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莫盖和龙哥为远赴重洋做着最后的准备时。
滨海市,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地下五层,最高保密等级的“红箭”车间。
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圣地。
那台由莫盖亲手打造,通体工业灰,没有任何标识的机床,正安静地矗立在车间正中央。
周围,站满了人。
钱院士,还有他团队里所有核心的工程师,一个个都穿着白色的无尘服,戴着口罩,围在机床周围。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燃烧着一种狂热。
嗡——
机床的运行声,轻微到几乎听不见。
透明的防护门内,金刚石刀头在九个轴向的协同下,拉出一道道肉眼无法捕捉的残影,轻柔地拂过那块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高温合金毛坯。
没有火花四溅。
没有刺耳的摩擦。
只有一阵高级丝绸被利刃划开的顺滑声。
三分钟后。
嗡鸣声停止。
机械臂自动伸出,从工作台上取下一枚刚刚成型的单晶涡轮叶片,稳稳地放在传送带上。
叶片在灯光下,表面光滑到超出了物理常识。
一个年轻的工程师,戴着三层手套,小心翼翼地将叶片取下,放入一旁的检测仪器中。
“滴——”
“尺寸公差,合格。”
“表面粗糙度,合格。”
“内部冷却孔道,完美。”
“综合评定:特级品!”
一连串的报告声,在安静的车间里响起。
钱院士通红的眼睛死死盯着那枚叶片,他抓着身旁助手的胳膊,声音因为激动而发抖。
“第几片了?这是第几片了!”
那名助手也激动得满脸涨红,他看了一眼计数器,几乎是吼出来的。
“钱老!送进去一百片毛坯,这是第九十二片成品!”
“成品率!百分之九十二!”
轰!
整个车间,瞬间沸腾!
“天呐!百分之九十二!”
“这是神迹!这绝对是神迹!”
“我们……我们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一群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在国家航空工业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专家,此刻像孩子一样,又哭又笑,互相拥抱着,拍打着对方的后背。
钱院士再也撑不住,他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里涌出,滚烫。
这么多年,从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再到那台德国机床能做到的,极限的百分之五!
每提升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意味着一代人的心血和头发。
现在。
百分之九十二!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了。
它意味着,“凤凰”发动机,那颗龙国最强悍的心脏,可以进入量产阶段!
它意味着,龙国的天空,将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守护神!
在这片狂喜的海洋中。
只有一个人,站在人群的边缘,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
李伟。
他戴着金丝眼镜,穿着和其他人一样的无尘服,看起来斯文儒雅。
他的手插在口袋里,看着那台灰扑扑的机床,看着那一枚枚被制造出来的完美叶片,看着那群专家。
他的身体,在微微发抖。
不是激动。
是恐惧。
是发自内心,深入骨髓的恐惧。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台机器,这个百分之九十二的成品率,对太平洋彼岸的神盾动力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神盾动力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技术垄断,被一拳,打碎了。
不,是碾碎了。
“李工,你也来啦!”一个相熟的同事激动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我们做到了!”
李伟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是啊,太好了。”
他找了个借口,转身离开了欢呼的人群,朝着车间外的卫生间走去。
关上隔间的门。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伪装成车钥匙的微型通讯器,按下了上面的一个隐藏按钮。
通讯器震动了一下,接通了。
没有声音传出。
李伟压低了声音,对着钥匙上的一个小孔,用最快的语速汇报。
“目标性能……性能远超预估。”
那边沉默了。
李伟能感觉到对方的呼吸,也停滞了。
“数据。”
一个冰冷的,经过电子处理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出。
“精度……初步判定,皮米级。”
李伟说出这个词的时候,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
“成品率,超过百分之九十。”
通讯器那头,陷入了死一样的寂静。
足足过了十几秒。
那个冰冷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无法压制的惊骇。
“来源?”
“不清楚。他们内部称呼它为‘盖世一号’。”
又是长久的沉默。
李伟能感觉到,对方正在消化这个足以颠覆世界工业格局的情报。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闪过一抹狠色。
“这台机器,绝对不能留。”
“我的建议是,如果无法获取,就必须,立刻,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它!”
这句话,他说得斩钉截铁。
这一次,对方没有犹豫。
“授权。”
“执行。”
两个词,冰冷,果决。
通讯切断。
李伟收起“车钥匙”,整理了一下衣服,打开隔间的门。
他走到洗手台前,用冷水冲了把脸。
镜子里,那张文质彬彬的脸上,再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慌乱。
只剩下一片冰冷的平静。
喜欢让你修五菱宏光,你改装航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让你修五菱宏光,你改装航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