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2周,林夕的身体像一艘被重力牢牢吸附的船,每一次翻身、起身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和关节的酸胀。陆景深的“孕期健康管理方案”升级到了V4.0,重点从营养优化转向了不适症状的精细管控和早产风险的严密防范。家里添置了更多的支撑垫、可移动的小边几(避免林夕频繁弯腰),甚至浴室里安装了专业的扶手和沐浴椅。陆景深的平板电脑上,实时同步着林夕佩戴的智能手环数据——心率变异率、血氧饱和度、睡眠质量深度分析图,这些曲线如同飞船仪表盘,让他时刻监控着“母舰”的运行状态。
然而,数据的监控无法完全抵消生理上的煎熬。林夕的脚踝肿得像发面馒头,手指关节僵硬,握笔作画都变得困难。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胃灼热和频繁的夜尿,睡眠被切割成碎片,白天精神不济,情绪像坐过山车,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莫名低落或烦躁。
一天深夜,林夕又一次被胃酸反流呛醒,艰难地坐起身,胸口灼痛,呼吸不畅。她看着身边沉睡的陆景深(他即使睡觉,姿势也保持着一种克制的规整),一种巨大的委屈和孤独感瞬间将她淹没。她轻轻推了推他,声音带着哭腔:“陆景深……我好难受……”
陆景深几乎是瞬间惊醒,睡眠模式被强制切换为紧急响应模式。他迅速坐起,打开床头灯,光线调到最柔和的档位,动作流畅得像经过无数次演练。他没有问“怎么了”,而是直接进入评估流程:观察她的面色、呼吸频率,伸手轻触她的额头测量体温,同时另一只手已经拿起了床头的ph试纸(用于粗略判断胃酸反流程度)和一杯常备的苏打水。
“先喝一小口,中和一下。”他将水递到她唇边,声音带着刚醒的低哑,但指令清晰。待林夕喝完,他仔细看了试纸变色情况,眉头微蹙:“胃酸浓度偏高。今晚的晚餐可能油脂稍多。记录一下,明天调整食谱。”他一边说,一边调整她背后的枕头角度,让她呈半卧位,以减轻食管压力。
他的处理精准、高效,无可挑剔。但林夕看着他冷静专注的侧脸,心里那根弦却绷断了。“你就只知道记录!调整食谱!你知不知道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浑身都疼,感觉自己像个快要爆炸的皮球!”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孕晚期的激素波动让她的情绪彻底失控,“你永远都这么冷静!你是不是根本体会不到我有多辛苦!”
陆景深拿着ph试纸的手顿在半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感风暴,他惯常的逻辑处理器似乎出现了短暂的宕机。他看着她泪流满面的脸,眼神里闪过一丝罕见的无措。他张了张嘴,想用数据解释孕晚期不适的普遍性和应对方案的有效性,但看到她那近乎崩溃的神情,那些理性的词汇卡在了喉咙里。
沉默了几秒,他放下试纸,没有试图去擦她的眼泪(他的无菌原则潜意识里阻止了这种可能带来细菌接触的动作),而是伸出手,非常非常轻地、带着一种近乎笨拙的试探,覆盖在她紧紧攥着被子的、有些浮肿的手背上。他的掌心干燥而温暖。
“我……知道你很辛苦。”他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许多,语速很慢,像是在艰难地调用一个不常用的情感词库,“孕晚期不适发生率高达87.3%,睡眠障碍、疼痛、情绪波动……都是常见且真实的生理心理反应。我的监测和方案,目的是尽可能降低这些反应的程度和频率,但……无法完全消除。”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从她脸上移开,落在她隆起的腹部,声音更轻了些:“我无法直接体验你的感受。这是我的认知局限。”这句话,从他口中说出,带着一种近乎坦承无能的沉重。他承认了他的“系统”存在无法覆盖的盲区。
“但是,”他重新看向她,眼神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你的每一项生理指标波动,你的每一次不适反应,在我这里的权重……都是最高的。我的所有计算和应对,目标函数只有一个:让你和宝宝,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个阶段。也许方式……不够感性,但投入度,是百分之百。”
他说的是“权重”、“目标函数”、“投入度”,但这些冰冷的术语背后,是林夕能感受到的、沉甸甸的专注和承诺。他不是不体会,他是用他全部的专业和精力,在对抗着她正在经历的辛苦。
林夕的哭声渐渐止住,变成低低的抽噎。她反手握住他覆盖在她手背上的手,他的手指微微收紧,回应着她的力道。
“对不起……”她小声说,“我有点控制不住……”
“不需要道歉。”陆景深立刻说,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但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情绪波动是正常生理现象。重要的是及时疏解。现在,除了半卧位,还需要其他缓解措施吗?比如,背部按摩?我学习过针对孕晚期的安全手法。”
林夕看着他一本正经提出按摩方案的样子,又想哭又想笑。她点了点头。
那一晚,陆景深没有再看任何数据图表。他坐在床边,就着昏暗的灯光,用他那双习惯于握手术刀、进行精密操作的手,生涩却极其小心地,为林夕按摩着浮肿的小腿和酸痛的腰背。他的动作有些僵硬,力度控制得近乎虔诚,仿佛在对待一件价值连城的易碎品。林夕闭着眼,感受着他指尖传来的温热和笨拙的安抚,心中那片因痛苦和孤独而冻结的角落,渐渐被一种奇异的暖流融化。
这次夜间的“压力测试”,没有导致系统崩溃,反而意外地验证了系统的情感冗余。陆景深用他的方式证明,当理性关怀的边界被情感的洪流冲击时,他并非固守程序的机器,而是会努力调用他所有的资源(哪怕是笨拙的情感表达),去修复连接,去提供支持。
随后的几周,陆景深的行为模式出现了更显性的调整。他依然严格监控数据,但会在提醒林夕休息时,附带一句:“画稿可以暂停,我帮你保存进度。”他依然分析营养,但会主动询问:“今天有没有特别想吃什么?偶尔一次偏离计划,风险可控。”他甚至开始尝试进行一些极其简单的、“非功能性”的互动,比如,在林夕因为胎动频繁而无法入睡时,他会躺在她身边,一只手放在她肚子上,低声对着腹中的宝宝说一些诸如“降低活动频率,保障母体休息效率”之类的、只有他能说出的“胎教话语”,虽然听起来像系统指令,但那专注的神情和低沉的嗓音,却奇异地带着一种安抚的力量。
林夕也逐渐学会了更直接地表达需求,而不是等待崩溃。她会说:“陆景深,我今天需要十分钟的拥抱,不需要分析原因。”而陆景深,在经过零点几秒的“指令解析”后,会走过来,用一种略显僵直但持续稳定的姿势抱住她,仿佛在执行一项重要的维持任务。
孕36周的产检,b超显示胎儿一切正常,头位已入盆。医生笑着说:“条件不错,等着宝宝发动吧。”
走出医院,初夏的阳光明媚。林夕摸着肚子,感受着里面那个小生命的活力,忽然对身旁沉默的陆景深说:“陆医生,我们的系统……好像快要迎来最重要的一个新用户了。”
陆景深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她巨大的腹部轮廓上,眼神复杂,有严谨的评估,有隐忧,但最深处的,是一种清晰可辨的、名为“期待”的光亮。
“嗯。”他应道,声音平稳,“最终用户验收测试(UAt)即将开始。系统冗余和抗压能力已通过前期压力测试验证。目前状态……准备就绪。”
他的用词依旧技术化,但林夕听懂了。他们共同构建的这个系统,已经通过了最严苛的考验,做好了迎接一切未知挑战的准备。终点线就在眼前,而他们,是彼此最可靠的队友。
喜欢心动预警:医生的漫画指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心动预警:医生的漫画指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