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城议事厅内,烛火摇曳,火光在墙壁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羊皮地图铺展在长案上,上面用朱砂仔细地标记着各个城池的位置,而其中最醒目的,无疑是那座位于地图中心的成都城。
成大器背负双手,站在地图前,他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凝视着那座象征着益州权力核心的城池,仿佛能透过羊皮纸看到城内的大街小巷、宫殿楼阁。
自从拿下绵竹之后,成大器深知成都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因此,他一方面让军队在绵竹城内休整,恢复元气;另一方面则积极派遣探子,探听成都方面的消息,并暗中与城中那些对刘璋统治心怀不满的势力取得联系。
就在此时,贾诩不紧不慢地将手中的竹简缓缓展开。那竹简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上面的文字密密麻麻,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和重要的情报。
成大器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他快步走到贾诩身旁,与他一同凝视着这份神秘的竹简。随着竹简的展开,成大器的眼睛越睁越大,他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一份关于成都城防的详细情报!
贾诩的声音在此时响起,他的语气沉稳而坚定:“主公,成都城地势险要,城墙高耸,护城河宽阔且深,城防异常坚固。若我军强行攻城,恐怕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损兵折将不说,还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成大器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贾诩所言非虚,强攻成都城的确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要想攻克这座坚城,又谈何容易呢?
贾诩似乎看透了成大器的心思,他接着说道:“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先设法截断成都的粮道,使其城中粮草供应断绝。如此一来,城中必然会陷入粮草危机,人心惶惶。”
成大器眼睛一亮,他觉得贾诩的这个计策甚妙。断绝敌军的粮草供应,不仅可以削弱他们的战斗力,还能从心理上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压力。
贾诩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与此同时,我们再辅以攻心之计,散布一些对敌军不利的消息,动摇他们的军心和民心。这样一来,敌军内部必然会产生混乱,士气低落,我军便可趁机攻城,事半功倍。”
话音未落,忽有斥候慌慌张张冲入议事厅,高声急报:“报!刘璋遣吴懿、张裔引两万精兵,离成都三十里下寨!”这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议事厅内原本的谋划节奏。
成大器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凝重,仿佛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稍作思考后,迅速将目光转向坐在一旁的贾诩,显然是在等待这位以智谋着称的谋士能够给出一个应对的策略。
贾诩并没有让成大器失望,他稍稍沉默了一会儿,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然而,就在这短暂的沉默中,贾诩的脑海却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迅速地梳理着各种可能的方案。
终于,贾诩缓缓地开口说道:“刘璋此次的计策,其目的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他就是要通过稳固成都的外围防线,来阻止我们的军队进一步逼近。而吴懿作为刘璋麾下的大将,其勇猛程度绝对不容小觑。他在沙场上历经无数次战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可谓是一员虎将。”
说到这里,贾诩稍稍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然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张裔这个人。他虽然在武力方面可能稍逊一筹,但却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尤其擅长出谋划策。可以说,有他在刘璋身边,就如同给刘璋增添了一双慧眼,能够洞察我们的一举一动。”
贾诩的话语虽然平静,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让成大器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深知吴懿和张裔这两个人的厉害之处,如今他们联手起来,无疑给他们的进攻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成大器认真地听着贾诩的分析,心中对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贾诩的看法。然而,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继续追问:“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贾诩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虽然吴懿和张裔的实力不容小觑,但如今我军士气正盛,而且我们已经成功占据了绵竹。这里的地形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分兵应对,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成大器微微点头,对贾诩的分析表示赞同,当即便采纳了他的建议。他目光扫视厅中众将,高声下令:“华雄、廖化听令!命你二人率五千精兵,埋伏在吴懿、张裔大军必经之路的两侧山林之中。待敌军经过时,突然出击,打乱其阵脚,务必让敌军陷入混乱!”华雄、廖化二人齐声领命,眼神中充满战意。
接着,成大器又看向李严、费观,说道:“李严、费观,你二人带领三千人马,绕道敌军后方,切断其粮草补给线。粮草乃军队命脉,断其粮草,敌军必乱!”李严、费观领命而去,神情坚定。
安排妥当后,成大器与贾诩率领主力部队,在距离敌军十里之处安营扎寨,与吴懿、张裔形成对峙之势,静静观察敌军动向,等待战机的出现。
另一边,吴懿、张裔得知成大器在前方扎营后,立即在军营中召开军事会议。大帐内,气氛紧张,众将围坐,等待主将决策。吴懿性格刚烈,主战之心强烈,他猛地站起身,大声说道:“成大器刚扎营,立足未稳,此时正是我军出击的大好时机!我军两万精兵,士气正旺,定能一举将其击败,挫其锐气!”
然而,张裔却冷静地分析道:“吴将军,成大器善用谋略,且刚拿下绵竹,士气高昂。我军若贸然进攻,正中其下怀。不如先稳固营寨,加强防御,观察敌军动向,寻找其破绽,再寻破敌之策,如此方为稳妥之计。”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帐中众将,有的支持吴懿,认为应主动出击;有的赞同张裔,觉得不宜轻举妄动。争论持续许久,最终,在张裔的极力劝说下,吴懿勉强同意暂时按兵不动,但心中仍有不甘,眼神中满是跃跃欲试的战意。
夜幕降临,月色昏暗,正是用兵的好时机。成大器深知,不能给敌军喘息的机会,必须主动出击,打乱敌军部署。深夜,月黑风高,华雄、廖化率领的伏兵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靠近敌军营地。他们手持火把,脚步轻盈,如鬼魅般潜行。
当接近敌军营地时,华雄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火把,大声呐喊着冲入敌营。刹那间,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喊杀声震耳欲聋,在山谷间回荡。吴懿、张裔的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营地内一片混乱,战马嘶鸣,兵器碰撞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与此同时,李严、费观率领的三千人马也顺利地到达了敌军后方的粮草运输要道。他们埋伏在道路两旁茂密的草丛中,屏息凝神,等待着敌军粮草车队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虫鸣声偶尔响起。
不久,只见一队队满载粮草的马车缓缓驶来,押运粮草的士兵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手中兵器紧握,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当车队完全进入埋伏圈后,李严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押运粮草的士兵们虽然奋力抵抗,但面对突然袭击,且成大器军队士气正盛,终究寡不敌众,很快便被击溃。李严命人将粮草尽数烧毁,熊熊大火瞬间燃起,照亮了整个夜空,浓烟滚滚直冲天际,仿佛预示着敌军的败局。
吴懿、张裔得知营地被袭、粮草被烧的消息后,大惊失色。吴懿怒不可遏,满脸通红,青筋暴起,立即整顿军队,准备与成大器决一死战,以雪此耻。而张裔则心急如焚,深知如今局势对己方极为不利,苦苦劝说吴懿冷静下来,另寻他策:“吴将军,此时出战,我军军心已乱,必败无疑。不如暂且退回成都,从长计议。”但此时的吴懿早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张裔的劝告,执意出战。
成大器得知敌军内乱后,心中暗喜,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他身披战甲,手持长剑,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向着吴懿、张裔的营地发起了总攻。战场上,鼓声雷动,号角齐鸣,震天动地。成大器的军队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比;而吴懿、张裔的军队则军心涣散,斗志全无,在成大器军队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
双方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如山。经过一番苦战,吴懿、张裔的军队大败,死伤无数。吴懿在混战中受伤被俘,尽管他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最终被成大器的士兵生擒。张裔则在几名亲信的保护下,拼死突围,杀出一条血路,逃回了成都。
此役过后,刘璋的实力大损,成都的防御力量也变得更加薄弱。成大器的军队士气大振,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向着成都逼近。而成都城中的刘璋,面对成大器的大军压境,惶恐不安,如坐针毡。他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但众人意见不一,争吵不休,始终未能拿出一个有效的应对之策。朝堂上一片混乱,刘璋看着群臣,心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成大器的军队在距离成都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此时,贾诩再次向成大器建议道:“如今成都城防虽弱,但毕竟城高池深,强攻仍需付出巨大代价。主公可先派人入城,向城中百姓宣扬我军的仁德,安抚民心;再对成都进行围困,断其外援,待其军心、民心皆乱之时,再发动进攻,必能一举拿下成都。”
成大器再次采纳了贾诩的建议,立即派人携带大量的粮食和衣物,前往成都城周边的村庄,救济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士兵们挨家挨户地发放物资,耐心地向百姓们解释成大器军队的宗旨。同时,成大器还发布公告,向百姓们承诺,只要他们归顺,便会保障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予他们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些举措很快便赢得了百姓们的好感和支持,许多百姓纷纷称赞成大器的仁德,在民间,成大器的名声越来越好。
在对成都进行围困的日子里,成大器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士兵们严格遵守军纪,不仅没有骚扰百姓,还主动帮助百姓们耕种田地、修缮房屋。在军队的帮助下,村庄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们对成大器的军队越发信任。
而成都城中的情况却日益糟糕,由于粮草短缺,物价飞涨,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饿殍遍地。城中的士兵们也因为长期被困,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终于,在围困了一个月后,成都城中的军心、民心彻底崩溃。士兵们无心作战,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盼望着成大器的军队进城,结束这痛苦的日子。成大器见时机已到,一声令下,大军如潮水般涌向成都城。城墙上的守军早已无心抵抗,看到成大器的军队气势如虹,纷纷弃械投降。成大器的军队顺利地攻入了成都城,刘璋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开城投降。
至此,益州全境尽归成大器所有。成大器入主成都后,立即着手整顿政务,安抚百姓。他广纳贤才,任用能吏,在朝堂上设立求贤令,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前来投奔。他大力发展经济,兴修水利,组织百姓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耕种技术。在他的治理下,益州很快便恢复了生机与活力。百姓们安居乐业,对成大器感恩戴德,益州也成为了成大器逐鹿中原的坚实后盾,为他日后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喜欢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