敢偷懒。
木材运回村口的空地,苏工立刻开始了“总工程师”的工作。他早已用木炭画在拼接好的大张树皮上,绘制好了等比例的部件分解图,亲自指导着村里的几个老木匠和手巧的年轻人,如何刨平木材,如何开凿精准的榫卯,如何制作弧度一致的轮辐和角度恰好的叶片。
“这里,榫头要留三分余量,不能太紧,也不能松,要考虑到木材遇水膨胀。”
“叶片的入水角度是关键,决定了水车转动的效率,必须严格按照模型的比例来。”
苏工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老木匠们起初对他的某些要求将信将疑,但在苏工亲自示范、并用模型成功的事实说服下,渐渐心服口服,严格按照他的指导操作。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刨子刮过木材的沙沙声,成了村里最动听的乐章。
苏锐负责所有需要大力气的环节,搬运、固定、组装大型构件。他手臂肌肉虬结,汗水沿着古铜色的皮肤滑落,和同样挥汗如雨的村民们打成一片。苏甜则继续着她的“后勤支援”,借着帮忙打磨木料的机会,将少量现代的高强度木工胶,用在关键承重节点的榫卯结合处,确保万无一失。她还“发现”了几块质地细腻的青色石头,苏工认出那是极好的天然磨刀石,立刻让苏锐拿去将所有的凿子、斧刃磨得锋利无比,大大提升了加工精度和效率。
苏文成了父亲的“技术助理”,拿着小本子记录着每个部件的编号、尺寸和安装顺序,时不时用他学过的几何知识验证一下角度和对称性,避免出错。赵梅则率领着妇女们,保障着所有人的饮食,熬煮着提神解乏的草药茶,还用收集到的柔软树皮和旧布,赶制出了一批简陋但实用的手套,分发给工匠们,防止木刺扎手。
就连孩子们也跑来跑去,帮着传递小工具,清理木屑,小脸上满是参与重大事件的兴奋与自豪。
周氏看着苏家被众人环绕、俨然是项目核心的景象,心里酸得冒泡,却又不敢再明着说什么,只能躲在自家那进展缓慢的宅基地旁,对着苏老爷子抱怨:“哼,就他们家能!显摆!折腾这么多木头,要是转不起来,看他们怎么收场!”
苏老爷子闷头夯着自家那歪歪扭扭的墙,一言不发,只是偶尔抬头望向村口那越来越具规模的水车骨架时,浑浊的眼中也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光芒。
经过近十天的忙碌,所有的部件终于制作完成。组装的日子到了,几乎全村人都聚集到了溪流边。巨大的水车轮体、复杂的连杆机构、长长的水槽在被精心挑选的硬木支架上缓缓组合。苏工站在齐膝深的水里,亲自指挥着最后的安装和调试。号子声、水流声、木件契合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气氛紧张而热烈。
“左边,再抬高一点!好!落榫!”
“固定连杆!检查销子!”
“水槽对接,注意坡度!”
当最后一个部件安装到位,一架高达近两丈、结构精巧、庞大气派的水车,终于巍然屹立在溪流之中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苏工深吸一口气,示意放开临时阻挡水流的沙袋。清澈的溪水奔涌而下,猛烈地冲击在水车巨大的叶片上!
起初,轮身只是微微一震,发出“嘎吱”的轻响。随即,在众人期盼、紧张、甚至带着一丝恐惧的目光注视下,那巨大的轮子开始极其缓慢地……转动起来!
一圈,两圈……轮速逐渐加快,越来越流畅!巨大的轮体带着磅礴的气势,发出规律而有力的“哗啦”声,永不停歇般转动着。与此同时,连接在轮轴上的连杆带动着一个个硕大的竹制汲水筒,依次沉入溪中,满载清水后,在到达最高点的瞬间,筒身巧妙倾斜——
“哗——!”
一道清亮的水流,如同银色的匹练,从高高扬起的水筒中倾泻而出,精准地注入架设在高处的木质水槽中!
成功了!
清水沿着水槽,欢快地流向之前人力难以企及的高地,流淌进新开挖的、连接着坡地田亩的支渠!
短暂的寂静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成了!真的成了!”
“水!水到高处了!天啊!”
“桃源村有救了!咱们有救了!”
许多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跪倒在地,朝着水车和苏工的方向叩拜。年轻人则兴奋地互相捶打着,蹦跳着,宣泄着心中的狂喜。王老伯紧紧抓住苏工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苏工!苏工!您是我们桃源村的大恩人啊!”
赵梅、苏甜、苏文、苏锐站在一起,看着那架依靠全家智慧和力量、凝聚全村希望的水车磅礴运转,看着那汩汩清流润泽高地的景象,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感动。
喜欢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