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则亮,陈默把最后一个“青山扣”放进快递箱,胶带在箱口拉出刺啦一声。他没剪断,而是捏着带子停了两秒,才用力一扯,封死。
林晓棠靠在门框上,手机贴着耳朵:“第三批素材传过去了,李秀梅说她马上发。”
“发完让她别关机。”陈默把箱子搬上三轮车,“今天不能卡在半道。”
赵铁柱从工地拐过来,裤脚沾着木屑:“第一批十箱都装好了,等你一声。”
“现在就走。”陈默拍了下车身,“送到镇上快递点,盯他们当场揽收。
赵铁柱应了一声,跳上车斗。林晓棠跟着坐进副驾,手里还攥着手机。车子发动时,她低头看了眼时间:六点七分。”
陈默没动。他站在村委会门口,盯着快递车拐过晒谷场,扬尘起来才转身进门。林晓棠做的预售页面已经上线,后来数字停在“0。”他翻开笔记本,翻到昨晚写下的那页:“五月二十,预售开启。”
林晓棠推门进来,把手机放在桌上:“视频发了。标题按你说的——‘你认养的土地,长在一个人的手写祝福里’。”
陈默点头。他知道李秀梅会推, 也知道朋友圈能炸一阵。但他没提这个。他只问:“公章带了吗?”
“在包里。”
“去县电商办的授权书,得补。”
“林晓棠愣了下:“现在“
“银行刚回短信,第一笔交易卡住了,说对公账户没授权。”陈默把手机递给她,“看,钱到了,但没入账。”
林晓棠凑近看,交易记录上写着“待验证”,金额是三千两百元。她抬头:“那得去镇上打材、盖章、上传,来回三个小时。”
“你去。”陈默抓起外套,“我守后台。”
林晓棠没再问,拎包就走。刚出门,又转回来:“要是钱到了,先别告诉别人。”
陈默没说话,只是把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压在手机下面。
九点十七分,手机震了一下。陈默拿起来,短信来自银行:“账户收入50,320.00元,用途:土地认养预付款。”
他没动。盯着数字看了十秒,起身走到隔壁房间。
王德发坐在旧藤椅里,算盘搁在腿上,手指慢慢拨着珠子。听见脚步,他抬头:“有事?”
陈默把手机放在桌上,屏幕朝上。王德发看了一眼,没说话,继续打他的算盘。噼啪声在屋里响起来,慢,但稳。
陈默从打印机里抽出一张纸,是银行流水,他在“+50,320.00”那行画了个红圈,撕下半张纸,贴在算盘旁边。
王德发的手停了。
他摘下老花镜,凑近看那行字,又抬头看流水单上的时间、账户名、备注。看了很久,才重新戴上眼镜,拿起算盘,从头打了一遍。
算完,他放下算盘,没看陈默,只说:“别得意太早。”
陈默没接话。他把流水单收进笔记本,转身出门。
十一点,林晓棠回来,手机响个不停。他刚进门就扬起手机:“李秀梅的视频冲上本地热搜了,后台订单涨到两百多单。”
陈默接过手机看,预售页面的访问量在跳,每刷新一次,数字涨一截。他问:“支付都完成了?”
“八成以上。”
“通知赵铁柱,家人做‘青山扣’。教室不够就挪到村礼堂。”
林晓棠记下,又说:“还有人问能不能单独买笔筒。”
“不卖。”陈默说,“只随人养送。”
“可有人留言说,就想收村民手写的祝福卡。”
陈默顿了下:“让他们认养半分地。”
林晓棠笑了,低头打字。
下午两点,赵铁柱冲进村委会,手里挥着手机:“后台又进了三万!现在八万多!”
陈默正在核对订单明细,抬头:“多少人付了?”
“两百七十三。”
“地够吗?”
“第一批三百块地,每块一分,总共三亩。够。”
陈默合上笔记本:“让林晓棠做个公告,说首批认养额度快满了,第二批下周开放。”
赵铁柱咧着嘴出去了。林晓棠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打印的订单汇总:“我刚看数据,80%的订单来自李秀梅转发的那条视频。”
“那就再推三条。”
“推什么?”
“推人。”陈默说,“让张婶录一段,就唱那首《三月上山》。老木匠也录一个,讲‘三进三山榫’。再找五个干活的村民,每人说一句:‘你认的那块地,我刨过。”’
林晓棠记下:“用方言?”
“用方言。”陈默说,“别剪太短,用原声。”
傍晚,视频发出去。第一条是张婶坐在门口,背景是晒豆角的架子,他清了清嗓子,唱了几句采茶调,最后说:“我在青山村住了六十年,没见过外地人这么稀罕咱的地。你要是认了,我就跟你唱老歌。”
第二条是老木匠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那个“三进三出榫”的样品,慢悠悠说:“这东西,不用钉,不使胶,咬得死。你认的地,也这样,实诚。 ”
第三条是五个村民站成一排,赵铁柱带头,一个个说:“你认的那块地,我刨过。”“我翻过。”“我撒的种。”“我浇的水。”“我守的夜。”
视频发出去两小时,订单回升。晚上九点,总金额破十二万。
陈默坐在村委会,后台数字停在“123,680.00”。他没关电脑,而是把笔记本摊开,翻到第一页,写下:“五月二十,预售首日,到账50,320元。青山扣,扣住了。”
林晓棠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两碗泡面:“吃了东西。”
陈默接过,没动筷子。他看着电视屏幕,刷新了一下,数字变成“123,720.00”。
“又来一笔。”他说。
林晓棠低头看手机:“李秀梅说,有媒体想采访。”
“不接。”
“她说,可以只拍‘青山扣’制作过程,不露脸。”
陈默摇头:“现在不缺人看,缺的是地种出来。”
林晓棠没再动。他吃着面,忽然说:“王德发刚才来过。”
“说什么?”
“没说。就站在公示栏前,看了十分钟,走了。”
陈默点头。
第二天早上,陈默去礼堂看“青山扣”生产。教室不够,赵铁柱把桌子全搬到了礼堂,七八个村民在刻字、打磨、组装。老木匠坐在角落,手里拿着一个半成品,正用砂纸一点点磨接口。
陈默走过去:“进度怎么样?”
“昨晚做了六十个。”老木匠头没抬,“今天能做完剩下四十。”
“字都写好了?”
“张婶写了三十张,她儿媳妇写了二十张,其他人轮流写。”
陈默拿起一个成品,接口严实,底部小盖打开,里面是手写卡。他抽出一张,上面写着:“认养青山地,得此青山扣。——张婶祝你日日有喜。”
他把笔筒放在桌上。
赵铁柱走过来:“第三批快递下午发,我亲自送。”
陈默点头:“让快递点拍揽收视频。”
“放心。”
陈默走出礼堂,阳光照在晒谷场上。几个孩子在追一只鸡,笑声穿过空地。他站在台阶上,掏出笔记本,翻到咋晚那页,又写了一行:“五月二十一,预售次日,累计到账123,720元。订单278, 地余22。”
他合上本子,往村委会走。
刚进门,看见王德发坐在桌前,手里拿着那份银行流水,正用红笔在“123,720.00”下面画线。画完,他把纸翻过来,在背面写了个“实”字。
陈默没说话,把笔记本放在桌上。
王德发抬头:“第二批地,准备好了?”
“在整。”
“认养协议,得拟新版本。”
“我让林晓棠改。”
王德发站起身,把流水纸折好,塞进口袋。走到门口,他停下:“今天下午,我去镇上,把账户年检办了。”
陈默看着他背影走出门。
林晓棠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新设计的认养协议:“他刚给我打电话,说要用新纸,盖公章。 ”
陈默接过协议, 翻了翻:“行。”
林晓棠问:“接下来呢?”
“等种下去。”陈默说,“等第一茬菜种出来。”
他走到窗边,工地上有人正弯腰捡起一片碎木,扔进 筐里。
喜欢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