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的车轮碾过村口石墩,扬起一阵尘土。陈默站在村委会门口,手还插在裤兜里,笔记本边缘被他捏得有些发皱。那辆车没停,径直拐向了通向山后的泥路,车顶的设备在阳光下一闪,像是某种镜头反光。
他没追,也没喊人,转身进了屋,把门带上。
林晓棠正在整理财务清单,抬头看了他一眼:“刚才那车……你认识?”
“不认识。”陈默走到办公桌前,抽出昨夜写的那张纸,“但咱们的钱刚到账,仓库堆满了建材,民宿二期要动工,这时候来陌生人,不是巧合。”
她放下笔,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你想做什么?”
“装眼睛。”他说,“高处的眼睛。”
赵铁柱中午就赶来了,肩上搭着帆布包,进门就问:“听说要买飞机?村里又不送快递。”
“是巡查用的。”陈默打开手机,调出一款无人机型号,“能飞两公里,带夜视,拍下来直接传回电脑。咱们现在有合作社,有资产,不能还靠人半夜巡逻。”
赵铁柱挠了挠头:“可这玩意儿谁会飞?摔了算谁的?”
“我先学。”陈默把说明书推过去,“你负责找个平稳的地方当起飞点,别在鸡舍边上,也别挨着高压线。”
林晓棠站起身,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手绘草图:“我已经标好了重点区域——仓库、民宿集中区、河道取水口、还有村西那片刚种的生态林。每天早晚各巡一次,突发状况随时起飞。”
赵铁柱看着图,慢慢点头:“行,东头老松树底下那块平地还能用。我下午就去铺水泥台子,再搭个遮雨棚。”
当天下午,无人机到了。
黑色机身,四旋翼,底部挂着一个灰白色的摄像头。陈默在会议室拼好遥控器,连上平板,反复看操作视频。林晓棠坐在旁边,记下每一个功能键的作用。赵铁柱则蹲在门外测试信号,举着手机来回走:“东边满格,北坡拐角容易丢图传。”
试飞定在第二天清晨。
晒谷场围了一圈人。孩子们踮脚张望,几位老人坐在小板凳上摇头:“城里不要的东西,拿来哄我们玩?”
无人机启动时发出低沉嗡鸣,缓缓升空。围观的人群瞬间安静。
画面同步传到村委会的监控屏上。青山村第一次从五百米高空完整呈现——青瓦屋顶连成片,村道如细线蜿蜒,河道像一条银带绕村而过,新修的民宿群整齐排列,仓库红顶在晨光中格外显眼。
“看到没?”陈默指着屏幕,“这是咱们的村子。哪里缺绿,哪里漏水,哪里有人乱倒垃圾,都能看得清。”
有人嘀咕:“那夜里也能看?”
“能。”陈默答,“红外模式,黑夜和白天一样。”
人群开始骚动。几千年轻后生凑上来问怎么操作 。林晓棠当场挑了五个人,拉进会议室教基础操控:升降、转向、返航点设置、电量预警。
第一轮培训结束,己是下午三点。
赵铁柱,回来报告:“起飞台打好基础了,明天上午就能甪。我还焊了个金属架,防止大风掀翻。”
陈默点头:“今晚开始排班。我值第一班夜巡。”
“你一个人?”林晓棠问。
“先试试。”他说,“发现问题再调整。”
当晚九点,监控室亮着灯
陈默坐在电脑前,屏幕分割成四个画面.实时航拍、地图定位、电池状态、风速数据。无人机停在起飞台,处于待命状态。他每隔半小时手动唤醒一次,做短距离巡航,确认信号稳定。
夜里十一点半,一切正常。
凌晨一点,他喝了口浓茶,重新连接设备,进行首次全程覆盖飞行。
无人机沿预定路线缓慢推进。屏幕上的村庄静谧无声。河道水面泛着微光,民宿区没有灯光走动 ,仓库周围空无一人。
飞到西片区时,画面轻轻晃动了一下——风大了些
他暂停前进,等气流平稳后再继续。
凌晨三点十七分,无人机绕回仓库外墙附近,准备返航。
就在镜头切换角度的瞬间,画面右下角闪过一道模糊轮廓。紧贴围墙根部,靠近堆放木料的角落,有个低矮移动的影子。
陈默立即回退时间轴, 放大该区域。
图像不够清晰,无法辨认人脸或衣着,但可以确定是活物——移动轨迹有节奏,不像风吹杂物。更关键的是,那位置不在日常巡路径内,且时间异常。
他截取前后三十秒视频,单独保存,标注时间与坐标。
“不对劲。”他低声说。
正准备重播,林晓棠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杯热水:“我睡不踏实,过来看看。”
“刚发现点事。”陈默让开位置,“你看这里。”
他凑近屏幕,仔细盯着那段影像。画面反复播放三次。
“是不是野狗?”她问。
“野狗不会贴墙根走这么稳。”陈默摇头,“而且你看这儿——”他暂停在某一帧,“墙角那片草,前一天还是直的,现在明显被压弯了,方向朝外。”
林晓棠伸手点了点屏幕边缘:“它没翻墙,也没撬门。像是……在试探什么。”
“或者确认什么。”陈默合上平板,“仓库这两天会运进一批电线和五金,值钱。我得让人加强西区巡逻。”
“要不要叫醒老李他们?”
“先不惊动。”他说,“可能是虚惊,但也可能是开头。咱们刚挂牌,有人盯着很正常的。”
他打开值班记录本,写下:“凌晨3:17,西墙角出现不明移动目标,形态非动物,疑是人为。已存正,待查。”
林晓棠站在他身旁,目光仍停留在监控画面上。
“我觉得应该调一下高度。”她说,“现在的飞行路线太固定,容易被人摸清规律。下次能不能随机变几条路径?比如突然绕到北坡背面?”
“可以。”陈默点头,“明天就改程序。”
他重新启动无人机,设定临时加飞任务,目标:仓库周围三百米位置,低空慢速巡航一圈。
机器起飞后,两人静静看着屏幕。
这一次,航线不再规则。无人机忽左忽右,时而贴近树冠,时而拉升高度俯瞰全局。
画面平稳流动。仓库门锁完好,围墙无损,地面未见新脚印。
“暂时安全。 ”林晓棠轻声说。
陈默没回应。他的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节奏很轻,却持续不断。
就在这时, 屏幕角落再次捕捉到异常。
不是人影,而是地面痕迹——在上次压倒的草丛旁边,多了几道浅浅的划痕,像是鞋底蹭过泥土后留下的纹路。
他立即截图,标记位置。
“这不是今晚的新痕迹。 ”他眯起眼,“泥土干湿度不一样,至少存在六小时以上。可昨天白天巡查没人报异常。”
林晓棠忽然伸手按住鼠标:“等等,你看这个角度。”
他拖动另一段回放,是傍晚五点的例行巡航。画面中,墙角空无一物,草叶挺立。
“说明是夜间出现的。”她声音低了下来,“而且……是有备而来。”
陈默站起身,走到窗边拨通电话。
赵铁柱接得很快。
“你马上过来一趟。”陈默说,“带上工具,去西墙角,挖一下那片被压过的草根,看看有没有埋东西,或者做个记号。”
“现在?”
“越快越好。”
挂了电话,他回头看向屏幕。无人机正完成最后一圈飞行,准备返航。
林晓棠已经打开电子地图,将可疑区域圈出,附上时间戳和影像编号。
“咱们得做个档案。”她说,“以后每一段异常画面都单独存档,加密保存。”
陈默点头:“从今天起,监控记录也算村务档案的一部分。”
十分钟后,赵铁柱披着外套赶来,裤腿沾着露水:“我带了探杆和小铲子。你说的位置,我顺路看了一眼——土色确实不一样。”
“小心点。”陈默叮嘱,“别破坏痕迹。”
“明白。”赵铁柱转身又要走。
“等等。”林晓棠叫住他,从白大褂口袋掏出一小袋石灰粉,“散一点在周围,方便对比脚印深浅。”
赵铁柱接住,点头离开。
屋里只剩两人。
监控屏幕上,无人机顺利降落,图传信号断开。
陈默没有关机。他重新调出凌晨那段影像,逐帧播放。
林晓棠站在他身旁,手指悬在鼠标上方,准备随时暂停。
画面再次来到那个瞬间——草丛微动,影子掠过墙根。
陈默的手指停在键盘上。
屋外夜风穿过窗缝,吹动了桌上面的纸页。
他忽然注意到一件事。
在影像的最边缘,靠近排水沟的位置,有一小块反光点。极细微。一闪即逝。
他放大,再放大。
线索变得模糊,但仍能看出形状——像是金属物件表面反射的灯光,出现在那人影经过的同一时刻。
喜欢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