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清溪村的田埂上,给成片的玉米地镀上了一层金边。段筱棠背着书包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社员们扛着锄头下地的身影,心里却在盘算着即将到来的秋收——这不仅是村里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更是她和陆衍双空间联动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动作”。
“小妹,发啥愣呢?再不走上学要迟到了!”五哥段明凯背着帆布书包从屋里出来,见妹妹盯着田埂出神,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他最近正忙着准备小学毕业考试,每天早出晚归,脚步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筱棠回过神,朝五哥笑了笑:“没啥,就是在想,再过阵子秋收,咱家的玉米能不能多收点。”她嘴上说着村里的玉米,心里却早已转到了空间里——经过灵泉水滋养的作物,成熟速度比外界快了好几倍,如今空间里的玉米已经抽穗,再过几天就能收获,红薯藤也爬满了半亩黑土,一个个饱满的红薯在土里藏着,就等着她收割。
兄妹俩并肩走在乡间小路上,路边的野草上还挂着露珠,踩上去湿漉漉的。段明凯一边踢着小石子,一边说:“爷爷说了,今年队里种的玉米长得比往年好,尤其是大伯种的那几亩边角地,麦苗长得壮,玉米肯定也差不了。”他还不知道,那些“长势喜人”的作物背后,藏着妹妹的空间秘密。
筱棠点点头,眼睛却亮了起来:“等秋收的时候,我要跟着奶奶去地里拾玉米,说不定能拾好多呢。”她心里打着算盘——到时候可以借着拾玉米的机会,把空间里收获的玉米悄悄混进家里的粮囤,既不会引起怀疑,又能让全家的粮食更充足。
到了学校,筱棠坐在教室里,却有些心不在焉。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讲着算术题,她的思绪却飘回了家里的小菜园——那几株耐旱种苗已经结出了拳头大小的果实,叶片翠绿,藤蔓茁壮,连爷爷都说“这苗是个好品种”。她想着,等秋收后,就可以让爷爷以“老法子培育”为由,把种苗推广到生产队,到时候再用灵泉水悄悄滋养,说不定能让全队的粮食产量翻一番。
课间休息时,筱棠趴在课桌上,拿出纸笔偷偷画着秋收计划。她先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小的菜园,旁边标注着“耐旱种苗——送给陆衍做实验样本”;又画了一片玉米地,标注着“空间玉米——混进家里粮囤”;最后画了一筐红薯,标注着“空间红薯——晒成红薯干,给陆家送过去”。画完后,她看着纸上的计划,嘴角忍不住上扬——这不仅是一个秋收计划,更是她带领全家逆袭的第一步。
放学后,筱棠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到了村后的山上。山上的野草已经泛黄,秋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她找了一块隐蔽的石头坐下,意念一动,进入了空间。
空间里依旧是雾气缭绕,半亩黑土上种满了玉米和红薯。玉米秆长得比她还高,金黄的玉米穗垂在枝头,剥开外皮,露出饱满的玉米粒,散发着淡淡的香甜;红薯藤下,一个个红薯把土都拱了起来,轻轻一拔就能带出一串。灵泉水在白雾中潺潺流淌,清澈见底,喝一口,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筱棠走到玉米地旁,伸手摘下一个玉米穗,剥开外皮,咬了一口玉米粒——甜丝丝的,比村里种的玉米甜多了。她估算了一下,空间里的玉米大概能收获两百多斤,红薯也能收一百多斤,加上家里地里种的粮食,今年冬天全家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不仅要让全家吃饱,还要给陆家送点。”筱棠喃喃自语。陆衍和陆瑶一家对他们那么好,陆衍还特意给她送来了耐旱种苗,她理应报答。空间里的红薯又大又甜,晒成红薯干肯定好吃;玉米磨成面,可以做成玉米饼,送一些给陆家,让他们也尝尝清溪村的“特产”。
想到这里,筱棠开始在空间里忙碌起来。她先把成熟的玉米一个个摘下来,堆在黑土旁;又蹲在红薯地里,把红薯一个个挖出来,去掉泥土,放进竹筐里。虽然她只有五岁,却因为末世的经历和空间的加持,力气比普通孩子大得多,没多久就收获了一大堆玉米和红薯。
忙完这一切,筱棠才退出空间,背着书包下山。回到家时,奶奶柳玉梅正在院子里翻晒草药,见孙女回来,连忙喊道:“筱棠,快过来帮奶奶把草药翻一翻,趁着天好晒透了,冬天好用来治病。”
筱棠放下书包,跑过去帮奶奶翻草药。一边翻,一边说:“奶奶,再过阵子秋收,我想跟着你去地里拾玉米,还想把咱家的红薯晒成红薯干。”
柳玉梅笑着摸了摸孙女的头:“好啊,等秋收了,奶奶就带你去拾玉米。红薯干也好,晒好了既能当零食,又能存着冬天吃。”她不知道,孙女说的“红薯”,其实来自神秘的空间。
晚饭时,段守业提起了秋收的事:“队里说了,再过半个月就开始秋收,到时候全家都要去地里帮忙。今年的玉米长得好,说不定能多分点粮食。”
筱棠连忙说:“爷爷,我也能帮忙!我可以拾玉米、拔红薯,还能给大家送水。”她想着,到时候可以借着送水的机会,把空间里的灵泉水带到地里,悄悄给队里的玉米浇点水,让玉米长得更饱满。
段明杰也附和道:“是啊爷爷,我这阵子学做木犁,等秋收后就能做出新的木犁,明年种地就更方便了。”他最近跟着张师傅学木工,进步很快,已经能独立做一些简单的农具了。
段守业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欣慰:“好,好,咱们全家齐心协力,今年一定能过个好冬天。对了,筱棠,你上次种的耐旱种苗长得不错,等秋收后,咱们可以跟队里说说,明年试着多种几亩。”
筱棠心里一喜,连忙答应:“好啊爷爷!陆衍哥说这种苗耐旱,就算天旱也能长得好,要是队里能多种几亩,以后就不用怕天旱缺粮了。”她想着,到时候可以让陆衍再送些种苗过来,用空间灵泉水滋养后,推广到整个生产队,甚至整个清溪村。
晚饭后,筱棠坐在八仙桌旁,重新完善她的秋收计划。她在纸上又加了几条:“1. 秋收时用灵泉水给队里的玉米浇水,提高产量;2. 收获空间玉米和红薯,悄悄混进家里粮囤;3. 晒红薯干,给陆家送过去;4. 秋收后推广耐旱种苗,跟陆衍商量后续合作。”
写完计划,筱棠把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抽屉里。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个秋收对她和她的家人来说,意义非凡——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粮食收获,更是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开始。而她和陆衍的双空间联动,也将在这个秋收中,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月光洒在筱棠的脸上,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她仿佛已经看到了秋收时的热闹景象:全家人在地里忙碌着,金黄的玉米堆满了粮囤,饱满的红薯装满了竹筐;陆瑶带着笑容来到清溪村,和她一起在菜园里看种苗;陆衍收到她送的红薯干,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而这一切,都将从这个充满希望的秋收开始。
喜欢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