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西山

董太锋

首页 >> 走出小西山 >> 走出小西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九龙归一诀绝世保安顾少的老婆重生了抄家流放前,搬空敌人仓库去逃荒都市修魔强少御天武帝锦绣农女种田忙末世之我的世界木叶之任务达人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
走出小西山 董太锋 - 走出小西山全文阅读 - 走出小西山txt下载 - 走出小西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2章 千秋功德胖头鱼榜上有名 光棍屯今非昔比名扬四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农闲时节,爷爷也陪奶奶赶趟海,如同好丈夫陪老婆逛商店。

爷爷说:“男人赶海,和鱼鳖虾蟹过家家、藏猫猫。”让他花大工夫赶海,除非像在土地上春种秋收。逢好潮如同下场透雨,他赶回海物,好比庄稼获得好收成。他赶海既按潮汐走,也按节气走。“小雪封冻,大雪撵船”。

冬至过后,海边生出一层雪白的冰牙子,像八个月以后的婴儿牙齿。一场铺天盖地的大冰冻降临,海面铺一层厚厚的冰排。他挑着花支笼子和老镢头,来到大西山西海边,踏着冰雪,嘁嗤咔嚓滑滑溜溜,一会儿来到海中间老石礁上。

厚厚的冰排,在礁石上盖起一座座大冰房子。爷爷把冰块子刨得稀里哗啦,也刨得大铜子儿“哗啦哗啦”。冰房子倒塌,下面礁石上,覆盖一层又大又肥的海蛎头。他把海蛎头带壳撬下来,挑回家,让奶奶呆在家里赶海。

爷爷一天撬回几担海蛎头,奶奶起几大盆海蛎子。她用碗把海蛎子分成份,冻成冰砣,拉到永宁城大集去卖。逢上年根,海蛎子再贵都有人买。

院子里,海蛎头堆成小山,街上被海蛎壳铺平,柜子里被大铜子装满。除夕夜发完纸,奶奶打开柜子,准备分给儿子、闺女压岁钱。一柜子铜子儿全没了,家里进了贼!原来,大铜子儿压塌柜底板,掉到柜底下。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一群群乌鸦,像飘来遮天蔽日的黑铺衬筋子,房前屋后菜园子里,落下黑压压一片片,鼓噪得人心烦意乱。

春寒料峭,土里入蛰越冬的小昆虫,被声声春雷惊醒。冬眠的大海苏醒过来,从早到晚“轰隆隆”发海。一排排浪涌,将几百里冰面鼓开,冰裂声冰排的撞击声惊天动地。盐场东北海滩涂,和姜屯、吴屯、土城子、北亮子、王家崴子滩涂连成一片,和西南海的滩涂一样,是蛏、海棒槌、花蛤的家园。

冬季是大海漫长的孕期,三道礓覆盖高高的冰盖,是孕妇凸起的肚皮。春天是接生婆,帮助三道礓艰难地分娩。冰盖不断融化,三道礓和胎儿一样露出脑袋。沙滩里,睡了一冬天的蛏和海棒槌蠢蠢欲动。爷爷穿了胶皮靴子,挑花支笼子拿铁锨,走七八里路去东北海。他翻地一样在滩涂上挨排挖,和起地瓜土豆一样按垅刨,收获蛏和海棒槌。他挖了一铺炕大小的地块,没挖到一个活物。

他脚踩过,冒出一片大大小小的洞眼儿。他脑袋顿时开窍,脚越踩越实成,

里面活物憋得受不住,一喘气冒出洞眼。苞米粒大的洞眼下面是蛏,蛏被惊动,迅速缩回半人深滩涂下。将铁锨猛地踩到底往上一挑,蛏在劫难逃。高粱粒大的洞眼下,蛰伏地瓜形状的海棒槌。它们肚子里饱盛鲜红的腹水,靠吃细泥果腹。海棒槌的排泄腔,也和地瓜筋子一样细长,靠自身无法完成艰难的排泄。好在每只海棒槌排泄口内,寄生一只甘做排泄工的小螃蟹。小螃蟹恪尽职守终生不见天日,与海棒槌同依共存。用铁锨贴表皮轻轻一铲,洞眼渗血,随即深挖一锨,一只粉红色、圆鼓鼓的海棒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爷爷挖出一片海棒槌,摆满滩涂。他用铁锨将海棒槌肚子拍爆,只剩下一层棘皮,海滩上一片鲜红。用海棒槌炖酸菜,是皇帝都吃不到的美味。

破冰后第一次活讯,巨大的冰床漂浮起来,忽忽悠悠去往深海,密密麻麻的大蛏被冰床拔出滩涂。爷爷和秋天拔苞米茬子一样,拔了好几笼子大蛏。

“挂锄”后,爷爷编一只圆肚窄口大箩筐,四外绑一圈干葫芦头做成“漂箩”,凫水来到老石礁。他冬天在这里撬的海蛎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礁石上拘满层层海螺,他不屑一顾。他专拣小饭碗大的大海螺,没挪地方将漂箩装满。漂箩是他的小船和拖车,每次去老石礁无不满载而归。

说小西山人恪守“打鱼摸虾饿死全”的古训,不如说缺少与龙王爷争嘴的勇气,只和土地对命。靠赶海养家糊口,被视为不走正道。爷爷农渔结合,种地赶海两不误。他要把钱攒得足足的把家过得富富的,永远走在小西山人前面。

小西山家家户户一日三餐,离不开大酱咸萝卜瓜子。谁家早饭桌上摆一盘熥胖头鱼,不到晌午肯定出名。谁家攒一坛子干胖头鱼,如同攒了一坛子“袁大头”。小西山的男孩子除了拾草拣粪撬疙瘩头滑冰车,还到南洪子摸胖头鱼。

胖头鱼是底层鱼类,潜伏在石板下,最大不超过半斤重。摸一潮胖头鱼,腌咸晒干当咸菜,是下饭的不二美味。大胖头鱼在石板下暂且栖身,再随潮流从河口门子出出进进。爷突发奇想,做成一种网具,随潮流捕捉大胖头鱼。

那天晚上,爷爷趁月黑头子退潮,去南岛子埋地角。他回家走在南洪子滩涂上,远远近近一片“嚓嚓”声。出洞的河蟹,被大黄茔燃烧的鬼火晃亮,像一片片小灯笼。它们被惊动后找不到洞口,在黑暗中乱跑乱窜。爷爷受到鬼火启发,假如提着灯笼来照,很容易捉到河蟹。人不吃河蟹,可以喂猪喂鸡喂鸭。

他回到家里,在厢房找出过年挂的玻璃灯,返回南洪子。他点燃玻璃灯里面残烛,被灯光晃花眼的河蟹有的一动不动,有的乱跑乱窜,和白拣一样。

爷爷捉满一水桶河蟹,刚涨潮,天还没亮。奶奶睡得正香,不知道爷爷已经出去两个来回。吃完早饭,爷爷赶车拉土垫猪圈,奶奶烀猪食喂猪。

奶奶把一水桶“滋滋”吐沫的河蟹,“呼隆”一声倒进锅里,添泔水和谷糠,往灶坑里填一口麦秸,“呱嗒呱嗒”拉风匣。开锅后她掀开锅盖,一锅金灿灿的河蟹成了金疙瘩,满屋子弥漫蟹香。泔水是佐料,祛除河蟹的土腥味儿。奶奶把河蟹盛进猪食桶,提到猪圈墙上,“劈里啪啦”倒进猪食槽子。

爷爷赶车拉土进院,问奶奶:“什么味这么香?”奶奶说:“河蟹,我烀了猪食。”爷爷来到猪圈旁边,肥猪正在咀嚼美味,嘴巴“吧嗒吧嗒”响。爷爷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从猪食盆里拿出一只河蟹,打开蟹盖,蟹肉雪白蟹黄金灿灿。爷爷奶奶品尝河蟹后,都夸味道鲜美,不在“赤甲红”螃蟹之下。

有天半夜三更,南头子董西金起来喂牲口,看见南洪子里面“鬼火”闪烁。天亮后小西山疯传,说南岛子有群孤魂野鬼,深更半夜到南洪子抓胖头鱼。

有天晚上爷爷照完河蟹,提着灯笼进屯。有人敲响铜盆大喊:“鬼进屯了!鬼进屯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缩进被窝,大气不敢喘。男人们壮着胆出去,在街门口放洗衣板挡鬼。女人们在院子里点燃一堆谷糠驱鬼,在外屋上亮子插把饭勺子避鬼。那天晚上,小西山仿佛被大雪封门,半头晌没人敢出去。

再以后,家家户户把尿罐子提进家,睡觉前一次性把牲口夜草添足。

沙岗后的土地归属于谁,四家人能否善罢甘休,全被爷爷忘到脑后。不管活讯死讯,只要夜里退潮,爷爷都到南洪子照河蟹。家畜家禽吃不服河蟹,猪不长肉,鹅蛋只有鸡蛋大,鸡蛋和鸭蛋喜鹊蛋大。蛋壳超厚,扔在地上不碎,煮熟剥壳一股土腥味儿。家畜家禽还横着走,边走边绊跟头。奶奶再不喂了。

端午节包粽子,爷爷到南岛子采苇叶。他回家时正逢南洪子退潮,在洞里掏一只河蟹剥开,蟹黄一动一动。他把蟹盖扔进浅水里逗引,一群群胖头鱼游过来,眨眼间抢光蟹肉。他用一根长长的纲草栓了蟹块,在膝盖深的水里拖拽。

水花翻腾,一群胖头鱼蹿过来,疯狂争抢诱饵,连同纲草拖走。

爷爷又掏了只河蟹,剥开踩在脚下。一群胖头鱼游过来,往脚底下猛钻。爷爷一脚踩住一条肉乎乎的大胖头鱼,哈腰没等按住,滑溜溜地逃走。

一个设想在他脑子里瞬间形成,立刻有了主意。他回到南关沿,撅一根棉槐条子弯成网圈,拣一块破渔网蒙在网圈上。他在沟边拽几条柔韧的棉槐根做网纲,用一根柳树棍做网棍。他掏了几只河蟹剥开蟹盖,用树棍将蟹块穿串,别在圈网中间做诱饵。他把圈网拿到水流中间,踩到水底压了泥沙,无法漂浮。

一群大胖头鱼迅速聚过来,爷爷把握住时机,向上猛地一提网棍。网里的鱼太沉,树根被拽断,只有一条大胖头鱼,活蹦乱跳地被甩上滩涂。爷爷按住胖头鱼,用网棍穿进鱼腮。他去永宁城,买回十庹长“绿豆丝(绿豆粗细的铁丝)”,回来把铁丝截成几段,弯成圆圈用网衣兜住,穿上网线收拢,栓上木棍。

他给新网具取名“提网”,管这种方法叫“提鱼”,随潮流提胖头鱼。一盘提网太单,四盘以上合适。除了提网,他还配一根长网杆、渔篓、网抄子,装竹签的竹筒等用具。河蟹、海螺和蟹溜子、海蛎子、海爸子等,都能做诱饵。用鸡肠子做诱饵最好,香味儿独特,抗咬。爷爷将诱饵串到一支支竹签上,事先别在每盘提网中间。胖头鱼随潮水走,能提退潮和涨潮两个潮流,要备足干粮。

爷爷用网杆子一头挑了提网,一头挑着鱼篓,去南海底试提鱼。涨潮,他选好潮头位置,将一面面提网依次摘下网杆,一字排开沉下水底。他在网杆前端,钉了一截木片保持平衡。否则翻滚的提杆绞住网纲,被潮水拽翻。他将大网杆子在水下插牢,将渔篓、竹签筒、衣裳和干粮等挂在上面。

片刻,爷爷估计胖头鱼进网,把备用诱饵叼在嘴里,方便更换。他手拿网抄子,蹑手蹑脚走近提网。为了不惊动胖头鱼,他探出身子伸长胳膊,抓住提杆轻轻上提。在网纲绷直瞬间他猛地用力,大胖头鱼猝不及防,被沉甸甸地提出海面。大胖头鱼在网拱内欢蹦乱跳,兴高采烈的样子。

爷爷及时更换被吃光的诱饵,再把空网轻轻放进水中。爷爷巡完四盘网,把鱼倒进鱼篓。巡鱼间隔因鱼情而定,鱼多时适当缩短,鱼少时稍长。间隔短了巡鱼,鱼没等进网被吓跑。间隔长了,鱼吃光诱饵离开,浪费诱饵提空网。

爷爷提了三十多斤胖头鱼,再提鱼用漂箩代替渔篓,增加到十盘提网。下水后,他把网具放在漂箩上,在海里轻松拖行,一潮提了五十多斤胖头鱼。

小西山家家户户成了提鱼户,随潮流提胖头鱼。胖头鱼如同美食家到美食街挑选饭店挑花眼,以为前面的诱饵更多,“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

潮涨潮落,到南海底和西南海提胖头鱼,是小西山人的生活常态,不可或缺。以前,家家户户正屋炕角,斜放一根烧炕大叉棍,用带叉那一头填草,烧的焦糊发黑。带把的那一头劈开断茬,是母亲惩罚家里调皮“二驴子”的刑具。

现在,家家户户在正屋炕角放一口小缸,里面装满胖头鱼。早饭饭桌上,大酱和咸萝卜瓜子成了配角,一盘熥胖头鱼闪亮登场。以前媒人看家,“一看房子二看炕,三看大人孩子穿的怎么样”,第一眼看见大叉棍。现在媒人看家,第一眼看见一口小缸。只要干胖头鱼盖住缸底,心里有底。后来媒人提媒,在街上伸长鼻子一闻,闻到这家早上熥了胖头鱼,回去直接把闺女领来。

没晒胖头鱼的光棍为了救急,借半小缸胖头鱼,也能把媳妇幌进门。

几百年来,小西山六畜兴旺唯有人丁不旺,只听鸡犬相闻不闻婴儿呱呱坠地,只听小鸡咯咯哒下蛋听不见婴儿嗷嗷待哺,只见鸡鸭成群不见孩子蹒跚学步。

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现在的小西山成了人口作坊,光棍们忙着成亲,新媳妇们忙着怀孕,孕妇们忙着生孩子,婆婆们忙着伺候月子,爷爷们忙着抱孙子。

这一切来之不易,得感谢南洪子和西南海胖头鱼。大伙儿开口闭口赞美胖头鱼,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在灶王爷牌位旁边供奉一条干胖头鱼。孩子们唱:

挑提网,去提鱼,

百鱼不如胖头鱼。

胖头鱼,熥一盘,

又卖钱来又解馋。

幌媳妇,到门前,

公公婆婆笑开颜。

穿花衣,吃喜面,

酒香熏倒了一大片。

小西山,是乐园,

锅肚脐子变铜钱。

人人都是活神仙,

穷神恶鬼快滚蛋。

世世代代困扰小西山的光棍难题,康熙盛世、乾隆盛世没解决,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没解决,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和据说差点儿做了东方华盛顿的阎(袁)世凯也没解决,奉天张大帅更是没亮的灯,让董希录发明的提网解决了。说到底是让胖头鱼解决了。我家也跟着辉煌,谁家娶媳妇,都请太爷太奶坐上席。

小西山因胖头鱼而咸鱼翻身,也翻出瞎董万空五条胖头鱼那段惨痛历史。当初,冯占平不讹五条胖头鱼耽误考试,瞎董万空早当了状元、登基做了皇帝。他爹董克坏早当上太上皇,皇子皇孙成群。小西山本家本当,都是皇亲国舅。

冯占平既耽误瞎董万空,也耽误小西山,是大伙儿不共戴天的仇人。如今的小西山不是过去,让人欺负、贬损、不当人看的日子一去不回。

董万开带领二驴子们,立刻去冯屯捉拿冯占平,为瞎董万空出气,为小西山人长志气。大伙儿在苹果园子里围追堵截,冯占平凭借地形熟悉成功逃脱。

他中了瞎董万空的调虎离山之计,在小树林里,被守株待兔的伏兵拿下。瞎董万空不计前嫌,认个错即放人。冯占平死不认错,宁死不服破口大骂。

瞎董万空一声令下,大伙儿按倒冯占平一顿暴打,直到连连告饶,并答应每年白送小西山一车好苹果,一车虫眼子干巴苹果,外加一车果落。

回屯后,瞎董万空写了多份告示,让光棍们在三里五屯张贴:

凡路过我小西山时手脚不老实、嘴巴不干净、斜眼往人家院里偷看、偷听说话、用脚踢过毛驴、吓唬过谁家的狗、讲过小西山坏话人等,不管三叔二大爷四奶奶五哥哥六兄弟七大姑八大姨,必须在限定时间之内,来我小西山认错。

欺负小西山人的人惶惶不可终日,害怕遭到清算。与其提心吊胆过日子,不如主动赔不是,说好话。地东头人来人往,人们提着礼物战战兢兢进屯。他们来到当事人院子里,“扑通”一声跪地磕头,陪礼道歉。屯中三天两头娶媳妇、生孩子。瞎董万空成了大忙人,不是为这家成亲当忙头,再是为那家孩子“抓周”取名,挖空心思考虑小西山的未来大事,没有工夫接待这些认错之人。

二爷修黄龙桥出名,人们叫他“二木匠”。瞎董万空让他做了一座“悔过台”,竖在东南地官道旁。认错人前来小西山,不许进屯,不许面对当事人,登上“悔过台”跪在麻袋上,磕三个响头,敲三下铜盆高喊三声“我对不起小西山人”,一概过往不究。认错人离开时,还能得到三条干胖头鱼馈赠。

不少人外屯人为了三条干胖头鱼,没有错也前来敲铜盆违心认错。

小西山老一茬光棍,大半娶了媳妇。下一茬光棍们更是逢上好光景,摇身一变成了高价小伙儿,不断有盐场、陈屯和杨树房等闺女嫁进来。

外面过不好的人、说不上媳妇的人、馋胖头鱼的人,都想搬进小西山。瞎董万空几个头面人物,和以后严格限制农转非人口那样,严审把关。祖宗八代抽大烟打吗啡五马六混、为害乡里打东邻骂西舍、不会过日子坐吃山空对老人不孝之人,一律不准落户我小西山。他们派人在地东头严防死守,没有瞎董万写的“路引”,任何人不得通过。能穿过前街大胡同子迈过后街坎子的外屯人,必须要有合理事由。大伙儿以身为小西山人而自豪骄傲,从没像现在这样扬眉吐气。

好日子没过多久,情况发生变化。娶了媳妇的光棍也不放下提网,把提鱼机会让给别的光棍。他们照样提鱼,腌咸晒干挑到到永宁城赶集卖钱,使胖头鱼带来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大打折扣。小西山绝不能再走下坡路!瞎董万空等头面人物,挨家挨户找这些人劝说、破解、胁迫,终于使他们放下提鱼网。

面对胖头鱼带来的实惠和诱惑,董龙头及时召集四家人,在沙岗子南头柳树趟子里召开紧急会议,一致通过他提出的“三不”承诺:不做提网,不提胖头鱼,不幌媳妇。谁违反承诺,等要回被董希录霸占的土地,取消分配权。

四家人表面上答应,连董龙头自己在内,都在扒拉自己的小算盘。自从董希录发明了提网,引起“龙虎兄弟”几家人的强烈关注。熥胖头鱼的鲜味儿,馋得他们直淌哈喇子,做梦都想吃胖头鱼。熥一盘胖头能幌进一个媳妇,让他们眼气得要死。四个家庭十几条光棍做梦娶媳妇,不想为长辈们的恩怨耽误终身大事。棍头董万开带了伙人,三天两头挨家挨户借桌椅板凳,为谁家张罗成亲酒席。

喇叭班子时不时吹奏“百鸟朝凤”,谁家又娶了新媳妇。那些花枝招展的新媳妇,没多久挺起大肚子,快把他们急死了!他们真该把老一辈按倒在地,痛打一顿解恨。当第一茬胖头鱼小孩们呜哇喊叫生出来,他们再也坐不住了。

董千溪犯了多少回红眼病,大眼疖子你进我出轮番往外鼓。他的七个儿子都是光棍,吃了七倍大亏,说不着急连老牛都不信。他第一个违背诺言,照葫芦画瓢做了只漂箩和十几盘提网。他怕另三家人看见,算好潮汐,让儿子们半夜三更去南海底提鱼,腌咸鱼往家里幌媳妇。七个儿子一连提了几潮鱼,连一条傻胖头鱼都没提回来。几个儿子到了南海底,根本没下海,躺在树趟子里面睡觉。他们怕被父亲识破,天亮前到海水里湿湿网和腿脚,然后回家继续睡觉。

董千溪犯了琢磨,没怀疑儿子,一定是晚上涨潮退潮,胖头鱼窝在沙子里看不见诱饵。再是儿子们不懂提鱼方法,提网时弄出动静,胖头鱼被吓得逃之夭夭。那天晚上他亲自提鱼,过南海底棉槐趟子时,被棉槐茬子扎破脚掌。

白成太的两个儿子也该成家立业,如果违背诺言提鱼,到了董希录倒霉的那天,分不到一寸土地。他又一想白家名声不好,不给两个儿子幌媳妇,就得断子绝孙。他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到北海西大流三块石叉鱼。叉的是黑刺挠鱼不是胖头鱼,不违反承诺。那几潮清一色豆浆水,上鱼猛。父子三人围好网,把饼渣投进三块石中间,黑刺挠鱼顿时抢翻天,每一潮都有收获。

他们也把鱼腌咸晒干,把炕旮旯一口小缸装满,坐等媒人上门。媒人一个都不上,毛病不是出在白家名声上,媒人只认胖头鱼不认仙。

喜欢走出小西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走出小西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欲行都市成仙女施主请留步我的美女总裁绝世战祖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神道丹尊土豪系统战龙归来林北赘婿出山诸天武道强人特工冷妃:绝情王爷休想逃异世小邪君大明小郎君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
经典收藏重回1987:从养殖开始致富从灵气复苏开始邂逅写日记也能无敌御灵:天使女仆总想把我养成废人开局零分学渣,你让我逆袭清北?盛婚甜宠:先生,早上好浅浅系统:至高无上话语权拥有无敌空间后,成为吸宝人的我团宠大佬你马甲掉了变身:武道女帝宠宠欲动:爱妃,别咬我!与房客朋友们的日子我有一个大佬系统都市之逆天大反派重回八零小辣妻返穿三胎进行时王牌狙击之霸宠狂妻稼穑人生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最近更新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本心之源让你开庭陪跑,你给送上国安法庭修仙御神策扮猪吃老虎从逃婚新郎到都市蛟龙回到2006我要爽个够重生之涅盘棋局退役兵王境外捞人你却成雇佣战神抗战!我携军需商城和平全世界!谍战我的情报全靠编归墟烬从长征留守开始的大将之路抗战:开局一个营到百万大军被当废物,我一拳打爆神明走出小西山重生之洪水泛滥后修仙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战神归来:开局被退婚!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战神潜龙归来
走出小西山 董太锋 - 走出小西山txt下载 - 走出小西山最新章节 - 走出小西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